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榆中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榆中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刘林森王文棣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33期[摘要]甘肃省榆中县毗邻兰州市东部,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本文经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并实地走访榆中县乡村旅游景景区,对游客、经营者、榆中县旅游局采取无结构访谈方式,发现榆中县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存在思想认识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健全、品牌效应不到位、旅游产品层次低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规划管理、完善设施建设、加强营销力度、挖掘产品内涵、提高管理水平及延伸产业链条的建议,以期可以促进榆中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榆中县[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7)33-34-4乡村旅游是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的良好纽带,能够有效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一五”规划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家旅游局把1998年确定为“华夏城乡游”旅游主题年,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游”主题年,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中国的乡村旅游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1]。榆中县是甘肃省兰州市的东大门,乡村旅游发展十分迅速,然而也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健全、品牌效应不到位、旅游产品层次低等诸多问题。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将旅游与农业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有利于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2]。1榆中县发展乡村旅游SWOT分析1.1榆中县发展乡村旅游优势分析1.1.1旅游资源优势。例如,甘肃著名风景区兴隆山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全国三大牡丹基地之一,牡丹品种和野生资源目前属国内外最多的和平牡丹园;有春翠、夏爽、秋红、冬雪等景观的石门度假村等自然景观。另外,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如被誉为“风雅之地”的青城古镇,“甘肃的十三陵”的来紫堡平顶峰下的明肃王墓,砂板岩山崖上“万眼泉”,北山窑洞建筑等众多人文景观。1.1.2客源市场优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力与日俱增,加之紧张的城市生活节奏,城市居民放松休闲、回归大自然的渴望愈来愈强烈。乡村旅游以幽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等成为都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1.1.3区位和交通优势。榆中县西部紧靠兰州市城区,东部则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榆中县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级公路为主,通乡、通村公路为构架的交通龙源期刊网网络。其所辖的各类景点沿数条线路集群成网,构成布局紧凑的景观群,对城市广大游客有较佳吸引半径。1.2榆中县发展乡村旅游劣势分析1.2.1季节性限制。榆中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榆中县冬半年气候寒冷、干燥,且历时较长,直接影响接待量和基础设施的维护,乡村旅游天数减少,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品质,更严重的是会影响经营者的利润以及潜在的开发积极性。1.2.2生态环境脆弱。榆中县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降雨量稀少而蒸发量较大,植被覆盖率不高,土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不强,干旱、霜冻、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1.2.3经济发展落后。榆中县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十八个干旱贫困县之一,2014年全县共114个村被确定为贫困村,共有贫困户82870人。北部山区受干旱缺水,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颇受影响;南部山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中部川区由于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缓慢。1.2.4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薄弱。首先,榆中县乡村道路扩建、自来水管道及下水管道的铺设等仍有待建设;其次,相关旅游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如旅游道路沿线交通指示牌、导游图、景点解说牌等乡村旅游标识体系还有待建设;再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对于先进的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经验,且服务意识相对淡薄,因而会降低整体接待水平。1.3榆中县发展乡村旅游机遇分析1.3.1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备受关注。据2015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我国在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稳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旅游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扩大内需新增长点[3]。乡村旅游的经济带动效应已被各级政府视为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1.3.2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发展契机。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旅游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同时,更要以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为目的,实现“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1.3.3精准扶贫提供政策支持。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2014年我国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已达12亿人次,占全部游客数量的30%。2015年,榆中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见表2。甘肃省旅游局联合省扶贫办下发了《关于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省确定了37个旅游扶贫试点村,提升贫困群众的增收能力和发展旅游产业的技能。龙源期刊网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游客到乡村旅游地的大部分活动只是打牌喝茶,消费层次较低的旅游产品很难保持长期的吸引力,且这种形式的消费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客观,也会影响乡村旅游开发者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发展陷入瓶颈。1.4.2省内其他乡村旅游竞争激烈。甘肃省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开发具备良好基础,省政府也提供众多政策支持。因此,省内多地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这在开创甘肃省乡村旅游市场的同时,也为榆中县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竞争压力。1.5结论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榆中县当前乡村旅游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榆中县乡村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榆中县乡村旅游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也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应该看到榆中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及契机,极具发展潜力。