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用自然辩证法的眼光看科学技术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1用自然辩证法的眼光看科学技术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1.概述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它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要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将科学技术置于社会大系统中。科技工作者要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培养。2.自然辩证法及科学技术观简介自然辩证法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考察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也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还包括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其学科内容主要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技术观(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科学技术方法论(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三部份组成。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内容:自然观,科技观和科技研究方法论。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A:为哲学提供理论根据。B:从具体科学当中汲取养料,丰富发展哲学。用自然辩证法的眼光看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2C:为哲学的具体运用,指导科学研究提供桥梁,充当中介对科技研究。A:将哲学的抽象理论具体化,为科技研究提供认识原则。B:启发人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C: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可以使还不成熟学科继续前进。D:自然辩证法还充当着逻辑分析工具的作用。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的看法。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具有下列特点: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表现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最终成果被理论化、系统化。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物化形成直接的生产力。作为知识体系,本身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国界、阶级性、民族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从全局上体现着社会文明、国家利益,联系着国家目标。技术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技术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利用、控制和改造。“两重属性”:自然属性,无论何时何地,技术的运用总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其中的根本要素是科学知识。社会属性,技术的利用总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社会需求的推动,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不仅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模式,还影响技术发展的风格和形式。科学与技术的比较:1.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2.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3.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概念、定律、论文等形式;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科学产品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可以商品化。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商业色彩。4.科学人才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好奇心、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等,是科学人才重要的个性素质。对于技术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有本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华东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3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创业精神、组织才能、市场竞争能力等,是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具性素质。5.科学研究的计划,一般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难以估测,也很难做出准确的科研日程和经费预算。但技术活动则不同,对其产品的生产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期限,以及方法步骤和成本预算等,均可事前做出较明确的计划规定。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科学技术中得到了解决。在这方面,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在哲学层次上,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人写一个答案,机器打印一个答案,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对应于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3.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3.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人类的历史还不到地球发展史的几十亿年的千分之一,而人类历史的99%以上的时间又是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创造自己的文明史只有五六千年,但是真正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上,并引起社会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还不到300年。而现代科学的建立并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则是近50年的事。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用自然辩证法的眼光看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4恩格斯详细地研究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转变中的作用,这方面他们有许多光辉的论述,例如: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火药把骑土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9世纪产生了以往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等等。近代以来,在两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历史时代:第一次是18世纪末的工业科学技术革命,在英国开始了世界史上的工业化过程,它把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推向工业社会。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的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开始了世界史上的信息化过程,它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推向知识社会。3.2中国的现代化3.2.1中国的现代化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是从工业化过程开始的,所谓现代化一般认为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当前正在进行的信息化过程并没有改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方向,只是现代化的任务与内容有所不同罢了。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并且,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价值观念不同,现代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任务也不同,因而在当代呈现出各种现代化理论。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总结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提出的。根据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科学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的情况,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中国现代化蓝图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现代化进程是上述这几个方面的互动过程,其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华东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53.2.2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门户,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此后经历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一百多年的曲折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提出了现代化的任务,当时主要是指工业化。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党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头等重要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1953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这不仅表现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工业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比重超过了农业、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为60年代至70年代“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20世纪70年代后的现代化,邓小平提出,毛泽东同志已经“讲了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不仅指出了加强企业的科研工作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指出厂科字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因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方。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小平洞察世界历史的重大变化,特别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认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邓小平提出事关中国现代化的两项战略措施:一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二是改革开放。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肯定不可能。邓小平这里所说的现代化实际上包括了追赶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任务,所以党的十三大提出两大历史课题:“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4.自动化对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作用用自然辩证法的眼光看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64.1自动化专业介绍自动化是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自动化专业方向:1.工业过程控制方向: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干课。2.电气工程方向:使学生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楼宇系统的供电和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由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P
本文标题:用自然辩证法的眼光看科学技术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7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