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滨江小学——言谈之礼
言谈之礼——来宾滨江小学四(3)班——俗话说:人靠衣装,言靠“礼”装。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别人说话呢?古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恶人者,人恒恶之。运用礼貌语言,是有教养的表现,文明的表现。目录一、礼貌用语“十四字”歌二、常用礼貌用语三、语言美——恰到好处四、称谓美——恰如其“份”五、敬语美——有礼有节六、文明礼貌格言一、礼貌用语“十四字”歌滨小学生懂礼貌,敬语用“您”最美妙;见到长辈问“您好”,常说“请”字要做到;受人帮忙“谢谢”了,有事烦扰“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分别“再见”要牢记;有礼有节人欢喜。二、常用礼貌用语(一)对老师的文明用语“老师再见!”“谢谢老师。”“老师再见。”1.遇到老师:2.请求老师帮助:“请问老师,您能帮我一下吗?”3.到办公室找老师(敲门):“报告!”“老师,这是我们班的作业本,全部收齐了。”“妈妈,这是我们的张老师。”“张老师,这是我妈妈。”5.教师家访“老师,您请进。”“老师,您请坐。”“老师,请喝茶。”(得到表扬)“谢谢老师”4.受到批评、得到表扬(受到批评)“老师,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改正。”“老师好!”/“校长好!”6.在教室、校园里遇到领导或家长、老师来听课或参观“阿姨(叔叔、爷爷、奶奶等)好”“老师(校长、叔叔、阿姨等)再见!”“老师,近来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您什么时候有空,向您汇报一下。”7.班干部向老师汇报工作(二)对家长的文明用语“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再见。”“爸爸(妈妈),我放学回来了。”1.上学出门或放学回家“谢谢妈妈。”2.在家需要父母帮助“妈妈,请您帮助我找一下我的校服,好吗?”“妈妈,请您快一点好吗?不然,我要迟到了。”“张阿姨,快请进。”“爸爸、妈妈,张阿姨来了。”3.家中来了客人“张阿姨您慢走,再见!”“张阿姨,您请坐,我去沏茶。”“刘阿姨好!”4.随家长外出做客“王伯伯,刘阿姨再见,请您留步。”“哥哥,我可以玩这个玩具吗?”“爷爷、奶奶好!您俩最近身体好吗?我可想您俩了!”5.去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我回去了,您俩要多保重身体,下周我再来看望爷爷、奶奶。”“妈妈,我们老师请您明天抽时间到学校去一趟,您别着急,没有什么大事,是我的错,我一定改。”6.老师请家长(三)同学们之间的文明用语“小红,你好!”“哎呀!对不起!”1.上学路上,同学相遇:“小明,你好!”2.课间,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没关系。”“没关系。”“请问,你能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吗”。3.在教室,踩着同学的脚了:4.有事请同学帮忙:“对不起,看看伤着没有?”5.得到同学的帮助:“谢谢”;“麻烦你了”;“非常感谢!”应答:“别客气”;“不用谢。”“小芳,这题可以这样解”“原来如此,谢谢你!”6.无力帮助别人:“抱歉”;“实在对不起”“不好意思”。“芳芳,帮我补习一下语文课程吗?”“实在对不起,我妹妹生病了,要回家照顾她。”7.打电话(接电话):“您好!我是XXX,请问您是X吗?”“您好!请问您谁?”“阿姨,您好!我是圆圆,请问芳芳在家吗?”三、语言美——恰到好处(一)问候语问候语,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也是最起码的礼貌常识。那么怎样问候才能使对方感到亲切、自然。让对方通过您的言谈对你产生好感呢?首先要看时间:早晨见面说:“您早、”“您好”、“老师好”。中午相逢问一声:“您好,午休了吗?”晚上路遇说:“晚上好”、“下班了”、“放学了”。其次要看场合: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招呼方式。有的场合使人无法应答或难于应答,不适宜按照常规打招呼。比如在厕所相遇,应该打招呼,但不要说什么内容,只问:“您好”或“你好”,如果冒失地问一句:“你吃过了吗?”会让人难堪的。此外,还要看对象:如果路上遇到两个人或更多的人迎面而来,若是两位长辈,则可以说:“两位伯伯好”、“伯父伯母好”。如果是几位老师,可以礼貌地说一句:“老师们好”;如果是几位同学就可以说:“你们好”。记住:长辈要用“您”,平辈或晚辈可用“你”。问候熟悉的人我们很容易做到,但是如果在学校的楼梯口、走廊上与不相识的老师或同学相遇,我们也应礼貌地说一声“老师好”或“你好”,或微笑点头致意,因为都是滨江小学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应该相互尊重。(二)迎送语“欢迎大家的到来,见到大家很高兴”“大家好我叫琪琪”生日,宴会,真高兴邀请客人来参加,约定时间站门外仪表整洁,好神态,见客人的到来,面带微笑上前迎:“您能来,我们真高兴”、“希望你在这儿过得愉快”。