今后在榆中县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应深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的旅游产品,保持乡村特色;并注重乡村旅游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性。与此同时,当地政府机构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发挥指导、规划、规范作用,这对于乡村旅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可谓是意义重大。2榆中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思想认识不足,开发建设形势混乱一方面,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机构开发中的主导意识不强,从而造成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规范不力等,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缺乏科学性,发展难成规模;另一方面,经营者及服务员过多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文化性及可持续性。2.2配套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其一,道路建设落后,存在交通隐患,榆中县道路狭窄、坑凹不平、指示不明确、许多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其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医务室、住宿、饮食等环节中卫生条件不达标状况屡有发生;其三,公共场所设施建设落后,垃圾箱供给不足,景区内厕所少,卫生公共设施达不到相应的配备水平;其四,客房量少、房间内部配套设施层次低,多数游客采取当天往返的行程安排,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效应。2.3品牌效应不到位,营销宣传力度欠缺首先,榆中县乡村旅游仍未形成品牌效应,经营项目缺乏特色,经营行为缺乏长期性,市场不具稳定性;其次,一些经营户单方面注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甚至存在产品质量不合格、定价过高等不合理现象;最后,营销宣传力度欠缺,尚未建成乡村旅游相关的专业网站,或网页维护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存在,榆中县乡村旅游的客源不具稳定性。龙源期刊网旅游产品层次低,开发深度有待挖掘一方面,旅游产品设计层次低,主要表现在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不高,可提供的产品主要为当地的初级农产品;其次,游客无法从乡村游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性的收获,不能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化、民俗等高层次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旅游产品单一,多数旅游项目是依靠兴隆山、马衔山及二龙山等风景区,乡村旅游活动仅仅局限于在喝茶打牌,并没有通过整合资源达到充分利用的效果,还未形成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经济。2.5经营管理水平低,专业素质培养缺位榆中县乡村旅游大多采取政府引导、旅游公司开发、农户参与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地的农户都有机会成为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但相对来讲,农户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加之缺乏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致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低、方式粗放,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及规范。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而且对于从业人员也缺乏系统有效的素养培训,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2.6产业链尚未形成,旅游经济效益不高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中应包括信息传媒、交通、银行、餐饮、住宿和购物等,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但现阶段榆中县一般只注重某一环节的开发,乡村旅游产业链中还存在要素环节缺失及质量不高问题,要素全面、良性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不仅制约了旅游资源质量的提升、品牌的打造,而且直接影响乡村旅游效益的增加。3完善榆中县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对策建议3.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科学规划管理首先,作为开发主要主体之一的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充分认识乡村旅游对于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应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效应;其次,对于乡村旅游开发企业来讲,在开发建设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迅速发展,同时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营造互利共赢的良好关系,从而为榆中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环境;最后,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组建乡村旅游协会,通过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制度的方式,规范经营,突显组织力量[4]。3.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设施建设首先,通往榆中县乡村旅游地的道路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但相对来讲道路狭窄,路面年久失修,仍有待进一步加宽道路面积并优化路面情况,保证游客的交通安全;其次,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忽视医疗卫生建设,政府部门应积极组织乡村旅游地的医疗卫生检查工作,并制订相应的医疗卫生规章制度,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在旅游地内设置医务室,厨房、客房等生活环境内要严格落实消毒杀菌工作等,以保障游客的人身健康;再次,加强公共环境的营造工作,龙源期刊网建设公共卫生间、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旅游地周边的农村也应保证村容村貌整洁优美,避免影响旅游地的整体美观度;最后,加大客房建设力度,在保证客房数量的基础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客房环境,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效应。3.3增加品牌效应,加强营销宣传力度榆中县乡村旅游从内外部环境入手,一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的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从而带来稳定的客源。然而,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前提是产品或服务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合理定价、优质服务等各方面,而正是这些要素的组合才构成了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为外部环境的构建,即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一是建立一个功能健全、信息全面并能够及时更新的乡村旅游网站;二是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旅行社及酒店宾馆等作为媒介做好宣传工作;三是可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活动、旅游节的形式增加知名度,进一步规范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升榆中县乡村旅游的品牌知名度[5]。3.4提升产品层次,深度挖掘产品内涵一方面,通过产品层次升级、形式创新、内容创新,丰富产品形式及内容。与此同时,合理引导游客亲自制作并购买土特产的形式提升产品层次,亦或者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延长产业链条。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特产特色,不断加强对榆中县乡村旅游的开发深度,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俗民风的同时,为当地乡村旅游增添独特性,进而增加榆中县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及影响力。3.5提高管理水
本文标题:榆中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5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