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自然之道》板书设计说明--李颖
《自然之道》板书设计说明北京雷锋小学李颖板书是教师一节课教学思路的浓缩展现,好的板书能够起到为学生理清学习思路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没一节课的板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北京版语文教材第八册中有一篇课文是《自然之道》,这是一篇富涵哲理的文章,可以这样讲:在讲这节课之前,我还没有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思路,却已经在构思这课书的板书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觉得板书在讲课过程之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看板书就明白这课书的写作目的,从而达到老师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具体说来,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在课的开始我没有写文章的题目,而准备放在文章讲完后再出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心,强化“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个道理。我在讲解课文时,紧紧围绕向导以及我和同伴的反应这条情线,通过对人物前后行为、心情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个道理。于是,在上课开始我就向学生提问: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位主人公?这也是在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向导、我和同伴”。我将文章内容分为“抱走幼龟前和抱走幼龟后”两部分,在理解“抱走幼龟前”这部分时,学生体会到我和同伴的心情是“紧张而焦急”的,而向导却是“若无其事”,教师就将学生的体会板书出来,之后,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人物感情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都十分赞同“我和同伴”的感受,而对向导的冷淡表示非常不理解。这时,老师也不强调学生到底应该怎样想。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表现出人物的心情;在理解“抱走幼龟后”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也和我和同伴的心情是一样的:懊悔,而此时他们对向导发出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幼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将“懊悔、发出悲叹”板书出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出“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这时,教师补充写上课题——自然之道,再在板书的最下面写出“遵循”二字,最后用一个箭头将二者联系上。这节课,学生通过板书既达到了梳理思路的目的,同时还有效地强化了文章的中心。我认为,板书切忌“多”,因为板书一多,学生就会感到眼花缭乱,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样,板书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板书不能多,并不意味着就要“少”,板书少了,学生同样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一样也达不到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在这里,我想告诉老师们:精心设计一节课固然主要,但一定不要忽视对板书的设计。附:自然之道我和同伴向导紧张、焦急若无其事懊悔发出悲叹遵循
本文标题:《自然之道》板书设计说明--李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9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