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地理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运用-模板
地理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地理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体系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各学科。因此,地理教师除应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且能把这些知识巧妙、灵活的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去。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整体功能,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如何将跨学科知识应用于地理教学。一、语文知识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如将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一些好的诗词,引用到相关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就会大大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之大增。如在学到等高线地形图时,引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随即问学生“什么样的地形易形成瀑布?(陡崖)”这一提问立刻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到地球自转运动的线速度时,引用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文章,如《地质之光》、《一次强大的泥石流》、《雨中登泰山》、《向沙漠进军》等,比地理课本上关地理知识的介绍,要生动、鲜明的多,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地理课本的不足,适时引用,效果更好。二、数学知识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有些地理问题的讲解涉及到计算问题,必须用到有关数学知识。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速度“近日点附近较快,远日点附近较慢时”,先由开普勒定律使学生得知:从太阳到行星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然后运用“扇形面积”公式,这一教学难点就不攻自破。另外,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适当运用,还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如在讲地球公转时,关于“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一年之中总是在230261N--230261S之间来回移动”,以及”为什么660341N(S)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的问题,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若引导学生几何知识和图形进行思考,再结合演示地球仪,就会使学生思路清晰。他们会认识到: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太阳直射范围的度数,即230261N(S),极圈的纬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是互余的,即230261+660341=900,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三、物理知识的运用地理教学中,还经常会涉及到物理知识。在讲述某些地理现象时,有必要运用物理知识来说明。如在讲海陆温差和气压时,就用到物理知识的“比热”和“热胀冷缩”的知识。如讲解“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绕轴自转时,地球上的每一个支点都受到一个惯性离心力的作用;画出示意图,把这个力正交分解成一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水平分力无论南北半球均指向赤道,这样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教材中“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这一内容。四、化学知识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讲某些地理现象时,同样离不开化学知识。如讲“喀斯特地貌”时,可CaCO3和Ca(HCO3)2的相互转化反应。石灰岩被溶解形成溶洞、峰林、峰丛、漏斗,这是CaCaO3吸收H2O和Ca(HCO3)2;而石笋、石钟乳、石柱等的形成则是Ca(HCO3)2受热分解成CaCaO3,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认识地理现象的成因。在学习“酸雨”引导学生化学中硫酸、硝酸的生成与性质,学生就会牢固的掌握是SO2和氮的氧化物形成的酸雨。五、生物知识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物知识的讲述,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学生对生物知识比较熟悉。比如引用方程式,CO2+H2O-----C6H12O6+O2来表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生能够很快明白其意义在于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有机体内,从而得出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的结论。六、政治知识的运用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与政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密切相关,如:可持续发展,如何科学看待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前景,《土地法》、《水法》、《森林法》等法律条文等,教学中学生在政治上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既能使学生理解一些政治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又能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七、历史知识的运用人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就是说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是互相渗透的。所以,教师要想把地理教活,挖掘地理教材中历史知识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如在讲述洋流时,在导言中我这样设疑: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从印度半岛到非洲东海岸去,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则选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急于得到正确答案,都想聆听一下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我抓住契机及时导入新课,从而收到良好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地理知识的讲述,仅靠地理科学本身的知识是不够的。但对跨学科知识的运用要适度、适时、适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运用-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4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