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自我实现与悲剧人生--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社会隐喻意义
自我实现与悲剧人生--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社会隐喻意义作者:郭成芳,GUOCheng-fang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36刊名:山东外语教学英文刊名: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JOURNAL年,卷(期):2004(3)被引用次数:5次参考文献(6条)1.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19912.温祖荫欧美文学名著介绍与欣赏19833.司汤达;张冠尧红与黑20034.司汤达;许渊冲红与黑19875.钱勤来;胡小林外国文学作品选评19936.马斯洛;许金声自我实现的人1986引证文献(5条)1.吕秋薇《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期刊论文]-世纪桥2010(5)2.杨海荣相似的悲剧之爱——《红与黑》、《人生》中的女性形象[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10(11)3.孙喜兰抗争中的遗憾——司汤达笔下于连性格解读[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10(8)4.韩江红基于阶级视角下《红与黑》的哲学探析[期刊论文]-飞天2009(18)5.王正走近陈世美——兼评秦香莲和包公形象[期刊论文]-贵州社会科学2007(5)本文链接:
本文标题:自我实现与悲剧人生--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社会隐喻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5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