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在共生关系中实现自我的独立
1在共生关系中实现自我的独立——《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李晓文博士著的《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后,收获不小,在这本书中,我更深一步认识到自我的定义和意义。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发展状况,我们的教育中,接触过许多的学生,他们复杂多样的心理和言行等都隐含着各种意味,我们如何去识别其意义?如何去引导其健康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的,在这本书,我学习了不少知识,主要内容是自我的性质与自我发展趋势与机制的基本特征、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个体从共生走向独立的过程和机制、通过差异比较自我调节形成的机制、通过活动差异比较自我调节形成的机制、通过活动既形成个体的社会化又实现自我调节的整合以及通过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自我的发展等理论,都给了我启示和指导。下面就选择第三章的“在共生关系中实现自我的独立”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共生是指个体完全依赖于他人而生存的状态,共生关系则是指个体成长依赖的亲密的人际关系。人出世后在很长时间里没有自如动作的能力,脑子里也没有多少好的行为程序,除了先天的需要和仅有的一些反射程序,人作为个体,其自我调节的绝大部分能力是后天形成的。但人是社会动物,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生来具有人际亲和与依恋的倾向,自降生后就在人际互助的关系之中成长……在亲和的人际交互作用中,软弱的个体吸收并且形成了自我调节的力量,逐步成为心理独立的自觉主体。我觉得,这确实有道理,也在心理学领域中找到例证。人要是的孤独的环境中,就产生心理障碍,对成长极不利,在学校里,一些学生性格孤僻,也多因为不善与人交际造成的。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和引导才行。那么,如何认识独立的内部机制?自我作为具有调节功能的核心组织,在共生向独立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形成对自我的系统性认识和管理,与此同时也形成着与他人的区分,前者是整合的机能,后者是分化作用,从共生走向独立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与他人的区分,而是一个双重性的发展过程,即并不表现为各自对对方的绝对排斥和遗弃,而是相互借助,显示出独立作为发展主动性倾向的存在。这段话阐明了独立的产生离不开共生,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功能的机制:内射、认同和投射。内射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期,是日后言行的主2要内容和表现方式,文章认为,内射是在未加选择判断的情况下起作用的,所以,内射既留下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带来不良的心像,如果个体与抚育者之间没有形成情感依恋,内射更可能造成心理阴影,成为自我整合和分化的障碍。这足以说明,内射的关键,我们日常在对待学生或孩子时,这点是值得注意的,作为教师,没能以身作则,学生会形成不良的内射而影响其日常行为。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而老师的榜样作用对刚刚形成世界观、充满好奇心和极强模仿力的学生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而认同是通过主动的选择和评价,将共生者和交往者的观点和情感渗透融会成为自己内心的东西……认同不同于内射,它赞同共生者的观点,并且将之完全变为自己的行为,它是高水平的内化,也是形成独立的主要成分。并指出那些瞧不起父母,跟父母情感冷漠的孩子常常会拒绝认同父母的观点,多半只是通过内射承接父母的影响。投射呢,即内化别人的观点和情感,并将内心的观点和情感反映出来,影响对交往对象的认识及行为的评价和感受。书中还强调,能较好的与抚养者形成依恋情感的儿童,对别人的交往态度也比较友好和主动,个性比较开朗,因为共生关系中,形成了人际的基本信任和亲和态度。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学生中,如果把握学生的一些内射因素,就可以略知其投射的倾向,比如,其家庭背景及周围人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就可以疏导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辨别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这对学生在待人接物、人际交往、团结协作、良好习惯和品格的形成等都极其有益的。这样,就可以正确向自主独立方面发展。文中阐明了共生中能形成依恋和深刻的人际亲和关系,要走向独立,形成现实的自我调节,就要不断摆脱对共生者的依赖,会产生与依恋相矛盾的感受,这在一些转折性年级,如小学中段(三年级)、初中阶段,就看到明显的骚动不安,一些本来挺安分的孩子变了,常发生吵闹,甚至打斗,在家庭与父母争辩,在学校与老师冲突,这是独立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学过程中,如果认识到这点,我们就可以较平和地、正确地对待一些学生在课堂或纪律方面不安分的行为,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容易在冲突中裂变的时候,作为教育者就不至于十分生气或绝望地对待这种问题学生也不会认为他是成心捣蛋、不可救药的家伙,而是注意引导,使之走向正确成长道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其“自我对象”。