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1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1.1.2项目占地面积:26640平方米。1.1.3项目建设内容规模项目建设内容:1、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内设公寓、活动室、健身室、康复中心。2、社区服务中心,内设老人学校、阅览室、展览室。3、救助站,内设医务值班室和仓库。项目建设规模:1、新建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占地面积25亩,计划建设二座院民楼,一座老人公寓、一座多功能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可入住院民250人。2、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5亩,计划建设一座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的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3、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占地面积10亩,计划建设一座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1.4项目筹建单位:扬州市民政局。1.1.5负责人及电话:项目负责人:余进英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2联系电话:传真:1.1.6项目地点:扬州市东湖路116号。1.1.7建设工期:总工期4年,即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2编制依据:1.2.1扬州市城区总体规划。1.2.2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宁发改批(2011)号)。1.2.3扬州市城乡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50784201100014号)。1.2.4扬州市国土资源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宁国土资2010预116号)。1.2.5扬州市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登记表》()1.2.6扬州市民政局提供的材料。1.3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占地总面积为26640平方米,主要包括:1.3.1场地平整及三通一平工程。1.3.2新建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占地面积25亩,计划建设二座院民楼,一座老人公寓、一座多功能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5亩,计划建设一座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3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的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占地面积10亩,计划建设一座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3.3道路硬化4200㎡。1.3.4室外消防及排污管道。1.3.5室外给排水管道、围墙、大门。1.4项目立项情况:扬州市民政局为项目的承办单位,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于2011年月以《关于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宁发改批(2011)号)对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并指定扬州市民政局为项目的建设单位,根据批复扬州市民政局即开始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1.5投资估算总投资31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2847.1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52.86万元。1.6资金筹措本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3100万元,资金来源:其中,利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800万元,扬州市民政局自筹400万元,扬州市财政配套资金900万元。1.7研究结论本项目属于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完成后使得扬州市的社会福利工作条件大为改善,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扬州市老年人事业,实现优抚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4军人、社会三无人员、孤儿与弃婴、及家庭无力照管的老人等有固定居所。同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能有机会和场所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帮助,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进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打造一个服务管理平台,整合城乡资源,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向社区基层延伸,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救助站建成后,将更加体现扬州社会的关爱。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第二章项目区概况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52.1地点与地理位置扬州,又名宁城,隶属南平一市,闽北腹地,海西后援。位于风景奇秀的武夷山南麓,地处27º06′27º43′,东经117º31′—118º38′。东邻政和、松溪;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宽69公里,总面积3383平方公里。扬州市与南平地区8个县市接壤,正处于全区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闽北交通枢纽中心,浦南高速、南武路、205国道、水杉线、横南铁路贯穿南北,同时扬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圈中重要的补给线与后援,是闽北产业集中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2项目区用地情况本项目拟用地建设区域占地总面积为40亩(26640平方米),为划拔地,项目用地选址与用地规模合理,经扬州市国土资源局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宁国土资2010预116号)批准。其中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含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占地面积25亩;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5亩;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占地面积10亩。2.3项目场址建设条件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62.3.1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扬州市属山地丘陵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0%,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和山间盆地呈梯状分布。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市位于武夷山脉,低山外延为丘陵河谷区,起势趋缓,山体连续性差,河流发育,河床开阔,部分地段呈长条形盆地。项目区位于扬州市区的东北位置,为过境崇阳溪的上游。地势低矮,起伏不大,为砂土地、荒地及山地、菜地,无软土地基或跨越河床地段,无地质断层及山体滑坡地带,工程地质情况良好,经过场地整理后即可作为工程建设用地使用。