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现代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现代物流概论》主编吴清一`审定11物流基础知识1.1物流概论1.1.1物流基本概念政治经济治文化生产流通治消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批发零售网上购物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转帐支票现金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分析信息应用流通辅助活动:金融、保险、标准化等2物流示意图3流通活动的内容和作用流通商流批发(分销)零售采购、贸易网上购物通讯贩卖商品所有权转移物流运输创造空间价值时间价值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4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关系一二三生产流通消费供不应求卖方市场质次价高少品种、大批量重生产、轻流通物流从属生产流通消费供需平衡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并存流通与生产处于平等地位生产流通消费供大于求买方市场个性化、多样化多品种、小批量销售是主要矛盾流通反作用于生产物流倍受青睐5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一)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表明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之一。(二)物流与流通1、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物流对生产的反作用。(2)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2、流通的内容(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2)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例如作为燃料的煤,它的使用价值是通过运输克服了空间距离才得到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空间效应。(3)商流和物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3、商流分离原则如果商品的交易过程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发生实物流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三)物流与生产1、生产系统的组成如图1-2所示,通过物流活动把原材料运进生产系统,并使其依次在加工点之间流动,逐步形成半成品、成品直至出厂。2、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1)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2)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而物流合理化对许多企业来说还是未曾开发的研究领域,因此,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难以预料的效益,物流也就被人们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脚下的金矿”。6(3)、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3、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1.1.2物流分类(一)按照作用分类1、供应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也就是物资生产者、持有者在需求者、使用者之间的物流。2、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销售物流,是指物资的生产者或持有者到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3、生产物流。在制造业中,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生产物流。4、回收物流。例如,旧报纸、书籍通过回收、分类可以再制成纸浆加以利用,金属的废弃物回收并重新熔炼成有用的原材料。5、废弃物物流。生产和流通系统中所产生的无用的废弃物,如开采矿山时产生的土石、炼钢生产中的钢渣,工业废水,以及其他一些无机垃圾等,处理过程产生了废弃物物流。城市垃圾的处理也是城市废弃物物流的重要形式。(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1、地区物流。首先,按行政区域划分;其次是经济圈划分;还有按地理位置划分。2、国内物流国家整体物流系统化的推进,必须发挥政府的行政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公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铁路的建设,以及大型物流基地的配置等。(2)制订各种交通政策法规,例如铁道运输、卡车运输、海运、空运的价格规定,以及税收标准等。(3)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各种设施、装置、机械的标准化,这是提高全国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必经之路。(4)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物流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3、国际物流。国家之间、洲际之间的原材料与产品的流通越来越发达,因此,国际物流的研究已成为物流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三)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71、社会物流。社会物流一般是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整体,所以有人称之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就物流科学的整体而言,可以认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物流。2、行业物流。行业物流系统化的结果使参与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应的利益。各个行业的协会或学会应该把行业物流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3、企业物流。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某些服务的一个经济实体。综上所述,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流系统进行分类,图1-3表明了上述各种物流分类关系状况。1.1.3企业物流结构及合理化途径(一)企业物流水平结构企业物流系统的水平结构如图1-4所示。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将其划分为四部分。1、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和用料管理。2、生产物流。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厂内运输(搬运),在制品仓储与管理等活动。3、销售物流。包括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等活动。4、回收、废弃物物流。包括废旧物资、边角余料等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的处理(废料、废气、废水等)(二)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企业物流系统构成的垂直结构如图1-5所示,物流系统通过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1、管理层。其任务是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统一的计划、实施和控制。2、控制层。其任务是控制物料流动过程,主要包括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库存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用料管理、采购等。3、作业层。