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6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生物试卷第1页(共11页)2016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随着研究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人类对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日趋详尽,对细胞功能的研究日趋深入,并逐步进入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结构模型的制作,可以使我们更直观地看到细胞内部结构,极大丰富了人类对生物界的认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蓝藻细胞中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C.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发育来的D.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时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2.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形式存在C.植物体缺镁元素时正常生命活动不受影响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3.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出现砖红色沉淀与加热无关C.DNA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脂肪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4.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B.氨基酸的通式为C.生物膜系统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D.细胞体积可以无限增大5.作为系统边界的细胞膜,在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C.分泌蛋白以胞吐(外排)方式排出细胞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磷脂分子决定的6.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下图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该模型说明生物试卷第2页(共11页)A.一种酶可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B.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及结构不改变C.A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定是核糖核苷酸D.酶促反应速率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7.人们在品尝可口的酸奶、美味的面包、香醇的啤酒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美食都与细胞呼吸有密切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存B.分解等量葡萄糖有氧与无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值相等C.细胞呼吸产生的酒精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验D.稻田通过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8.下图甲所示的是光合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图乙是对正常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图乙可知,在层析液中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小B.由图甲可知,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图乙条带3、4若有缺失,可能是提取色素时未加入碳酸钙D.将温室大棚内蓝色补充光源换为红色,导致农作物减产9.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模式图,图示细胞()A.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B.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无关生物试卷第3页(共11页)C.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D.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1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的结果B.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代谢速率加快C.离体的植物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发育成完整个体D.细胞癌变过程中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1.下图是某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甲细胞相同B.丙细胞受精后染色体数目是甲的一半C.丙细胞中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D.分裂结束后形成的丙均是卵细胞12.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遗传特性与结构有密切关系。在DNA分子中()A.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B.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双链之间的碱基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碱基对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连接在内侧构成基本骨架13.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分别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过程如下。下列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组别1234处理方法注射R型活细菌注射S型活细菌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实验结果小鼠存活,体内仅有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体内分理出S型活细菌小鼠存活,体内无R型、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A.格里菲思推论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是DNAB.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被转化为S型活细菌生物试卷第4页(共11页)C.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关键是第4组D.艾弗里实验是建立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14.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下图是某家庭中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该夫妇再生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男孩的概率为0C.若3号同时患红绿色盲症,色盲基因来自1号D.4号与5号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215.1909年,摩尔根在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时用红眼雌果蝇(XWXW)和白眼雄果蝇(XWY)杂交(如下图),发现和证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根发现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B.F2的红眼雌果蝇中不可能有纯合个体C.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D.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性个体有50%为红眼16.1904年,美国的一位医生首先发现一名严重贫血病人的血液中充满着镰刀状的红细胞。他把这种病称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经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致病的根本原因与基因突变有关。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只要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引起某种疾病的发生B.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可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C.基因突变一般具有发生频率低、方向不确定和随机发生等特点生物试卷第5页(共11页)D.利用紫外线对青霉菌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17.小麦品种甲为高秆抗病(DDTT),品种乙为矮秆不抗病(ddtt),某研究小组尝试培育矮秆抗病(ddTT)的新品种丙,并用于生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得F2,F1自交,在F2中表现出矮秆抗病的个体一定是品种丙B.通过离体培养甲和乙杂交后代的花药,可以直接获得品种丙C.人工诱变乙产生ddTt,连续自交逐代选育品种丙需要的时间较长D.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丙是转基因小麦,其食品安全性令人担忧18.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且这些变异可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的产生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B.染色体片段的重复增加了遗传物质数量,是有利的变异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相对二倍体来说,多倍体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较小19.如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医药卫生条件也在改善,传染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人类遗传病却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多基因遗传病B.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也一定是遗传病患者C.可以借助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D.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对人类遗传病的诊治并无太大的意义20.英国曼彻斯特有一种桦尺蠖(蛾),是当地食虫鸟的天然食物。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对灰色是显性。19世纪工业革命之前,桦尺蠖的体色大多数是灰色,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导致树皮裸露并被煤烟熏成褐色。若干年后经调查测得,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SS60%,Ss30%,ss10%。桦尺蠖()A.体色的改变与自然选择没有关系B.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C.种群的S基因频率为70%D.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1.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生物试卷第6页(共11页)A.寒冷刺激后经过程①②③可使甲状腺分泌活动减弱B.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C.图中过程⑤表示体液调节中存在着反馈调节D.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只有神经-体液调节22.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液与体外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内环境中的渗透压、pH等保持相对稳定23.下图是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及免疫调节部分过程的示意图,①~⑥表示不同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仅能防御体外病原体对机体的破坏B.细胞④、⑤、⑥分别表示B细胞、T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C.病毒入侵机体后只需要通过途径一即可被消灭D.HIV主要攻击细胞④导致机体免疫缺陷24.生长素是人们认识最早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单侧光照射后导致生长素在茎尖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表现出向光性C.生产中选用嫩芽较多的枝条扦插更易成活D.植物体的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根和芽生物试卷第7页(共11页)25.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B.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C.用适宜浓度的2,4-D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说明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26.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地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右图是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K值就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C.对于家鼠的控制,应采取硬化地面、投放鼠药等措施,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K值以下D.该曲线与“J”型曲线相比,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环境阻力,如有限的资源和空间等27.我国自2015年起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目的是()A.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B.快速提升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C.改变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D.进一步降低我国人口的出生率28.某块农田采取退耕还林措施后的几十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杂草丛生→小灌木出现→乔木出现→形成树林。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物种间的捕食关系对种群的发展有利B.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C.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田逐渐被树林代替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该群落的演替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29.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生物试卷第8页(共11页)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三个方面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易(迁)地保护等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引入外来物种,肯定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3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①低碳出行,减少汽车使用②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③减少煤炭使用,开发新能源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湖⑤在农田中大量使用杀虫剂⑥大量捕杀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从而降低危害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⑥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空1分,计40分)31.(6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是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填“低等植物”或“高等植物”或“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填序号),③的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其作用是,有利于
本文标题:2016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2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