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8.6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8.6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长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苒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共4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朝中央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廷尉2.唐朝王维有诗云:“展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该诗体现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集体耕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3.古代中国实行的经济政策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是A.井田制B.重农抑商C.均田制D.闭关锁国4.古代中国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源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C.土地买卖的盛行D.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5.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是A.生产不计成本B.产品开始进入市场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经营规模日益萎缩6.图1是清乾隆帝颁布的一条谕令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图1A.禁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鼓励民间对外贸易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7.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扶清灭洋”D.三民主义8.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深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自强”“求富”C.顺应世界潮流D.实现中国近代化9.图2为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共和政体的架构图。这一架构主要仿效了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10.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展较快的部门是A.冶铁业B.纺织业C.采矿业D.机器制造业11.1940年,彭德怀指挥人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12.表1反映了我国1952—1956年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生要原因是年份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7.971.81956年3.253.47.30.17.0A.人民政权的巩固B.苏联的援助C.三大改造的进行D.工业化的实现13.春联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C.总路线大放光芒,赶越英美指日可待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14.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15.在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其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16.《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这规定体现出它A.维护平民利益B.限制贵族权力C.保护私有财产D.关注经济发展17.以欧洲为中心是近代世界市场的典型特征。这一市场开始形成于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发生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该规定生要体现了A.联邦制原则B.民主制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D.总统制原则19.《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下列革命最早实践上述思想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巴黎公社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0.1918年,苏俄为保障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而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21.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B.世界银行的成立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2.图3是反映二战后美国对欧洲某一政策的漫画。该政策是图3A.马歇尔计划B.建立军事政治同盟C.分裂德国D.推进欧美经济互助23.图4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为图4A.两极格局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C.世界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24.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中,其成员国仅限于欧洲国家的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D.亚太经合组织2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根本原因在于A.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C.两极格局瓦解D.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此资第Ⅱ卷(共60分)二、本大题共3道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纷坛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指出图5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当时周王室与地方的关系。(4分)(2)分别指出图6、图7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两者实施的目的,说明材料中“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的含义。(6分)(3)概括说明上述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意义。(4分)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荣革命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七年战争(1756—1763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英法之间的商业竞争。双方都力求在海外贸易和殖民帝国的发展方面取得优势。英国在争夺殖民地的霸权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英国在七年战争中的胜利是它争夺海上霸权的里程碑。但是更重要的也许是它在殖民争夺中所取得的胜利为它提供了大量原料,使它在工业革命中领先。——摘编自【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据统计,英国棉花加工量18世纪70年代初是1100万磅,1840年增至45900万镑,增长了40倍;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600多万吨增加到1861年的5700万吨,增长了8倍多;生铁产量从1740年1700多吨增至1850年的225万吨,即增长了1300多倍。——摘编自刘世明《新编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该制度下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地立殖民霸权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对手。(3分)(3)指出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3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中所述史实与材料三中经济现象的关系。(6分)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指出材料一、二所述史实分别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导致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4分)(3)说明材料二所述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意义。(6分)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12345678910答案BCBBCDBBAB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DBACAABA题目2122232425答案CACCA二、本大题共3道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14分)(1)制度:分封制。(2分)关系: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2分)(2)地方行政:图6:郡县制;图7行省制(若答出西藏归宣政院管辖,可酌情给分)。(4分)含义:其调整都围绕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2分)(3)共同意义:都巩固了统治;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27.(18分)(1)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3分)关系: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3分)(2)对手:西班牙、荷兰、法国。(3分)(3)事件:工业革命。(3分)(4)材料一中的所述史实为经济发展或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材料二中所述史实经济发展或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原料和资金。(6分)28.(18分)(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4分)根本原因:失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胜利:中华民族团结抗战。(4分)(2)危害:从政治角度做单如破坏中国主权、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等。(2分)从经济方面作答,如加重了人民负担、加深了清政府财政危机、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等。(2分)(3)从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历史地位的角度作答。示例:意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6分)
本文标题: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8.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4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