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2012年高考题文学类阅读公开课
文学类文本整体阅读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第六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第三章回归教材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选修1外国小说欣赏1、回顾小说的有关知识,了解小说特点。2、分析小说阅读的常用题型。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考纲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包括小说阅读在内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三个层级能力的要求:一、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这一层面的具体要求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这一层面的具体要求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三、探究,能力层级为F。这一层面的具体要求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小说的有关知识1、定义:小说是一种叙述文学体裁,它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描写典型环境,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的。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小说的特点:①完整的故事情节;②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典型的环境;④深刻的主题;⑤丰富的艺术特色。小说阅读的常用题型①运用表现手法赏析句子。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性格)。③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④环境描写的作用。⑤小说的构思,谋篇布局。⑥细节描写的作用。⑦探究题。方法点拨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一般思路为:(1)通读全文,把握要点:简单地说,通读全文,通过抓关键句,快速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意,是答好现代文主观性阅读题的关键。(2)审清题干,揣摩信息:在通读的基础上,先审清题干,浏览一下这道题有几个问,每小题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与原文内容有无对应的关系,命题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几个隐含信息:①看分值分配。②看试题指向。一看答案思考范围的指向,二看答案思考重心的指向,三看答案形成方式的指向。③看答题角度。(3)定位提取,查前找后: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然后从这一语句往前找或往后找,寻找答案时应注意“两点”:①找准相关点,明确与题干相关的那些部位;②找准选择点,进一步落实命题要求的相关语句,思路上有一个由粗到精的过程,一个渐进答题方式。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具体方法:①懂文,阅读课文时,对重点句段进行打记。②懂题,仔细审题,看题目问什么,属于什么考点。③解题,针对不同的考点进行解答,尽量从原文中找答案。答:1,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2,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3,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全文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情节。①妻子深夜被厨房的声音惊醒;②妻子发现丈夫偷吃面包;③妻子和丈夫谈论“厨房的声音”;④妻子把自己的面包分给丈夫。解析答:第1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意欲掩盖真相的心理。第2句,与第1句内容上重复,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第3句,动作描写。“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丈夫矛盾心理。一方面,知道妻子确实会吃不饱。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首先分析划线句的是什么表达方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中的内涵和表达效果。解析答: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分析:①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战争背景下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常态,表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戕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谴责。②丈夫因为饥饿,瞒着妻子深夜到厨房偷吃面包,被妻子发现以后,又极力掩盖真相。饥饿,让他们“看起来相当老了”,让他们互不信任,让本性善良的丈夫甚至“在结婚三十九年之后开始撒谎了”,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战争。③作品中也描写了一些温情的东西,比如对丈夫心理的刻画,比如妻子为了维护丈夫的自尊而不戳穿真相的对话描写,比如小说的结尾妻子把自己的面包分给丈夫的情节,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了人性的善良,然而这些美好的人性却因为战争的存在而逐渐消失。答案(2)(示例1)在艰难的处境中,我们要像妻子那样,维护自己丈夫的尊严,有包容之心。对身边的人抱有包容之心。(示例2)一直本性善良的丈夫“在结婚三十九年之后开始撒谎了”,他由此而十分愧疚。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撒一些善意的谎言,但我们要有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示例3)小说中夫妻二人在饥荒处境中患难与共的温情,让人不能忘记。这就告诫我们,在困难面前,同学之间要有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该题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需要我们对文本有较深刻的理解,把握“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在文中的内涵。然后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提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可以从不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本文标题: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2012年高考题文学类阅读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6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