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减弱,脏器功能和组织结构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和紊乱,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影响许多药品选用、剂量大小、和用药的频率,给老年病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指导老人合理用药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一.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1.药物吸收①老年时胃粘膜逐渐萎缩,胃酸分泌减少,PH增高,70岁的老年人胃酸可减少20-25%;②胃肠道血流量65岁约减少40%,因此减少和推迟药物的吸收;③胃肠道蠕动减少,排空速度变慢,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可能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④胃肠道吸收表面面积和吸收细胞减少,致其功能降低;⑤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率增加,导致细菌在小肠繁殖,引起葡萄糖、B族维生素、铁及钙在老年人吸收减少,这是老年人吸收障碍,造成铁、钙、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2.药物代谢①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老年时肝重量减轻,成年人(20-40岁)肝重约1200克,老年人(71岁)以上平均肝重仅约741克;②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③肝血流量在60-80岁减少40-45%;④老年人特别是营养不良时肝合成蛋白的能力减少,易出现低蛋白血症,结果可使血中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多,血药浓度增高。因此老年人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哌替啶、吗啡、保泰松、地西泮、氯丙嗪、洋地黄毒苷、水杨酸盐等,尤其是同用几种药物时由于竟争性结合,导致药物血浆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而出现更多的副作用;⑤吸烟、饮酒、疾病、临床用药、饮食等诸多因素均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⑥选用某些需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更需考虑上述特点,例如可的松在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而发挥作用,应尽可能应用氢化可的松而不用可的松。老年人代谢茶碱的功能比青年人低35%,阿普唑仑、利多卡因、甲磺丁脲等的代谢率亦随增龄而明显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作用。红霉素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合用,可升高他汀类血药浓度,增加肌病的危险性。因此老年人应用经肝脏代谢,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应减少剂量,通常是青年人1/2—1/3.3.药物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增龄使肾组织出现玻璃样变、动脉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等形态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降低,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体内消除缓慢,血浆半衰期延长,使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副作用。例如地高辛、别嘌呤醇、利多卡因、地西泮、苄青霉素、氨基糖甙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乙胺丁醇等。二.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首先应对老人所患疾病分析轻重缓急,权衡利弊关系,能不用药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改善来治愈。如高脂血症患者,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而不是马上服药。对于诊断明确、必须用药的老人,选用的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的药物,即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而且剂量要小,种类少,最好不超过3-4种,有相同作用或相同副作用的药物避免合用。常见的副作用例如:1.镇定药、抗抑郁药、血管扩张药、降压药和利尿药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反应;2.利血平可引起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抑郁,甚至因此而自杀,大剂量可引起震颤麻痹。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包括: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平(北京降压0号)、降压灵等。3.青霉素由肾小管分泌排泄,老年人分泌功能衰退,排泄减慢,易出现中枢神经的毒性反应,可诱发癫痫及昏迷;4.铁制剂可因胃酸分泌减少致吸收量不足,疗效差。宜同服稀盐酸、维生素C或增加剂量;5.吩噻嗪类永久性震颤性麻痹在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尽可能避免长期应用。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降压灵等复方制剂均含少量噻嗪类。三.选择合适剂型与剂量根据老年人多病共存、用药种类较多、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原则上种类少、剂量小、易口服。1.使用最低有效量,一般推荐使用成人量的1/2或1/3作为起始量;2.老人在同一时间内用六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7%,即种类越多,发生副作用的机会就越大,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特别是患慢性器质性疾病的老年人用药种类应尽量减少,应控制在3-4种,最好不要超过5-6种。3.老人吞咽片剂或胶囊有困难,多选用液体剂型或冲剂、口服液,必要时改为注射给药,老人用缓释剂型应慎重,因为老人胃肠功能减低,影响药物的吸收,或因胃排空变慢、肠蠕动减弱可使药物释放时间延长,吸收量增加,而使药物浓度增大产生不良反应。四.按医嘱规定用药由于部分老人孤独的生活,缺乏关爱与护理;文化水平的差异对遗嘱理解不同;患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记忆力、理解力、听力、视力均减退,妄服、误服不按规定服;或因经济条件不同,承受药物费用的能力有限导致部分病人不能按医嘱规定合理用药。因此家人或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担负起监护老年人用药的责任,把每次所服药物分包,把每日3次或2次、一次的药物用不同的颜色分包,并放在不同的位置,以免忘服或多服。对待生活不能自理、精神障碍、长期卧床的老人把药物放在老人接触不到的位置,以防误服或出现意外。五.减少使用保健品,合理应用中药老年人少部分疾病需要短期药物治疗,大部分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造成了老人用药品种多的不利一面。为了减少用药,医生对一部分疾病采取非药物治疗,既降低副作用的发生,又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合格的保健品可用于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但本人不主张给一位高龄、多病的老人再服保健品,很难想象会带来什么结果。在我国中药和西药可同时用于治疗疾病,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影响治疗效果,亦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麻黄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等可拮抗利血平、复方降压片、优降宁等降压药的降压作用,甚至使血压升高。麻黄与洋地黄类合用使强心苷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增强;蟾酥与地高辛合用易致其中毒;鹿茸、甘草与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减弱其降血糖作用;大黄因含鞣质可与抗生素、钙剂、铁剂、强心苷等生成沉淀,影响疗效;神曲可减弱磺胺类的抗菌作用。因此老年慢性病人应尽可能减少用药种类,医生更应了解中药和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正确指导老人合理用药。六.加强用药监测对长期服用药物的老年人来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血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甚至包括对长期服用地高辛、氨茶碱的老年人要做药物浓度测定。七.不提倡自购、自服药物或保健品防止进入盲目、不科学的预防和保健的误区。看广告、看药品说明书自己用药治病对老年人极为不利。现在许多广告内容简单,很不规范,掺杂着一些虚假成分,有意提高疗效,夸大适用范围和有效率,对药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描述的很少,甚至有意回避。还有的病人医药卫生知识非常缺乏,仅凭亲朋好友介绍及道听途说,似懂非懂的擅自用药。更可怕的是一些未正式上市,没有经过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或过期药品另行包装,通过非法手段出售给老年人长期服用。对这些问题社会应加强监管,家庭、子女合理劝导,医务人员更应进行健康教育,争取还老人一个愉快的心情,健康的身体。
本文标题:老年人用药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5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