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围城赏析《围城》作者钱钟书,“钟情于书”的大学者。我先谈谈对钱钟书先生的了解: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钱钟书生性痴执,童心未泯而又天资英敏智力超群,当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在钱钟书赴英留学时,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其实是兴奋不已,摔了个跤。到学有所成,与林微因成为邻居,他又带着自己的猫和林微因家的猫打架,还出手帮了自家的猫。钱钟书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博学多能,博学体现在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希腊语、拉丁语,古今中外,其所学所悟面积之广,在20世纪没有人可以超越。钱钟书的《围城》又被誉为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也是钱钟书唯一一篇长篇小说。《围城》的出版,足以引无数英雄文豪折腰,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围城》也是一副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作者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添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体现的淋漓尽致。《围城》的创作动机:钱钟书在写《围城》时,是想写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些人物,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人物,其众生相。《围城》写成于1946年,书中内容取材于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小说的主角是以方鸿渐等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尤其是由海外留学归来的年青人。他们并不组成当时先进的社会改革力量,他们游离于抗日的战场和民族的前途之外,虽有自诩的满腹才学,却只在私利的勾心斗角中施展;虽不乏意气用事的爱国情怀,却只能在旧社会残留的封建气息中艰难喘息。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相似的文化背景所编织出的交叉性。横向上中西文化的首次颠覆性碰撞、纵向上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到此突然的断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在这批适时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身上得到完全的展现。这就是《围城》的写作背景。题目的由来,英国的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局。”法国一句话:婚姻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隐喻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生万事普遍存在的“二难处境”。题目取的十分巧妙,另一方面看看出了钱钟书的博学,对各国文学的深入理解。《围城》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有:方鸿渐,贯穿全书的唯一个主人翁。抗战时期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精神困顿、生活空虚的零余者。他让人倍感亲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爱的人物。赵辛楣,仿佛真是女子心目中完美男人的典范。有权有势有文化。方鸿渐开始是同情赵辛楣,到后来两人成了莫逆之交。书中钱钟书巧妙的把赵辛楣和方鸿渐形成对比,作者设计这么个人物,仿佛就是来反衬方鸿渐的。孙柔嘉是个现实的好女人,具备贤妻良母的素质,同时也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和自食其力的新女性。看似小女人,实是城府极深善于计划,从把方鸿渐给俘虏了,就可看出此人的本事不同寻常。苏文纨一个与赵辛楣两家是世交的有才学的女人。从小就享受着很好的物质生活,接受好的教育。是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份,有才华的大家闺秀。唐晓芙,唯一在书中以近乎完美形象出现的人物。善解人意,有气质,有品位,有修养。钱钟书不吝溢美之词把此人描写成男人心目中的理想女子。我本人也是被作者所影响,深深的为唐晓芙产生怜爱之情。沽名钓誉的褚慎明;招摇撞骗的韩学愈;假道学李梅亭;老奸巨滑、灵魂猥琐的高松年;趋炎附势的顾尔谦;拉帮结派、投机钻营的汪处厚;心术不正、好探隐私的陆子潇;才学空疏、仗势欺人的曹元朗小说第一段的场景描写并不只是巧妙语句的文笔展现,它透露的信息关乎小说的主题,即当时知识分子的文化困境与摇摆,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第一句以船为主语,自然是客观上的交通工具,在此还很好地充当了从西方驶向东方的学潮的载体。小说的一开始是,“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这暗示我们,知识分子们已经离开了他们曾风光的国外,风光并不是指他们在国外如何风光,而是指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出国留学的人是被国人所敬仰的。