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案例(一)胡佛总统与克林顿总统谁赚得多1.案例名称:胡佛总统与克林顿总统谁赚得多2.案例适用:宏观经济指标3.运用知识点:物价指数4.案例内容:193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的年薪是7.5万美元。1995年,克林顿总统的年薪是20万美元。他们谁赚得多呢?如果仅仅从货币量来看,美国总统的工资当然增加了。但我们知道,在比较收入时,重要的不是货币量多少,而是这些货币能买到多少东西。货币量衡量的是名义工资,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是实际工资。我们比较胡佛与克林顿的工资时,应该比较实际工作,而不是名义工资。当名义工资既定时,实际工资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即名义工资除以物价水平作为实际工资,衡量物价水平的是物价指数。要比较不同年份胡佛和克林顿的工资,首先要知道这一物价水平的变动。根据实际资料,以1992年为基年,这一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则1931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8.7,199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7.6.换言之,在这一时期物价水平上升了14.2倍(107.6÷8.7)。我们可以根据物价指数来分别计算以1992年为基年的胡佛与克林顿的工资。1931年胡佛的工资=1931年的名义工资×(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1931年消费物价指数)=7.5万美元×(107.6/8.7)=92.7586万美元.同样,可以按1931年美元的购买力计算1995年克林顿的工资:1931年克林顿的工资=1995年的名义工资×(1931年消费物价指数/1995年消费物价指数)=20万美元×(8.7/107.6)=1.617万美元.这就是说,胡佛的实际工资是克林顿的4.6倍,克林顿的工资仅仅是胡佛的21%。尽管在小布什时工资增加到40万美元,但按实际工资仍然不敌胡佛的工资。这近70年美国总统的实际工资水平大大下降了。5.案例讨论: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如何考虑物价指数的影响?案例(二)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1.案例名称: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2.案例适用:消费函数理论3.运用知识点:边际消费倾向4.案例内容: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掰两半花。但在今天的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是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首先看收入。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其次看制度。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覆盖面广且水平高。失业有失业津贴,养老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从而人们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例如,如果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8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2,其余80%的人占有2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7,这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0.2+0.2×0.7=0.16+0.14=0.30如果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4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2,其余80%的人占有6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7。这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0.2+0.6×0.7=0.08+0.42=0.50后一个社会比前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等,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5.案例讨论:边际消费倾向受哪些因素影响?案例(三)刺激经济:消费还是投资1.案例名称:刺激经济:消费还是投资2.案例适用:总需求决定原理3.运用知识点:总需求的构成4.案例内容:短期总需求分析尽管有其不现实的假设条件(总供给不变等),但对我们认识宏观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稳定仍然是有意义的.应该承认,总需求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的确有重要影响。我国政府今年来一直重视增加内需已说明需求成为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何增加内需呢?我们知道,就内需而言,如果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是消费和投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定性,它告诉我们,要刺激消费是困难的。前些年我们8次降息,但对内需的拉动有限,居民储蓄一直在增加,已经突破10万亿,这说明拉动消费并不容易。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第一,我们要区分投资与消费的差别。例如,我们一直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消费,这是一个误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居民住房是一种投资,要用刺激投资的办法拉动这项投资。应该说,在我国人口多,居住条件仍然比较差的情况下,在未来几十年中,住房仍然是投资的确热点,只要政策得当,住房可以增加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第二,在我国经济中,私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投资中的企业固定投资应该是以私人企业投资为主。这就要为私人企业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5.案例讨论:你认为还有哪些措施刺激经济增长。案例(四)中国人应该花钱还是存钱1.案例名称:中国人应该花钱还是存钱2.案例适用:消费与储蓄理论3.运用知识点:总需求的决定4.案例内容: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所谓勤俭持家的说法。有人说:“大富靠天,小富靠俭。”这种勤俭就是美德的说法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存在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储蓄是为了“积谷防荒”,为了家人有一个安稳的日子,节俭作为美德是有其道理的。但是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勤俭,这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并非好事。当少数家庭减少消费对经济影响比较小;但是大家如果都不消费,经济体的总需求减少,厂商产品无法销售出去,经济体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那么,中国人应该多花钱还是多存钱?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来看,回答是“要看什么情形”。