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
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简论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沈洁摘要:作为平民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的晏阳初,提出了针对中国农村的四大教育思想,其中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的风潮,这场运动的主旨就是将目光聚焦在乡村。作为其中代表人物的晏阳初,他的乡村建设思想尤其是他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当时众多乡村建设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当然,无论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还是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是十分庞杂的,这里只想就其中的重要内容,即四大教育思想作一简单分析。一晏阳初看来,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民众的愚昧落后,也就是他所说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要解决这四大病象,就要进行四大教育,“所谓四大教育就是针对着多数民众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而设立。”1具体而言,就是:“(一)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功愚,这就需要——文艺教育。(二)因为中国人贫穷,所以要培养生产力来功穷,这就需要——生计教育。(三)因为中国人多病,所以要培养健康力来功弱,这就需要——卫生教育。(四)因为中国人散漫自私,所以要培养团结力来功私,这就需要——公民教育。”2明确了四大教育的针对问题,我们再来看这四大教育的具体方面:(一)文艺教育这又包括文字教育和艺术教育两方面。(1)文字教育2晏阳初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一切建设都需要力,也就是需要知识,人民如果没有知识,那么任何方案、计划和政策都只能见之于纸墨,而不能实现于民间。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尽管是多样的,但是最简单、最便利的方法就是读书,而读书就必须先认识文字。他说:“文字教育是培养知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就在文字的有无。”3他并且提出三个最低目标:①能使农民认识千余个基本汉字;②给他们输入这千余个汉字所代表的常识;③引起农民读书的兴趣。这其中又以第三个目标最为重要。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晏阳初是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的教育程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的,他认识到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才是振兴国家的根本,这不同于以往传统社会中精英层对于知识的垄断,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专业的观点。他说:“使人人觉悟读书识字是人类共有的权利,无论什么人都应享受。若是只是一小部分人读书,最大多数愚蠢,必然产生许多痛苦和羞耻的事。”4(2)艺术教育晏阳初的艺术教育包括图画、音乐、无线电和戏剧教育。从这些内容上来看,很显然,这是一种寓教育于娱乐的教育方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教育。在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中,晏阳初特别重视戏剧教育,他认为戏剧有很大的吸引力、感染力,能使人于娱乐之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并且可以打破文字的障碍,所以是最理想的教育方法之一。他并且提出改进戏剧以达到“戏剧教育化,教育戏剧化”。5(二)生计教育这是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的一种教育方式。晏阳初对此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训练农民生计上的现代知识和技术,以培增加生产;二是创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以使农民能真正享受增加生产的利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晏阳初是想用一些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经营手段来改变旧有的农村经济形式,这种教育是一种实用型的教育。晏阳初并且提出学习农业专门技术的人才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这些科3学家和学者,不仅要有“科学的头脑”,而且还应具有“农夫的身手”,要和农民打成一片,这样才能使自己他们自己的学问有实用价值。6(三)卫生教育这种教育是针对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状况而言的。当时的医院主要是集中在城市,而且收费昂贵,农民无法负担,因此农村的病死率很高。晏阳初提出两方面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创建医疗卫生制度,并且系统化;另一方面是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内外两方面来保障他所说的农民的“强健力”。(四)公民教育这是针对晏阳初所说的中国人“私”而言的。晏阳初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人”,而根本的根本又在“人与人”的问题。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农民的团结力、公共心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和政治道德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晏阳初提出了“公民”这个概念,并且把教育的主旨放在了“人”的教育上面,可以说这比过去传统的为政治而教育,甚至比建国之后的“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样的提法更为关注到教育的根本——教育说到底还是“人”的教育。当然,晏阳初不可能真正的脱离开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他的这种思想还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社会目的之上的。与此同时,晏阳初还提出了实施四大教育的两个原则:首先,“四大教育是连锁的,不是孤立的,要培养人民的知识力,就不能不培植其生产力、健康力和团结力,这四样东西是相依为命,不是单刀直入所能达到目的。”7其次,四大教育必须切合农民的生活实际。在这里,晏阳初实际上提出了教育本土化的问题。不可否认的,近代的教育,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上很多都是泊来品,中国自己的本土教育思想在当时由于政治、文化背景的反传统思潮而在很大程度上被抛弃了。晏阳初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的,他自幼入基督内地会所办的西学堂就读,后又留学美国,是耶鲁大学政治学学士和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他自认“体验到西方文化的真谛”,要以西方文明来改造中国社会。但他同时也强调要适应中国农村的具体国情,而不应该照搬西方的经验模式,他说:“若徒高谈外国的法门,照样画葫芦的去办,一定是有弊无利的。”8二4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不仅仅是存在理论范畴的思想,同时晏阳初还将它付诸实施了。这是通过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这三个相互连锁的步骤来完成的。从这三大步骤来看,晏阳初借鉴了西方现代教育尤其是科学实验室的作法。晏阳初说:“定县就成了我们的‘社会实验室’,在定县,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彻底地研究了平民遇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9“定县的实验,是在认识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研究及实验可能解决的方法,它是社会科学的实验室……整个的实验精神是这样一种精神,是绝对的科学的态度。”10这种科学的实验的方法无疑是受西方教育科学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就是全盘西化的,我们之前已经提到,晏阳初实际上还是主张教育要适应中国具体国情的。只是由于他自身的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厚,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也就比同时期的其他乡村建设思想来得较为现代和开放一点。他是希望通过借鉴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并结合中国国情来进行乡村教育。回顾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一些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仍然是有着借鉴作用的。晏阳初是主张普及教育的,他的四大教育思想就是在贴合农民实际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并且确实在当时是对农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当然了,我们今天谈到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时,不应当忘记这种教育思想是他的整个乡村建设思想的一部分,他所要真正实现的是通过乡村建设来达到“民族再造”,他认为:“农村运动,……它对于民族的衰老,要培养它的新生命;对于民族的堕落,要振拔它的新人格,对于民族的涣散,要促成它的新团结新组织。所以说中国的农村运动,担负着‘民族再造’的使命。”11这是一种社会改良的思想,是主张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采用和平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等等措施,复兴日趋衰弱的农村,以实现民族的振兴。这是当时包括晏阳初在内的乡村建设派的主旨思想。可以说,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十分理想的,但是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中,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只进行点滴的改良,而不图彻底的革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再造”的。这也正是当时无论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实践还是其他的乡村建设运动都最终失败的根源。但有一点又必须明确,那就是承认他们改良的性质并不是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这种思想以及实践,他们的这种“深入民间”的作5法,在当时还是十分有进步意义的,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的许多思想实践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借鉴作用。参考文献1晏阳初:《八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晏阳初文集》,第177—178页。2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晏阳初文集》,第223页。3晏阳初:《农村建设要义》,《晏阳初全集》(二),第38页。4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晏阳初全集》(一),第122页。5晏阳初:《农村建设要义》,《晏阳初全集》(二),第41—42页6晏阳初:《农村建设要义》,《晏阳初全集》(二),第42—43页7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晏阳初文集》,第223页。8晏阳初:《晏阳初全集》(一),第109—110页。9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中国的抗战及民族建设》,《晏阳初全集》(二),第184页。10晏阳初:《农民抗战与平教运动之溯源》,《晏阳初全集》(一),第533—537页。11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晏阳初文集》,第67页。
本文标题: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3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