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07临沧市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6日临沧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市长刘明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十一五”开局成绩显著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全市各族人民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国民经济承续了“十五”后期的发展势头,完成和超额完成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发展水平。实现生产总值114.2亿元,增长12.2%,突破了10%的计划目标;三次产业比重由37:31:32调整为36:33:31;实现财政收入9.17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116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1488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1亿元,增长15.6%;非公经济增加值35.9亿元,增长18.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5亿元,增长22.4%;各项贷款余额92.3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9亿元,增长12.2%;外贸进出口总额3.6亿元,增长5.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1‰。(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农业总产值61.1亿元,增长12.2%。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72.5万吨,增长1.8%;肉类产量9.9万吨,增长6.8%;甘蔗产量406万吨,增长21%;茶叶产量3.5万吨,增长23.5%;核桃产量2万吨,增长55.4%;橡胶产量1.6万吨,增长17.3%。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第一批实施的100个“三村”建设示范点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第二批100个点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点的各项规划,对3000多户农户民居房实施了改扩建。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达3.9亿元,其中农民投入占70%左右。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产业初具规模,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是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加大。糖、茶、橡胶等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发展,全市蔗园总面积107万亩;茶园总面积94.6万亩;橡胶总面积44万亩。全市大种泡核桃,目前已完成种植94万亩;烤烟、木瓜、木薯、蚕桑的基地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二是“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6户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户企业被列入省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全市列入省农业产业化扶持的龙头企业已达17户。三是以蔗糖、茶叶、酒饮料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不断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2万亩高稳产田,5万亩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26万亩。全市8县(区)均列入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建成沼气池2万口,累计建成农村沼气化村63个,农村改灶2000户,200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重点整治,农村清洁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增长8.3%。及时足额兑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国家政策性补助资金2423.5万元,退耕还林、计划生育奖优免补等政策深入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142元,是近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三)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完成工业总产值49.8亿元,增长16.1%;完成增加值25.6亿元,增长16.2%。全市首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工业企业上交税金已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5%,列入考核的9种工业产品产量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增长25%。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8%。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从筹建阶段向建设发展阶段的顺利过渡。征地、道路建设等完成投资8157万元;开工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在园区注册的企业达32家,注册资金4.1亿元;园区实现经贸总收入2.5亿元,财政总收入570万元。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续建项目26个,年内完成投资6.8亿元。澜沧江啤酒集团生绿茶建设、滇红茶叶公司精制茶改造等14个技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5亿元,增长35.4%;实现利税总额10.8亿元,增长47.6%;实现利润总额6.49亿元,增长63.9%;全部工业累计完成上交税金5.02亿元,增长19.3%。(四)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城市建设实施项目139个,完成投资8.52亿元,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城镇道路、供排水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及绿化等功能配套得到较大改善,城镇化水平提高1.23个百分点,达26.4%。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5.3亿元。以祥临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列入2006年建设的16个农村客运站已完成10个。全市通公路里程达1.35万公里。水利水电建设完成总投资5.38亿元,其中:小水电完成投资3.4亿元;刘家箐水库、四楞坝水库、南等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投资9027万元;农水项目完成投资1.08亿元。新增灌溉面积2.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8.2万亩,全市水利化程度达25%。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全市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58项,实际到位资金19.5亿元,增长25.9%;亚洲电力水电有限公司、润达水电有限公司落户临沧,实际利用外资项目达4项,利用外资503万美元,增长89.1%,创下历史新高。水电、矿业、蔗渣浆纸项目、市一中异地新建等一批项目全面展开。金融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突出了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为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临翔区供水工程、双江回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8个项目争取贷款1.7亿元,区外银行信贷投入明显增加。(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实现了较快发展。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6万多平方米,新增校舍2.5万平方米,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综合初中建设取得新成绩,耿马县通过省政府“两基”普九验收。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飞跃,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教育学院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筹建工作圆满完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市妇幼保健院、县区综合医院传染病区等建设,扩建和改建乡镇卫生院32个,新建合格村卫生室54个,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得到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所加强。文化旅游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第三届中国沧源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各种活动,佤文化品牌得到提升,茶叶产业科技创新、文化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成效显著。茶文化、佤文化与旅游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临沧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佤族的木鼓舞、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等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两馆一站”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老龄、残疾人事业、红十字会等工作不断加强,计生、科技、体育、档案、人防、气象、邮政通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修志、文史等各项事业有新进步,统计、审计、保险、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农业普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六)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条主线,强化宣传,强化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执法,环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公众参与环保和环境维护意识明显提高,“生态立市”的意识正深入人心。生态建设效益明显。产业发展坚持走林果、林草、林茶等模式,使我市逐步步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道路。全市共造林120.5万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338公里;实施退耕还林7.5万亩。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坚持抓好公益林和以澜沧江流域为主的防护林建设,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6.6%,生态环境总体水平保持良好。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争取国家和省级环保资金1528万元,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等8项工程全面展开,183个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制度,列入云南省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第二批)的6家企业完成了达标排放任务;对28户违法排污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理,对16件污染事项进行了挂牌督办,对49个建成未申请环保验收的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基本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公顷,南汀河等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七)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展开。深化了农村税费、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地方电力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供销社改革和改制面已达95%。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多层次、多形式流通服务网络。全市共发展“两社一会”389个;筹资3000多万元建成20个农村集贸市场。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成了一批配送中心、乡级农家店、村级农家店,巩固了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主导地位。二是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大中专教育资源整合不断推进。233所改革学校全面推行了校长公选制、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市、县(区)政府及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初步形成了“两线四级”管理模式。全市首次设置135名乡级督学。三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已改制企业进行跟踪问效和回访调查工作。加强督促未完成改制的企业深化改革。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对制糖、运输、橡胶等行业进行了整合,逐步实现了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认真做好政策性破产企业的协调指导工作,推进社会保障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四是云县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试点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五是以云县、凤庆、临翔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参合人数达88.9万人,参合率达90%,共有36.7万人享受到了2621万元的医药费减免补助。(八)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启动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待遇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基金征缴和管理得到强化,扶持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落实,重视农民工问题,广大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落实扶贫资金1.76亿元,实施扶贫重点村210个,茅草房改造1.39万户,易地搬迁1500人。争取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资金4242万元,发放小额信款资金1.1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实现收入2.9亿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4.3万人实现脱贫。移民工作进展顺利。漫湾水电站云县库区移民二次搬迁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大朝山水电站云县库区移民遗留问题解决方案通过论证,工程设计展开;小湾水电站凤庆库区移民安置土地调整、居民点的交通、水利、教育等一批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漭街渡大桥恢复重建工程动工;糯扎渡水电站临沧库区移民安置点得到确认,安置区土地调整工作正式启动。全年完成各项移民投资1.72亿元。民政救济发挥积极作用。投入救灾救济资金1376万元,42万人次得到救济;发放低保金4023.9万元,五保供养水平得到提高,灾民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在5个县区开展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殡葬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启动了廉租住房建设,双拥优抚、社会福利等工作成效明显。土地、技术、劳动力、人才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市场物价、质量监管等专项整治积极展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规范。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接受民主监督。办复
本文标题:2007临沧市年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0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