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初中语文-《陋室铭》
陋室铭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2.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的语言特色。3.了解作者高尚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目标知识链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一》《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人物扫描【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记述生平、事迹、功德或警戒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短小、精悍、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德馨苔痕案牍鸿儒西蜀何陋调素琴xīntáidútiáoshǔhóngrúlòu字词积累朗读短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整体感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读出心声合作探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分组研讨,翻译课文2、结合文意,探究作者思想情感3、全文的主旨是哪句?说说它的含义和作用。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含义: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作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惟”字加强语气。作者是怎样引出陋室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室”“不在高”“不在深”“陋”“仙”“龙”“德”“名”“灵”“馨”品读鉴赏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陋室真的陋吗?分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景——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衬托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反对照,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类比,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又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1.此文仅仅是在写陋室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因为陋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托物言志写法探究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对偶拟人衬托反问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半年内连搬三次家,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背景简介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课文小结试着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描写身边的物,表达自己的志向。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例如: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学有所用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陋室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4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