在高失业率和生产能力过剩时期,即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刺激总需求、鼓励人们消费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当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时期,即总供给等于甚至是小于总需求时,一味地增加总需求将导致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另外,在长期中,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资本的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来自储蓄,所以这种情况下,勤俭节约对经济是有利的。5.案例讨论:你认为中国应该靠消费还是储蓄推动经济增长?案例(五)中日差距的警示1.案例名称:中日差距的警示2.案例适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运用知识点:国内生产总值4.案例内容:《日本经济新闻》2002年1月13日在一篇报道中,通过对一系列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尽管经过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的日本。报道指出,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55美元,只相当于日本1964年的水准;中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9.2%,接近日本1960年38.8%的水平;因家电产品迅速普及而急速增长的人均年间电力消费量与1960年日本的消费量接近;反映营养状况和医疗水准的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分别与日本1965年、1960年的统计相一致。2000年,中国的GDP为日本的1/4,人均GDP只及日本的1/44,个人金融资产只相当于日本的1/7,人均电力消费仅为日本的1/6。即便是在高层大厦林立的上海,人均GDP也只超过4000美元,这仅仅相当于日本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水平。对历史熟悉的人都知道,二战后被炸成一片焦土的日本的人均GDP与刚解放时的中国大致相等,但55年后的今天,中日之间的差距正如《日本经济新闻》所报道的那样,中国的人均GDP只及日本的1/44。据统计,战后日本经济高速与稳定增长时期,其年均经济增长率1955—1970年15年间为9.6%,1970—1990年20年间平均为4.2%,实现长达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其中,1955年至1970年的15年间,其实际经济总量增长了约4倍,GDP总量从1958年仅相当于美国的7%、英国的51%、联邦德国的60%、法国的70%,到1966年追上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人均GDP实现了从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转变。如在其经济起飞之初的1955年,人均GDP仅268美元,1970年即达到2341美元,1973年接近3000美元,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仅花了不到20年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随着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人口增长率的趋缓,加上日元汇率的大幅升值,这20年间人均GDP上升了10倍以上,1987年首次超过美国,到1990年达2.54万美元,跻身于高收入国家前列。如果觉得这样的比较不具有可比性的话,那么可以换一种比较的方法,就是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快速发展与日本1955—1973年近2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来进行比较,那时的日本人均GDP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的人均GDP基本相等,但经过18年的发展,日本的人均GDP已达到了4000多美元,而中国从1978—2003年,虽然经历长达25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呈二位数),但人均GDP才刚刚达到1000美元。为什么呢?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高速发展,是货真价实的发展,日本人的付出和他们的所得是均衡的。中国的高速发展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中国人的付出与中国人的所得之间是严重失衡的。中国人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结果他们并没有得到这些财富,那么这些财富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一种观点论为,中国人创造的财富跑到了外国人的口袋里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原因很简单,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是在靠出卖自己劳动力在替别人打工!因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资金和技术,没有培育出自己有效的消费市场。中国是靠引进别人的资金与技术(外资),靠别人的市场(外贸)来发展经济的。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例子是芭比娃娃。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芭比娃娃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在美国市场上一个芭比娃娃的价格是10美元,但她的FOB到岸价格却只有2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公司是以2个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提供这个商品的。但这2美元并不是全部获利,因为其中的1美元是营销费和运输费,必须扣除,在剩下的1美元中,依旧有0.65美元是用于支付来料的费用,扣除后剩下的最后0.35美元才是中国企业的所得(包括企业的其他成本开支以及工人的工资和企业主的利润等)。即一件商品的价值中,中国人只拿到其中的3.5%!另一个例子是耐克运动鞋。前任总理朱镕基一次在接待一位耐克鞋的台湾代理商时问他在中国的企业办得怎么样,该代理商说,耐克鞋的70%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朱总理问,一双鞋在美国能卖到多少价钱,代理商说大约是160美元一双。总理又问,那么我们中国能从每双鞋中赚取多少钱呢?代理商说,大约只有3~4美元吧。当朱总理得知实情后,气得连饭都没有吃。够了!西方跨国资本就是这样公开地榨取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血汗的。但奇怪的是,对资本的肆无忌惮的扩张和榨取,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毫无愠色和怨言,相反却表现出一种出奇的温和与顺从,而且它们还依然无比热情地展开双臂热烈地拥抱着资本,敞开自己的大门迎接着资本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在发展中国家享受到这样的一种得天独厚的特殊礼遇,资本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能极短的时间内从发展中国家的“慷慨与大度”中敛聚到大量的财富。资本的增殖效应在今天是空前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富人群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在短时间内成倍而迅速地膨胀起来,世界上的贫富差距也从没有像今天这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6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