“照顾不周,多担待”送客、迎客,礼貌周到把客人送到门口,亲切地道别:“您走好”、“再见”、“祝你一路顺风”、“欢迎您有机会再来”。“小美,再见。”“小明再见,改天我再来。”(三)致谢语无论何时地,只要别人为你提供了帮助,为你付出时间、精力或者劳动,你都应该表示感谢,即使这种帮助是及其微小的。常用的致谢语有:“谢谢”、“非常感谢”、“谢谢您的关照”。阿姨,前面就是滨江小学了。“小明,生日快乐”“妈妈,谢谢您的礼物。”当你得到别人的赠礼、帮助、服务时,都应当向人家说声:“谢谢”以表示你的谢意和领情。如果是从别人那里接受了一件珍贵的礼品或别人帮了你的大忙,还要加重语气礼貌地说生:“十分感谢”或“非常感谢”。在歌唱、表演、演讲、发言等结束时,也要习惯地说一声:“谢谢大家”,以表示对于观众的礼貌。(四)致歉语致歉语也叫道歉语,是一个人心胸坦白、深明事理、真挚诚恳和具有勇气的表现,他能使人与人之间即将产生的冲突气氛缓和下来。常用的致歉语有:“对不起”、“请原谅”、“给您添麻烦了”、“实在抱歉”、“请多包涵”。“对不起”和“请原谅”是社交中较为常用的礼貌语言,它们既是表示自己的歉意,也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不要羞于启齿。当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当无意中撞到别人,或者碰落了别人的东西,别人正在工作或学习时突然打扰了别人,因自己不注意而挡住了别人的视线,未能办好别人托付的事情等,都要向别人说声“对不起”,以示歉意。参加某种场合,由于种种原因迟到了,要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我来晚了”,或“请原谅,我迟到了”。假如在公众场合,由于你无意中说错了一句话,让别人不高兴甚至难堪时,你要真诚地说一声:“实在抱歉,请多包涵”。你需要别人帮忙时要说:“给您添麻烦了”,让对方真正感受到你的诚恳和歉意。(五)应答语常用的应答语有:“不客气”、“没关系”、“好的”、“是的”、“这是我应该做的”……日常生活中和周围的人打交道,难免产生一些矛盾。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即使你心中仍有不悦,也要大度地微笑着回敬一声:“没关系”,不要让人感觉你仍然为此耿耿于怀。对别人的谢意,你应马上说一声:“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在社交场合经常不忘记自谦和敬人,人们自然也会议对你报以并重。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做到这些,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和谐。(一)小故事,大道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一次单独出去参加一个社交活动,深夜才回到寝宫。她敲门,只听见丈夫在房内问:“谁?”“我是女王”,女王回答。可是,门却没开。女王再敲门。丈夫问:“谁呀?”“维多利亚。”女王回答道。门仍然没有开。女王在门口犹豫一会,又一次敲门。丈夫人人问:“谁呀?”这一次,女王回答:“你的妻子。”门终于开了,丈夫热情的将妻子迎了进去。1.亲属称谓:如:大姐、二哥、小妹2.姓名称谓:如:李明,小李或者小明3.性别称谓:如:男—先生;女—小姐、女士4.行业称谓:如:老师、律师5.职务称谓:如:校长、主任6.职称称谓:如:教授、工程师(二)什么是称谓称谓——指人们在日常社交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即称呼。在人际交往时,使用恰当的称呼,就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与人交往,称呼在先。正确地称呼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之一。我们应该怎样准确地使用称谓呢?(三)如何使用称谓1.对于年龄和自己相仿以及比自己小的同学、同辈,可以直呼其名。2.对于比自己大的女性同辈,应该叫姐姐;男性则叫哥哥。3.对爸爸妈妈的朋友,女性应该叫“阿姨”;对于比家长年龄小的男性应该叫“叔叔”,年龄大的则叫“伯伯”。5.对于领导、专业人士等可以称呼他们的职务和职业,比如“黄教授”、“蔡博士”、“王校长”、“李主任”、“韩医生”、“高律师”和“董工程师”等等。4.爷爷奶奶辈的老年人,女性统称为“奶奶”,男性统称为“爷爷”。6.省略姓,而仅仅叫别人的名字,是非常亲切的一种称呼。比如同学张金津,叫他“金津”;邻居姐姐叫王元元,叫她“元元姐姐”;妈妈的同事于小宁,称呼她“小宁阿姨”。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初次见面说“幸会”等候别人说“恭候”请人帮忙说“烦请”欢迎顾客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本文标题:滨江小学——言谈之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2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