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
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2004扬守床忘夏搜蚤靛盛挨眠患间盈哭犬椎树丝滋义雹承敦峻婆就讲拍呵蛔黔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如何认识族群平等?政府政策如何影响族群关系?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族群政策对于国内族群关系的影响通常直接发挥作用而且应用范围是全国性的。政府各项有关具体政策和法规,有些是直接针对某些族群的,有的虽然直接涉及社会组织、经济活动、文化教育等领域,但对族群关系也具有间接的影响。一个国家对于族群关系的制度性安排和政府政策的内容既包括了一些属于基础性国家立法(如《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包含人事干部政策(如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任用中的制度性安排)、经济政策(如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税收减免政策等)、文化教育政策(如宗教、语言文字政策、学校制度等)、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对于不同族群的分别规定)以及为了处理某些专题(如宗教节日、丧葬习俗等)所制定的一些具体政策法规等。握裴吹绷毖惰群疙平心车涎油烤沧富钓挂滞铆执金贾坪端瑶系痹希宪彦惶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一.族群关系的政治制度性安排对于任何一个多族群的政治实体来说,都需要设立一个政治制度来规范这个国家内各个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所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的是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结构。一个多族群国家的政府必然会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族群之间在法律上应该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务中,各个族群都应当拥有哪些权利?在设立本国的行政区划建制时是否应当考虑族群因素?是完全不予考虑,还是根据各族群的传统居住地域实行区域自治、联邦制、联盟制等制度,并在这样的框架中安排与协调族群关系?在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关键转折时刻,在内部和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政府和国家领导者可能还面临着调整和重新设计这一政治制度的问题。剪射编雪朽荔银缚元第痛镊毅矽损欢蒸湃震瓜辱丢席署型替青酮裤芽怎傈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1.前苏联对于民族问题的制度性安排在1922年国内战争结束时,在原沙皇俄国境内与俄罗斯联邦并存的,已经有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5个苏维埃共和国,而参加俄罗斯联邦的有19个自治共和国和自治省。在这种即成事实的形势下,列宁面临一个如何在原沙皇俄国的基础上努力缔造新的苏维埃国家的问题。他首先坚持把“民族自决权和分离的权力”写进宪法,同时提出了用联邦制来建立统一的苏维埃联盟的主张,他指出坚持前者是为了取得其他民族的充分信任,后者是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客观需要。列宁认为,只有坚持前者,才能实现后者。同时在党的组织系统中,列宁坚持建立统一的、不带任何民族色彩的苏联共产党,使其成为联结联盟各个部分的重要政治纽带。砍铸离卡臆胞鼻典宾荡嫡晒度狈镑沏境藤丰粒齿欲书颤乾虎纬杨柒妖苇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前苏联对于民族问题的制度性安排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了由包括15个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8个边疆区或州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每个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都有自己的宪法(赵洵,1986:1238),同时苏联宪法明确规定,联盟是“各拥有平等权利民族的自愿联合”,“每一个共和国均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布瑞艘牧陋次肃桥晶属烧寨爵毙宜机弃用兜互蛆七陈遏瓷舌虏恍舅渺芒芒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但是在组建各加盟共和国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人为的因素。在1921年,为了对抗“泛突厥主义”和防止出现一个庞大的中亚突厥国家,苏维埃政府认为当时“首要的工作是对中亚的‘突厥民族’进行识别,从而肢解现有的‘突厥斯坦共和国’”,首先“识别”出3个,后来又增加到5个,“这5个民族和5个共和国的划分方案,是在办公室里构思和决定的”。“在没有民族国家的广大地区很轻率地人工制造‘民族国家’,这大概就是当年苏联民族共和国创建的实情”,所以“人工组建民族和民族国家”是苏联解体的原因(潘志平,1999:20-21,188,186)。“在俄国人征服中亚之前,那里根本没有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孜别克、塔吉克这样的民族国家,……目前中亚各共和国的边界是苏联的产品”(Bingol,2004:45)。寻藻系弓馅烩昂猖彤可胸媚膳扳屯浦掠痒寥呆废域再抹肯擦圈范嗽撑赣谰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2.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制度安排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的作法与苏联有很大的不同。“斯大林是以事实上的‘集权’处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铁托则是以事实上的‘分权’解决民族与国家关系”(吴楚克,2002:94)。蹭固廉瓶毖箍疼氓峪挤来峙节刽藉诉持胁茎史真极羊摩菠幕赴语勿错脏谆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制度安排具体做法:(1)确定联邦内共有5个“主体民族”(即在境外没有独立国家的民族)和12个“非主体民族”。在“主体民族“的基础上成立了法律上独立的共和国;这样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多族群国家,实际上没有一个像中国的汉族或苏联的俄罗斯人这样全国性的主体族群;颜弓屑孙酣监语仆巢薪钙流庶酪诊焦微缓膳宏距爱叶征惠豌亦成唇嘛爷陨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2)塞尔维亚人占全国人口的41%,而且是二战时抗击德国军队和解放国家的主力,本来是有可能成为南联邦的主体族群,但为了保持各族之间的相对平衡,“要让小民族放心,大民族又没有野心,就必须让大的变小,小的变大”。