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摇篮曲》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教学重、难点:1、装饰音(倚音)的唱法2、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3、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探索实践法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2、多媒体设备3、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教材分析: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设计意图: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1=C2/41234│5─│5432│1─‖(师)同学们好!(生)老师你好!【设计意图:把常规但枯燥的师生问好用音乐来代替,既组织了课堂,又做了简短的发声练习,体现了声乐课特色,一举两得。】二、欣赏与感受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每当你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下面请同学来谈谈自己在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古今中外许多的艺术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下面我们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来表现母爱的。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那位同学能朗诵一下这首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了《游子吟》。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师:而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到大是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像一下,你们小时候,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哄着你们睡觉,那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2【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进入今天的主题,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三、新课学习(展示歌曲)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勃拉姆斯及德国三B【设计意图:了解与歌曲有关的更多知识。】3、师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轻声哼唱《摇篮曲》【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母爱情感。】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师小结: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再次聆听,跟琴用“恩”轻唱歌谱,【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5、学唱歌谱与歌词随琴模唱歌曲旋律(1)采用随琴模唱法视谱,掌握歌曲旋律。(2)教师呈现乐谱,学生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应该在哪换气?引导学生标出换气口,引导学生在唱谱时注意吸气和换气。模唱歌词,初步学唱歌曲,通过对比演唱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1)感受装饰音的作用并唱好装饰音。(2)在演唱中注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绪。【设计意图:初步唱会歌曲,注意演唱的呼吸,把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师:这首歌曲,表现了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对孩子真挚的爱,演唱时要将歌曲中母亲慈爱、安祥的形象用歌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大家解决下列问题:(1)注意歌曲情感与弱起拍的歌唱呼吸,把声音唱得连贯、柔和。(2)八度大跳处运用气息支持唱出纯净、柔和的声音效果。(3)歌词中“贝”“魂”“帝”“你”等字咬字后牙关应尽快打开,声音要自然。(4)注意长音与装饰音的吐字咬字与归韵,并唱得轻松自如。(5)随着旋律起伏,要做出自然的强弱变化来表达歌曲中真挚的爱。,四、创作与表演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教师负责音响播放及侧面观察、引导。【设计意图: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强化演唱及表演技能。】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五、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1、舒伯特《摇篮曲》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唱。2、东北民歌《摇篮曲》师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老师随着歌曲一起唱。讨论:比较二首歌曲的异同。师:不同是前者直接抒发感情,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感情。相同是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摇摆的节奏。3总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安宁、亲切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设计意图:感受音乐的多元化,让学生感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同一音乐体裁的歌颂。】六、课堂小结1、师:通过你们的演唱和表演,让我感觉到你们与妈妈的爱是那么深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很多很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歌曲,想一想妈妈平时为我们不停的操劳,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句心里话。3、师: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中再一次唱好这首《摇篮曲》吧。附: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本课伴着这首《感恩的心》的音乐结束。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歌曲《摇篮曲》,使我感触颇深。他又一次使我深刻的体会到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的教学过程能够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和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更充分的展示他们的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教师就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所以,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听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投入地学习、专注地思考、动情地回答,非常感动。在这一课里,我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学生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我力求对学生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摇篮曲的说课稿这课的魂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引导学生用情学用情唱。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是不太容易回忆起儿时躺在摇篮里、躺在妈妈怀里的感觉了,所以在一开始导入新课时,我特别注重音乐情景的创设,希望能让学生一下就能融入到这一节课中来。并能希望将这种安宁、温馨的气氛,贯穿于整节之中。另外,4在我的导语中还说道“你们想不想为妈妈唱上一首《摇篮曲》,让她睡一个好觉?”其实,这一导语不但是顺利的过度到下一个新授环节,还与拓展部分“简单的改变两个地方的歌词,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相互联系。使整节课前后呼应比较连贯。在新授的第二次聆听中,我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把躺在妈妈怀里、躺在摇篮里的那种感觉,用动作表现出来。其实律动教学在六年级的日常教学是不太用的,而且学生也是很喜欢,不太愿意去动。但是我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为了让学生多一次聆听来感受歌曲;二是为了通过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两个乐段的不同。在难点前倚音的解决中,从唱谱到唱词一直都有问题。在唱谱时我采用听唱法教学,有同学会唱的就让小老师教一教。在歌词教唱时,由于第一段歌词有两个“快”,所以把原来的难点更复杂化了。在试教中,我是问学生“第一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然后再让学生跟我小哑巴唱再到轻声唱。但是这样的效果不太好在后面巩固的时候问题还是存在,所以我进行了改变。通过聆听我演唱难点,然后在寻找第一个“快”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个音?这样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就更为的集中了,也可以很自然的增加了聆听的次数。在歌曲情感处理中,我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演唱和动作,提醒学生歌曲的两个乐段。同时我的演唱也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播放音乐的话一下子就是三段。另外更加的突出两个乐段的变化。以便学生的寻找和演唱。因为这首歌本身的两个乐段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学生在演唱时也不是非常的明显。但能感觉到学生还是去这样努力去做了。课堂拓展我主要设计了两个:一、中外《摇篮曲》的对比,寻找异同。让学生增长了音乐知识,开拓了眼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加入适当的课外知识,来充实课堂。二、通过最少、最简单的改动,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编创一段歌词,由于时间来不及,所以将此环节改为通过最少、最简单的改动,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然后用该好的《摇篮曲》通过有感情的演唱,作为学生献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
本文标题:摇篮曲教案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5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