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课件
秦朝老百姓生活“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穷困潦倒忍饥挨饿第10课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繁重的徭役3、沉重的赋税4、严重的刑罚5、秦二世的残暴统治1、焚书坑儒一、秦朝的暴虐统治•二、陈胜吴广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在哪一年?领导人是谁?在什么地方首先爆发起来的?•2、这次起义建立了什么政权?•3、这次起义的结果怎样?•4、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5、这次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看书P50-51,看谁最先找到答案:讨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遇雨误期——直接原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民心•秦末农民起义•前期:陈胜吴广起义•后期:项羽、刘邦起义•公元前年,强盛一时的秦朝被领导的起义军灭亡了。207刘邦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救援被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30万人,楚军数万人。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这个故事有个成语,你知道吗?你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对这件事,有一个成语叫“破釜沉舟”。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项羽1、经过4年“战争”,建立历史上的,定都(今陕西西北)刘邦就是。2、接受秦亡教训,汉高祖推行政策;之后,、继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出现历史上的“”的盛世时期。楚汉刘邦西汉长安西安无为而治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汉高祖在课本52—53页能力关(B)项羽、刘邦参加了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以后,他们之间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请问这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吗?为什么?前:农民战争后:争夺皇位的战争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族诛连坐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著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个暴君。那么,你的看法呢?功过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混战的局面,建立君主专制了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统一;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也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的确是千古一帝焚书坑儒,钳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刑罚残酷,失去民心,使得人心惶惶。这些暴政,最终导致秦的灭亡1、秦始皇统治时,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什么()A.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B.秦朝法律的残暴C.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D.那是外来品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朝刑法严酷,其中,一人犯罪就要杀掉三族的人叫“族诛”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A3.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A.公元前208B.公元前206年C.公元前209年D.公元前2O2年4、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A.垓下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巨鹿之战CD4、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D5、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A.秦统一六国B.楚汉之争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6、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B.刘邦率兵逼咸阳C.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D.秦二世被逼自杀C7、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下列历史事件与秦始皇直接相关的不包括A.灭六国,统一天下B.焚书坑儒C.统一货币、度量衡D.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CD8、下列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焚书坑儒B.不讲礼义廉耻,所以人民叛离C.因为秦统一了六国的货币、度量衡等D.暴虐措施使人民不堪忍受,用刑太重D课堂小结秦朝大事年表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开始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
本文标题: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9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