2.3.2水系、水文及气象情况2.3.2.1水系扬州市主要属闽江水系,沿建溪而下,直至流入闽江。建溪发源于武夷山脉。2.3.2.2水文扬州市城区属典型的山区河溪流域,河道弯曲,两岸发育不对称滩地及一级阶地,雨季期间滩地淹没,部分地段河岸冲刷较严重;为山区季节性河流,洪水来势猛,历时短,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每逢大降水(20年一遇),就会造成河水猛涨,洪水泛滥成灾。近年由于防洪堤工程相继完成,情况已有所改善,但本项目高程一般不受洪水的影响。2.3.2.3气候扬州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7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18oC,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400毫升。有利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宜动植物的生殖和繁衍。2.3.3交通2.3.3.1航空目前由公路至武夷山机场约1个小时车程,武夷山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可供起降B737,B757和MD-82等中型飞机。机场现已开通23条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井筹备二期扩建,争取近期开通至东南亚、日本等境外国际航线。规划武夷山机场近期达4C级标准,设计吞吐量为51万人次,远期达4D级标准,设计吞吐量为150万人次,成为能完全满足国际航空需要的国际机场。2.3.3.2铁路峰福铁路为国家Ⅱ级铁路干线,为铁路入闽第二通道,虽然铁路入闽通道继续增加,作为入闽铁路通道的建设作用有所降低,但它作为福建省主要运输干线的地位并未改变,峰福铁路纵贯扬州市境,并穿过扬州城区,扬州火车站距项目区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为铁路三级站。2.3.3.3水资源扬州市河流属闽江上游支流,主要有西北来自武夷山方向的崇阳溪全长161公里,扬州市境内41公里;来自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8邵武及麻沙方向的麻阳溪,全长130公里;来自浦城方向的南浦溪全长199公里,扬州境内49公里;几条溪流在扬州境内汇合后,成为闽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建溪。2.3.3.4公路扬州市城区公路交通网以城区为中心呈放射状,规划在完善这一网络基础上提高现有公路等级、改善公路技术状况,保证城区与县属各乡镇、村由水泥路面的公路相通,2008年底建成通车的浦南高速公路在扬州设有互通口(项目毗邻),浦南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扬州至省城福州的路程只不过3个小时车程。2.3.4政策、资源2.3.4.1政策1、本项目符合扬州市发展规划要求。2、本项目符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民政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要求。3、本项目符合《全国服务标准2009-2013年发展规划》、。4、根据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宁发改批(2011)号),扬州市民政局作为项目承办单位,负责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5、本项目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几乎无影响,经规划、建设、环保等单位同意本项目的建设。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92.3.4.2资源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所需的各种资源均为市场基本资源,而且供应充足,能够满足项目的需要。1、人力资源,本项目总体工程量不大,本市及邻近县市的劳动力资源能满足施工所需。2、施工机械,本项目所需施工机械均为普通机械,能够满足项目需要。3、材料、设备项目所需的地材、水泥、沥青、地面砖等建材可在当地或邻近县市采购。4、建设资金主要由扬州市财政补助、扬州市民政局自筹及申请上级补助资金构成。5、项目运营主要为扬州市社会福利事业使用,日常使用资源均为普通资源,能够保证办公及生活使用。2.4项目选址情况本项目为建设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在比照各种方案及节约投资考虑,项目选址为扬州市童游新村闽北卫校新校址旁。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10第三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3.1项目提出的背景3.1.1根据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开始步入老人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就扬州市而言,全市现有人口34.34万人,其中老年人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4%,已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问题十分突出,建设一座市级标准化、示范化的社会福利中心越来越显得重要。此外,由于扬州市原福利院(光荣院)在童游前进路194号,四周被居民房环绕,环境受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给院内老人的身体健康、生活造成极大危害,特别是该院地势低畦,每年进入汛期就进水造成内涝,使该楼无法居住,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已迫在眉睫。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管理体制已被突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乡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此外,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由收容遣送改为救助,这就需要更多的关爱救助,近年来,扬州市每年救助对象都在300人以上,这也需要有一个场所和机构。3.1.2按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服务标准2009-2013年发展规划》、《全国民政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11的要求,认真做好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建设,推动扬州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是解决扬州市社会养老问题的需要扬州市下辖水吉、麻沙、莒口、黄坑、小湖、将口、徐市、漳墩等8个镇及书坊、回龙、崇雒等3个乡,另还有2个街道办事处,共194个行政村35万人口。随着社会老龄问题的到来,扬州市老年人口已达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4%,同时由于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独生子女时代,养老观念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一个孩子要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家庭养老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建设老年人福利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是实现解决家庭养老矛盾,实现社会养老的重要举措。3.2.2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创建社区服务中心,可以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2.3是服务救助对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救济、社会教育、社会管理、社会治安的多元性社会事务行政工作。做好这份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每个求助对象合法权益,新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
本文标题:动态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6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