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成熟势力说一、格塞尔的发展观格塞尔将个体心理发展看作一个按顺序模式发展的过程,它们按照规定的顺序有次序地发展。动作、认知技能、人格发展是神经系统自然成熟的结果。格塞尔认为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只有当结构与行为相适应的时候,学习才能发生。在结构得以发展之前,特殊的训练是没有多少成效的。第一节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目的:利用同卵双生子来证明成熟因素和学习因素究竟哪一个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力量。思考:基于实验,格塞尔认为在儿童的成长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物学结构,而这个生物学结构的成熟取决于遗传的时间表。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顺序的进行的。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出生以后,成熟继续指导着发展。成熟是推动儿童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促进发展。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每一种水平之间有着不同的结构,正是这种不同的结构,最终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变化了的结构是儿童学习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变化了的结构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有效地、可以得到巩固的学习,否则儿童的学习是靠不住的。第一节成熟势力说第一节成熟势力说二、格塞尔的发展原则发展方向原则:表现为自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相互交织原则:在发展过程中,在某一阶段,由某一个方面占优势,过一个阶段又会以另一方面占优势。通过交织,达到相互平衡,把发展引向整合并达到趋于成熟的高一级水平。机能不对称原则:如优势手、优势眼、听觉记忆、视觉记忆等个体成熟原则(核心原则):处于准备阶段的儿童,相应的学习能力尚未具备,这时如果让他们学习某种技能,就难以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这不仅表现为学习难度大,学习成绩不巩固,严重的还会伤害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自我调节原则:并非直线,而是有波浪起伏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评价•养育建议:nottoopermissive,nottoostrict—wantchildtotakeownnaturalcourse•研究方法—首次使用观察记录手段录音来减少研究偏差•特别强调先天,过于忽视学习与经验的作用;认为时间会影响理解和操作的模式,强调生物演变——时间表第一节成熟势力说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conscious):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是人能随意想到、清楚察觉到的主观经验。前意识(preconscious):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潜意识(unconscious):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人格中未经过加工和组织的、天生的部分,在个体出生时即存在。代表饥饿、性、攻击等原始内驱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人格中理性与理智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其功能是抑制本能冲动以维持个体的安全,并帮助个体整合到社会之中。超我:个体的良心。遵循道德原则,它要求自我运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手段满足社会所允许的本我冲动。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根据力比多(或欲力、性本能)(libido)主要投射的部位来划分年龄阶段。每个阶段力比多集中投射的身体部位是机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这一区域被称为动欲区(egogenerouszone)。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贡献对无意识的研究,扩大了个性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问题,丰富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精神分析心理学对临床治疗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局限性弗洛伊德过分性本能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过分强调无意识,否认意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他的理论主观色彩浓厚。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的心理资料,而忽视了对正常人的研究,导致了对人的解释的片面性。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埃里克森(Erikson)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之一,他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汲取了营养,完善自己的观点,称为“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者之一。埃里克森相信发展持续人的一生。--埃里克森强调儿童是积极而有好奇心的探索者,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积极应对社会现实以求能够成功适应,并展现出正常的发展模式。--不太重视性冲动,强调文化的影响,个体的发展必须放到其生活的文化情景中来理解。他认为人格发展是由内在的成熟和外在的社会要求交互作用决定的。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描述了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强调“自我”不只是调节“本我”冲动与“超我”要求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阶段,个体都有一项心理社会性任务要完成。直面每一项任务都会产生冲突,且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如果冲突得以解决,一种积极的品质就会在个性内置根,更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开始。•如果冲突持续下去,或者没有得到完满地解决,自我就会受到损害,因为它整合了一种消极的品质。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第三节行为主义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基本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看不见摸不到的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其理论目标在于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华生将行为的公式表述为”S-R”。S:外在的刺激;R:对刺激的反应华生的发展理论与实验研究了新生儿和情绪反应的条件反射:小阿尔伯特实验经典性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立的条件是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即多次强化。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脑的高级活动,其神经机制是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物分别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两个兴奋点,又称为兴奋灶。无关刺激:铃声定向反射(注视)非条件刺激:食物唾液分泌第三节行为主义第三节行为主义第三节行为主义小阿尔伯特的恐惧情绪习得实验机械主义的发展观•否认遗传,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对儿童情绪的研究•华生指出,情绪是遗传的模式反应(patternreaction)。出生乳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它们各有其发生的主要情境和典型表现。关于儿童行为的方法研究•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和条件反射实验第三节行为主义第三节行为主义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发现一种由学习所形成的的反应形式,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斯金纳箱中饥饿的小白鼠或鸽子无意中碰到按键而得到食物,其按键行为由于得到食物而得以强化。这种通过动物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及操作条件反射。第三节行为主义斯金纳提出了两种影响的行为后果——强化和惩罚强化会增加行为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惩罚会减弱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就是给予奖励,消极强化是通过拿走令人不快的事来进行奖励。在运用强化时,如果是紧随在某种行为之后,其效果是最明显的。如果某种反应不再获得强化,它最后会“消退”(extinguished),也就是说,回到原来的水平。第三节行为主义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对解释人类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强调成人的行为及其角色的榜样作用。后来,班杜拉扩展了自己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使其包含了认知的作用。强调个体通过选择自己的环境及希望追求的目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自我效能感”(asenseofself-efficacy),即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特征有助于自己获得成功。强调个体可以主动地控制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中发生的一切。第三节行为主义观察学习与替代性强化观察学习:指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而进行的行为。替代性强化:当儿童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赏,就有可能模仿这种行为,若发现榜样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避免做出同样的行为。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作用过程•综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的观点,强调儿童的人格是行为、个人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在观察学习中获得的,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人的认知和自我调节功能。•其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认为人的一切人格特征都是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观点有片面性。•所强调的认知因素的作用缺乏实验的依据。第三节行为主义贡献•使心理学从主观的唯心主义科学向客观的唯物主义的发展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使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取得重大成果。•使行为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技术在许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三节行为主义局限•抹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陷入了生物主义。•抹煞心理、意识与行为的差别,陷入了客观主义。•抹煞行为不同层次的差别,把行为归结为S-R的简单模式,陷入了机械主义。第三节行为主义第四节认知主义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发展观•儿童心理的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先天成熟-后天经验),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的建构过程(适应)。•图式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一系列整合的知觉、观念和行为在心理上的表征。•当图式变得更加复杂的时候,就成为结构。•当一个人的结构变得复杂的时候,就有层次地组织起来,构成主体的整个认知结构体系。第四节认知主义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机体在和环境发生不断的交互作用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不断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第四节认知主义发展阶段第四节认知主义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的过渡。主要成就:--发展了客体永久性(物体存继性)的观念--出现了因果性的最初观念第四节认知主义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指一种内部认知活动,一种特殊的认知结构类型,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具体表现:--早期的信号功能(表象符号、语言符号)--自我中心性--感知的局限性--缺乏可逆性和守恒性第四节认知主义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两种心理机能第四节认知主义两种工具心理工具的使用充当着人的心理发展的中间环节。工具①人与自然交往中的工具,即物质生产的工具②人与人交往中的工具,即精神生产的工具(人类语言)第四节认知主义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的发展——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转化环境及教育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第四节认知主义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和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③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心理机能发展标志第四节认知主义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的概念。现有发展水平: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借助成人或同伴的指导、帮助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ZPDPotentialDevelopmentActualDevelopment第四节认知主义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
本文标题: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8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