科赫特认为有两种自我对象作用的缺失往往是自恋症的起因:一种叫做镜像性自我对象(mirroring3self-object)。另一种叫做理想自我对象。镜像性自我对象反应中,母亲就像孩童的镜子,孩童看到自己在母亲的回应,既有对自己的接受,也有对自己的抚慰,母亲对孩子的良好、成功的行为表示肯定、分享,极大的满足、强化孩子的自尊。否则,孩子不易放弃原始性自恋,抱有早期幻想性自大形象,表现出强烈的自恋性人格障碍。而理想性自我对象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个体实现自我独立,体现两方面:A、提供依赖的一个源泉,使儿童能建立情感联结,满足自我价值感。B、使儿童获得努力的目标,他们从身边的重要人物那里获得理想性强化和具体指导,他们为之感到骄傲,并以之为榜样去生活,而很多病人的心理问题的结症正是源于没有适当的理想自我对象。从这上段的论述中,使我对自我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在一个班级中,出现这种缺失性自恋型学生,就应注意加以查清其背景、根源,然后尝试通过后天教育去感化、疏导,使这种自恋型的心理障碍症状有所减轻。当然,理想性自我对象也应积极引导,使其发挥好的影响。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里,教师成为学生的自我对象的问题。学生在师生关系中获得镜像性和理想性自我对象的支持,然后形成自我独立调节的力量,教师的评议能使学生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在课堂内外,教师通过仔细倾听学生发言、议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情,捕捉向的点滴成功和善举,觉察学生的小烦恼和日常问题,及时给予强化,鼓励和帮助、引导,把学生真正看作一个发展中的人,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关键,热关注学生成长,就会在学生积极变化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教师就会在工作中发展起自我的力量,与学生一起成熟起来。不管教师是否愿意,学生都可能在教师那儿受到理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其实教师对学生某种特长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会涉及学生以后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选择。学生处于形成理想性自我的特殊阶段,向老师提出较高要求,那就是理解他们,努力为他们提供现实的理想形象。教师不仅要能教好书,而且有求知欲和一定的知识面,不仅是认真负责的,而且要有受学生欢迎的个性,当然,过于完美地要求教师树立形象是不现实,而过于苛刻要求学生也不行。这些理论很贴切现实教育,使我感触很大。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至关重要,特别是管理者——班主任,不仅是其管理方式、手段重要,其言行形象也关键。因为这些微小、隐性的方面也会对学生潜移默化,左右他们的某些言行,烙在他们的自我对象中,在他们中学时代这种充满好奇、充满生机,也充满裂变、叛逆的阶段中,会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4另外,他我自我对象也是重要因素。伙伴之间的举动和言谈会形成连锁反应,在各种活动中相互模仿,而产生快乐,但同伴关系并不必然促进积极的社会化,能够让每一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获得自尊需要的满足,为群体的成功产生自豪感,这就构成集体凝聚力的基础,有凝聚力的伙伴群体关系对内部成员具有明显的影响力。一些比较落后的学生在感受到被同伴群体接纳,并且与群体之中的成员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时,这种关系同时具有了推进力量。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推动、驱策和引导等各种影响,这些影响的产生也要以伙伴关系的情感连结为基础。当学生融入群体活动中,就会自动地将伙伴感受的意义内化为自己的意义,从中确定和获得自我调节的倾向和力量。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偏差,庇护、退让等,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指点、引导、调整,就会纠正过来。以上这些强调了学生的交往圈也是重要管理内容,我们在平时管理中可以发现,一个学生能被接纳在一个伙伴群体中很重要,离群是会使之压抑,性格乖戾、自傲而封闭内心世界,外人难以察觉其心理,这是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干出令人意料之外的事来,但被接纳在什么性质的伙伴群体又是关键。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在良好风气的群体中,才能有良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是我收获颇大的一个方面,如何使学生在其共生关系中实现自我独立,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而又易于困惑的一个问题,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对我们教学、管理帮助很大。当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不断探索,充实这些理论,使之更实用、更完善。总之,这本书的理论涉及很多方面,在此不能一一详述,只选其中一点,加以发挥罢了。2004年1月28日
本文标题:在共生关系中实现自我的独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1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