也在暗示着他们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当中的人心态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学有所成,回国光宗耀祖;有的是混日子的时间已经过去,虽然懊悔当时不认真学习,如今不学无术,靠着张假文凭回家给个交代。后文钱钟书通过精彩的心理刻画,把这些人的心理活动运用比喻表现的惟妙惟肖。在前面的人物介绍,串起来其实也是小说的主体。小说主要围绕方鸿渐等人回国在船上所发生的事,其主要内容是:在回国船上,方鸿渐受作风新派的鲍小姐引诱,也被出自官宦之家获得博士学位的苏文纨小姐追求。紧接着就是方鸿渐回国后在岳父的点金银行做事,以及赵辛楣的出现,苏文纨的殷勤。先是在香港,苏小姐对方鸿渐的殷勤,令方鸿渐惶恐不安;然后是拜见岳父母和回家看望父母的过程,其间描述了鸿渐在家乡中学关于“鸦片与梅毒”的高论;后因战时原因鸿渐重回上海,在岳父的银行中就职,期间还有方鸿渐与“我你他”小姐的一次相亲的经历。第三章主要讲述的是鸿渐与赵辛楣、苏文纨和唐晓芙交往。鸿渐为图眼前的舒服,看望苏小姐,让苏小姐产生了错觉,造成了不少误会。在苏家鸿渐认识了唐晓芙——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他的梦中情人),遂堕入情网;同时也认识了苏小姐的追随者——赵辛楣,期间辛楣把鸿渐当作自己的情敌,闹出不少笑话。文中在辛楣请客灌鸿渐期间,从苏小姐的口中说出了,后来传世的名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后鸿渐向苏小姐表明他们间只是友谊,苏小姐恼羞成怒;唐小姐由于过于信表姐的原因,对鸿渐产生了误会,并且因为一系列的阴错阳差,鸿渐及晓芙这对有情人,终归还是分道扬镳了。这段情,让鸿渐痛不欲生。第四章讲述的是鸿渐失恋后,离开前老丈人周家在赵辛楣的推荐下,接受三闾大学邀请。苏小姐跟曹元朗结婚了。鸿渐跟辛楣也从“同情者”变为好朋友了。原来三闾大学的邀请是辛楣的杰作。这一章中,三闾大学的三个新同事首次登场,他们是——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三个新人物的出现,也为下文的展开新的故事篇章。第五章讲述的是鸿渐和辛楣等一行5人去三闾大学的旅程。这一个章节描述最引人入胜。将5个人的个性描写的很是详细。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经过这次旅行后,辛楣给鸿渐一个坦白的评价:“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第六章讲述的是在三闾大学,高松年将5个人分别安排妥当。高松年本是请李梅亭来当中国文学系的主任的,不想被汪次长的伯父汪处厚站了先机,只得先委屈李梅亭,聘其为中国文学系的教授;后请其做代理训导长。方鸿渐也由政治系的教授改聘为不属于任何学院的副教授,辛楣被聘为政治系的教授,顾尔谦被聘为历史系的副教授,孙柔嘉被聘为外国语文系助教。第七章讲述的是汪太太给鸿渐和辛楣做媒而引出的……汪太太把范小姐做给赵辛楣,把刘小姐做给方鸿渐。可惜辛楣对范小姐毫无感觉,到是很欣赏汪太太,觉得汪太太跟苏文纨有些许相似。终因与汪太太的约会,被汪处厚和高松年发现,而不得不半夜出逃。辛楣走后,因为别人的闲话和孙柔嘉的伎俩,鸿渐如在云中,失去自主,身心疲倦、没精神对付,随口答应了与孙柔嘉的订婚。后因辛楣留下来的一本《共产主义论》被高校长认为思想有问题,而被停聘。第八章讲述的是方鸿渐和孙柔嘉离开三闾大学,从湖南—桂林—香港—上海的回乡旅途。在香港与辛楣重逢后,蒙辛楣提醒,在香港,鸿渐和柔嘉完婚。辛楣说,孙小姐这人很深心,这一次是煞费苦心。鸿渐的意识底一个朦胧睡熟的思想也被惊醒。自己对柔嘉也不过是彼此不够讨厌而已,可能为了唐晓芙,情感都消耗完了。其实这为以后两人分手埋下了伏笔。旅途中孙柔嘉的利害、心计、主见也表现的一览无余。第九章讲述的是鸿渐夫妇回到上海,最终分道扬镳。鸿渐在辛楣的推荐下,在华美新闻社谋得一资料室主任;孙柔嘉在她姑妈任职的大纱厂,找到一人事部门职位。两人虽然工作安定了,但因为生活琐事、志向不同及柔嘉姑妈和用人的挑唆,常常吵架。最终言语及行为伤人太深,鸿渐在孙柔嘉及其亲属面前,脸面全无,分开也就成为了必然之路。钱钟书还善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夸饰以不可能为可能,比喻以不同类为同类。出奇制胜,精巧独特。如对沈太太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园壳行车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液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读之令人忍俊不禁、厌恶之极。钱钟书知识渊博,他常常用中西方文化打比喻,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把喻体和本体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围城》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如作者把方鸿渐与苏文纨的情谊喻为数学上的“两条平行的直线”;鲍小姐的“赤身露体”喻为哲学上的“真理”。对主动的苏文纫与被动的方鸿渐的被吻,他不用我们说的蜻蜓点水那样抽象,他说:“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这轻轻一吻,作者用了一个民俗方面和两个宗教方面的知识,说明范围很小,力量很轻,迫于无奈,不得不吻,表达“近而远之”的亲近,传达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微妙心态,非常形象。典喻的大量使用是《围城》比喻知识性的突出体现。作者使用了许多的中外典故,信手拈来,皆成文章,造成语言的活泼典雅而又意蕴深长。因此典故本身就具有特殊的含义,因此,即使是简单的明喻,也给读者以两次投影,在读懂字面意思的同时领会更深一层的含义;至于作者精心设计的典故隐喻,则更使读者回味无穷。
本文标题:围城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6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