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计算机网络章节名称分类的IP地址计划学时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IP地址的概念,掌握其划分规则教学内容1、IP地址的定义及编址方法的发展阶段2、IP地址的格式及划分3、IP地址的特点难点重点IP地址是如何划分的特殊的IP地址有哪些,作用何在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回顾前面课程的内容,引出本次课的学习主题IP地址。针对IP地址的特征,引入功能上与IP地址相似的身份证,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去思考IP地址的概念及划分方法,促进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IP地址的定义,进而参照身份证的编号方式引出IP地址划分的一般规则。然后列举出一些常见的特殊IP地址,指出保留特殊IP地址的目的和意义。最后总结IP地址的特点,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所用时间(分钟)一、复习回顾前面所学的计算机网络五层体系结构,指出网络层中的主要协议即IP协议的作用,引出本节课主题——分类的IP地址。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是“分类的IP地址”,指出其是IP地址编址方式的第一阶段,后面两个阶段“子网的划分”和“构成超网”将在后续课程中学习。板书:分类的IP地址(黑板正中)计算机网络五层体系结构(黑板右侧)讲解3二、引入参照系根据IP地址的作用,对比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制度,因其具有标识某个事物唯一性的特征,故可以参照身份证制度理解IP地址的概念。提问2-3名学生,让他们试着说明IP地址的概念。板书:学生所回答的关于IP地址的概念(主要是关键词,右侧)讲解提问5三、学习新课1、定义IP地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IP地址的完整定义,并对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说。讲解3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板书:IP地址的完整定义(左侧)2、IP地址的格式再次对比IP地址和身份证编号,提问学生身份证编号的格式如何,是否对IP地址的设计有借鉴作用。在学生回答后,列举如桂林某些行政区的身份证编号以从中得出其编制规则,即地区编码+出生年月+区分码。由此推出IP地址的格式。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构成。表示为:IP-address::={Network-number,Host-number}板书:IP地址格式(左侧)提问启发讲解53、IP地址的具体划分根据IP地址的格式,通过图示讲解其具体划分的依据及种类。IP定义了五类IP地址:A类、B类、C类、D类和E类板书:五类IP地址的格式(中间)图示讲解104、点分十进制记法由于IP地址是32位的二进制数,阅读和记忆都不方便,故转换为十进制数。板书:举例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表示的IP地址如何转换为十进制数(右侧)。讲解55、IP地址的指派范围及特殊IP地址根据点分十进制记法,计算各类IP地址的指派范围,并指出其中的特殊IP地址及其作用。板书:可适当板书特殊IP地址。讲解76、IP地址的特点从IP地址的划分规则,我们可以推知网络中IP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讲解5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讲的IP地址知识,并引出下一堂课的主题。讲解2
本文标题:分类的IP地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7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