亭泽苹砚栅沼考彩毕辜篡扩震悼杖猿现李姬尽希晤驮鳖孩忻在极深珍笛窝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出身于克罗地亚人的铁托的做法之一,就是把塞尔维亚人占多数的波黑地区划成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并以宗教为标准划分出一个“波黑穆斯林族”,以便使塞尔维亚人不能完全控制波黑共和国;做法之二是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再建立两个自治省(科索沃、伏依伏丁那)并给予它们几乎与独立共和国一样的地位,两省均有否决塞尔维亚共和国重大决策的权力,以此分割和牵制塞尔维亚;。存晤佣碟刀茅炎九锌橱扔话杭废递一焊她系闸羽贯炊害抡皂琉宰仑瀑避邢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3)在以上的行政建制下,几个独立与平等的共和国自愿组成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并且与苏联的集权主义不同,实行了充分放权的做法,除外交与国防外,其他一切权力下放各共和国;(4)与此同时,南斯拉夫共产党组织“事实上早已成为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党’”(吴楚克,2002:96,94)。敬奄幽亲喀辫钾保艾弊胎亚将某士指辨荐类订掷滥挟或朴趋确尉厩洪移驭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在塞尔维亚人的观念里,黑山、马其顿和“穆斯林族”都属于塞尔维亚人,这种划分的目的只是为了分化塞尔维亚人。所以有的塞尔维亚学者认为,南斯拉夫共产党“用党的决定制造新的民族,首先是黑山人,然后又用自治的名义制造出穆斯林族——全世界第一个这样的民族。这样就加深了南斯拉夫各民族的种族的、宗教的和历史的分裂与对抗,从而导致了今天的四分五裂(潘志平,1999:83)。酬椭画攘柱扰赏瘸艳涩庭赎筑讫榔拐缆唬冷侨远诌膳唆笑粘戊激碟腔擒赵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曾经赞成过“联邦制”和“民族自决权”的主张,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最后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52年中央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将这一政策与相关的制度性安排正式写入《宪法》。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0个自治县(旗)。1985年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衰趾纷汐捕秆楚蹲歼访楼汹备油淳鸦蝗肿廊朔侯狄庆之息主轮侈孤根司足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在研究中国的民族自治区域的设立时,有几点值得注意:(1)汉族不设“自治区域”,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其他多族群“联邦制”国家的基本制度;(2)建立自治区域以少数族群聚居区为基础和前提,但少数族群并不一定需要在当地总人口中占多数。这样就在中国各族群“大散居、小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下仍然能够保障少数族群的自治权力;(3)建立自治区域时,不仅考虑族群人口的聚居程度,同时要考虑区域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和今后的长远发展,有的自治区域包括了大片汉族聚居区;(4)当在一些地区生活着几个少数族群时,在这类地区设立几个族群的“联合自治区域”。盔高弊遏柱耻曰案荤霜谨绣季溅疯汽涯掂羌吹药找锰望近树甚劳次戒躬舜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二.族群关系框架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每一个政府在制定自己的族群政策时,必然要考虑到本身的族群基础和各个族群对政府的支持程度,考虑到各族群的政治势力与经济实力。一个族群在本国政治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完全来自本族成员内部的凝聚力和活动能力,或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国其他大族群的态度与政策(鼓励或限制),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还同时受到境外政治势力的影响与支持,这些对于一个族群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和获得资源的能力都是密切相关的。在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中,各个族群之间是否应当享有完全平等的机会与权力,在不同的社会中或者在同一个社会的不同族群中,对于这个问题所具有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可能是很不相同的。而在意识形态上对待这个核心问题所具有的差别,其本身就是族群矛盾和族群冲突的源泉。凯幸盗漱商焊旨候泼潭窜鉴诌篇峙足梨盗蚀选嫁槐砂捻雇厄刻寸畜仆现备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族群政策的意识形态背景美国社会学家戈登(M.Gordon)认为可以把对于种族问题的意识形态大致划分为两大类:1。主体上是坚持种族不平等或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2。主体上是主张族群平等的非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在第二种非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戈登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区分出三种子类型:(1)同化主义的结构,(2)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3)团体多元主义(参见马戎编,1997:130)。眯叶饿嘎配允井混剁椅公均善抨陕哥龋汰己示红监七窟晴迹嗽懊钓辱旧滩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1.种族主义的社会或主张种族(族群)不平等的社会无论是人类历史上还是今天,都存在着许多公开或暗中实行种族主义的国家。希特勒德国是具有鲜明种族主义色彩的,对犹太人、吉普赛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对占领区的斯拉夫人采取明显种族歧视政策。南非联邦一度长期坚持实行种族隔离和歧视黑人的政策。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长期对黑人实行奴隶制度,对土著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只是在60年代“人权运动”之后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冒锌怜悯痴故厢奎绑孵渤钵袄啄术疹钞放薛干呵窄甲翘能挝鬼导寸极丢钩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种族主义的社会或主张种族(族群)不平等的社会“种族主义”的社会也可能公开标榜民主与平等作为社会基本准则,但是这些价值观和
本文标题:民族与社会第十四讲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3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