其任务是完成物料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三)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84、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定量的库存是维持生产连续性的必要条件。但是库存过多不仅占压流动资金,而且掩盖了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矛盾。这一现象如图1-6所示。5、每个企业都是供应链的一环,企业物流合理化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四)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图1-7(a)为某工厂改善前的物料流程图,从图中可看出物流路线有多处迂回、交叉,很不合理。图1-7(b)为改善后的物料流程图。2、合理控制库存原材料的库存管理要满足三个目的。(1)原材料成本下降(2)保证供应,防止缺货。(3)减少流动资金。3、均衡生产。4、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物流机械的配置主要考虑以下条件。(1)根据物料形态与特性,搬运工艺要求、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别与规格的物流机械,而且要注意系统配套。(2)要根据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机械化水平。(3)物料的单元化和集装化与机械的配置有密切关系。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1.2物流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2.1物流科学的产生(一)物流科学的萌芽物流学本来的意义可以从物流管理和物料搬运等学科方面去追溯它的历史渊流。但是以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军方后勤部门的科学研究结果开始的。(二)物流科学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问题是流通成本相对于生产成本而言有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流通费用在商品总销售价格中的比逐渐增加,影响了商品的竞争力。而且,各个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系统的子系统,这个大系统就是物流系统。在理论上9可以用时间维和空间维的物态变化来揭示这个系统的本质。物流系统的界定使其原来在社会经济活动处于潜隐的状态显现出来,结束了各种物流活动处于孤立、分散、从属地位的历史。形成了现代物流科学,并且日臻完美。(三)物流的后进性到了生产高度发展、产品较为丰富的20世纪50年代,流通成本相对上升的矛盾突出以后,物资流通科学的重要性才被人们认识,从而促进了物流科学的研究和产生。也就是说,物流科学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才产生的,这是形成物流后进性的根本原因。物流科学是在融合了许多相邻学科的成果以后逐渐形成的,如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等都是物流科学形成的重要基础。物流科学只能在这些科学与技术之后得以诞生和发展。1.2.2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1、以“P.D”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P.D是physicalDistribution的简称)。由于新学科是在流通领域面世的,当时就以概念相近的P.D为新学科的名称。我国1980年前后从日本引进了物流概念并翻译了一些物流著作。日文汉字“物流”被直接引用为中国词语。因此,中国前期物流著作和文献中的“物流”都是按P.D的概念来阐述的。2、以“Logistics”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期,认识到,物流系统合理化研究与实施的范围不应该只限于流通领域,必须扩展到供应、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才能取得更大的战略效果。由于经济发展到个性化消费时代,物流系统优化目标既要考虑降低成本,也要考虑提高服务水平,而且后者的重要性有增大的趋势。因此,用流通领域的词汇“PhysicalDistribution”来表述物流无论是范围和内容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Logistics逐渐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2000年,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又明确地规定,“物流”的对应英文词是Logistics。3、供应链管理时代。互联网技术为供应链管理取得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物流系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不仅贯穿一个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全过程,而且要覆盖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4、关于物流定义的说明。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Logistics)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10完整的物流概念应该包含以下要点:(1)物流的研究对象是贯穿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供应链中一切物料流以及有关的信息流,研究目的是以系统的观念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使其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预定的服务目标。(2)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3)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等,这些活动各自都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4)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供应链管理与整合中主要的研究内容。5、物流科学诞生、发展及命名过程简表。(如表1-1),以供对对照参考。1.2.3互联网时代物流的特点(一)经营全球化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致使企业的发展趋向多国化、全球化的模式。全球化的经营导致物流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物流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运营越来越复杂。(二)系统网络化物流系统的网络化是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三)供应链的简约化由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支持,供应链中原有的多余环节将被消除,因此,供应链将变得更为紧凑。以往商品经由制造、批发、仓储和零售各环节间的多层复杂途径,最终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而现代流通已简化为可以由制造业经配送中心而直接送到各零售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系统,指令的逐级下达和信息的逐级上报的模式将被各级用网络直接连通的模式所代替。引起企业组织从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的变化。(四)企业规模化由于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小批量、多品种、快速的特征更为显著、配送的难度更大,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五)服务一体化第三方物流业者最时髦的口号是“提供一体式物流服务”,把用户的物流业务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管理全部承担下来。在保证成本的条件下,使用户拥有一个高效、畅通的
本文标题: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现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1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