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共产党历史(新版之新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1840-2050)1840–1949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民族独立1949–2050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国家富强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从1840到1949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1949到2050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需要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我坚信,今天为中华民族复兴默默工作与坚韧奋斗的人们,必能从我们的过去吸收丰富的营养。——金一南《苦难辉煌》90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主题词是革命,第二个“30年”,主题词是探索,第三个“30年”,主题词是改革。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1、外部条件: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十月革命的爆发2、内部条件: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为标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时代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希望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道沧桑》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条件①历史条件②阶级条件③思想条件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确立党的纲领(奋斗目标):以马列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发展党员的方法等等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三大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三大完成初步创建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失败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成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成果: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阀。一切进展顺利,很快取得了北阀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1924-1927年,一场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在中国爆发,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第一次国民革命战争”。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中国共产党的三次大退让与大革命失败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上中共对国民党第一次退让1926年3月18日,“中山舰”事件爆发,中共第二次退让1926年5月15日,国民党召开二届二中全会,中共第三次退让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大革命宣告失败。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土地革命的兴起与左倾路线的危害1、八七会议的召开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间1927年11月―1928年4月1930年6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1935年1月出现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在纠正右倾同时,革命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急性病也迅速滋生。新旧军阀混战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从主客观上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党内出现了急功冒进思想。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在不了解中国革命形势下对中国革命采取了错误指导,提拔王明上台。内容表现①革命性质上混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②革命形势上不切实际的强调夸大敌人统治危机③革命实践上执行仇视民族资产阶级政策①革命性质上混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②革命策略上反对农村包围城市③阶级斗争上主张没收民主工商业、消灭富农①斗争形式上主张无条件无休止的罢工和暴动②革命策略上反对农村包围城市③阶级斗争上否认中间派别的力量④革命形势上不切实际的强调革命高潮已来到指导理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两条路线》后果危害一开始就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抵制,执行的地方很少,危害不是很严重导致党在白区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到严重损失导致党在白区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2、土地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路线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土地革命的兴起与左倾路线的危害3、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遵义会议的召开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上确立)延安整风运动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1945年4月—6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解放战争我党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力量,又经过渡江战役,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的结束,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受了百余年压迫的中国人民终于得到解放。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遵义会议的召开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3、有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4、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指导。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份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专政二、中国革命的两次曲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飞跃开国大典党的七大遵义会议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一)巩固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1949年到1952年,我国重点恢复农业生产,并发展工业和手工业,使曾遭受重创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的政策是: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改造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工作安排、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这条总路线,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国民经济的落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推动作用。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八大上,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中的失误和调整国民经济时期1957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三、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四)“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实际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改革开放1、“两个凡是”与左倾错误2、真理标准大讨论3、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几条基本经验: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是:经济建设是中心、改革开放是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1989年6月下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了顺利交接,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须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党的十四大南方讲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对跨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党的建设等作了战略性的部署。”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党的十七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党的十八大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五、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基本经验(一)理想信念是从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柱长征精神----几万人跋山涉水,死里求生,身陷绝境而后绝地重生,永不言败,永不放弃,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必需的宝贵的精神力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1000年发生的100件大事)五、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基本经验鹰的蜕变五、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基本经验(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基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金一南《苦难辉煌》五、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基本经验(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1949年《纽约星报》邀请代表各种政见的几位美国远东问题专家讨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革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历史(新版之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3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