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法制史自考-19
中国法制史自考-19(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5,分数:100.00)1.夏商周三代礼制的集成是______A.《周礼》B.《仪礼》C.《礼记》D.《左传》(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周礼》、《仪礼》、《礼记》是有关礼的著作,但各有侧重,其中《仪礼》是夏商周三代礼制的集成。2.下列有关周礼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周礼是西周最主要的法律制度B.周礼是周公主持的立法活动C.《周礼》一书由周公所作D.周礼的制定在当时社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现存《周礼》在很多方面能反映西周的制度,但多数学者均认可此书并非出自周公之手。3.礼的核心原则是______A.平等B.长长C.五礼D.亲亲、尊尊(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因为礼是一套以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因此强调血缘和尊卑关系的亲亲尊尊是其核心的原则。4.冠婚之礼是指______A.吉礼B.宾礼C.军礼D.嘉礼(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周礼最主要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及嘉礼五方面,总称“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主要是丧葬之礼;宾礼,即宾客之礼;军礼,即军队之礼;嘉礼,主要是冠婚之礼。5.“宾礼”是指______A.祭祀之礼B.丧葬之礼C.宾客之礼D.冠婚之礼(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周礼最主要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及嘉礼五方面,总称“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主要是丧葬之礼;宾礼,即宾客之礼;军礼,即军队之礼;嘉礼,主要是冠婚之礼。6.周礼中主要用于丧葬之礼,对各种不幸事件进行悼念、慰问等方面的礼节仪式称为______A.吉礼B.凶礼C.军礼D.嘉礼(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周礼最主要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及嘉礼,总称“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也就是有关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凶礼,主要是丧葬之礼,是对各种不幸事件进行悼念、慰问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宾礼,即宾客之礼,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军礼,即军队之礼,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礼,主要是冠婚之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7.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仪是______A.吉礼B.宾礼C.军礼D.嘉礼(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宾礼,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即宾客之礼。本题属于识记内容。8.周礼中,有关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称为______A.吉礼B.凶礼C.宾礼D.军礼(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周礼最主要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及嘉礼,总称“五礼”。吉礼,即祭祀之礼,也就是有关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9.“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______A.《礼记·曲礼上》B.《汉书·贾谊传》C.《论语·学而》D.《礼记·中庸》(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10.下列属于西周的刑书的是______A.《禹刑》B.《汤书》C.《九刑》D.《法经》(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九刑是与禹刑、汤刑并列而言的,是西周的法律制度之一。11.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______A.律B.格C.诰D.科(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礼与刑是西周最主要的法律形式,除此,西周还有誓、诰、命等其他形式。在商朝,商王的命令、国家的文告等。也都具有效力。12.西周最主要的法律形式是礼和______A.誓B.诰C.刑D.命(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礼和刑是西周最主要的法律形式,另外还有誓、诰、命。13.西周穆王时期,命吕侯重修刑书,史称______A.《吕刑》B.《九刑》C.《汤刑》D.《禹刑》(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中叶,社会危机加剧,“王道衰微”,“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尚书·吕刑》中也有;“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可见穆王时命令司寇吕侯(亦称“甫侯”)立法,所制定出来的法律被称为《吕刑》或《甫刑》。14.中国古代作战时王命的表现形式是______A.命B.誓C.诰D.训(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周礼·秋官·士师》有:“誓,用之于军旅”;表明誓是作战时王命的表现形式。周武王伐纣孟津时,作有《泰誓》,战于牧野时有《牧誓》等。15.不属于“三宥之法”的是______A.偶犯B.不识C.过失D.遗忘(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周礼·秋官·司刺》中有“三宥之法”,“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16.西周“三赦之法”反映的原则是______A.故意与过失原则B.惯犯与偶犯原则C.众疑从赦原则D.矜老恤幼原则(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周礼·秋官·司刺》中有“三赦之法”:“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蠢愚。”儿童、老人及痴呆者犯罪,除故意杀人外,一般均可依法赦免,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是西周时期对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爱护与照顾,是贯彻“明德慎罚”思想的体现。17.西周时把惯犯称之为______A.眚B.非眚C.非终D.惟终(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尚书·康诰》中有:“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这句话中,眚是过失之意,非眚,不是由于过失,即故意;非终为偶犯,惟终即惯犯。18.《尚书·康诰》中提到的“非眚”的现代意思是______A.过失B.故意C.偶犯D.惯犯(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尚书·康诰》中有:“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这句话中,眚是过失之意,非眚,不是由于过失,即故意;非终为偶犯,惟终即惯犯。19.西周刑事法制的定罪量刑原则不包括______A.矜老恤幼B.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C.罪疑从轻、众疑从赦D.轻罪重罚(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有:(1)矜老恤幼原则。(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3)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4)世轻世重原则。20.西周的五刑制度中,“死刑”称之为______A.具五刑B.大辟C.弃市D.孥戮(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刑罚的主体是以墨、劓、非、宫和大辟为基础的五刑,其中的大辟即指死刑。21.从名称上看,西周与夏商的五刑区别在______A.墨刑B.劓刑C.剕刑D.大辟(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刑罚的主体是以墨、劓、非、宫和大辟为基础的五刑。西周的五刑与夏商的五刑区别在剕刑,剩刑又称为刖刑,是断足的处罚,与夏商的髌刑无本质差别,均是对人的腿部的用刑。22.西周刑罚的主体是______A.墨、劓、剕、宫、大辟B.墨、劓、流、宫、死C.墨、劓、剕、赎、死D.墨、赎刑、流刑、扑刑、鞭刑(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刑罚的主体是以墨、劓、剕、宫、大辟为基础的五刑,其中的大辟即拍死刑。23.西周的赎刑制度规定在______A.《大诰》B.《康诰》C.《吕刑》D.《礼记》(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凡适用五刑有疑义者,以赎刑代罚。凡适用赎刑有疑义者,应予以赦免,不追究刑事责任,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24.西周时期,直接体现“明德慎罚”原则的是______A.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B.世轻世重原则C.矜老恤幼原则D.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罪疑从轻、众疑从赦的做法,是“明德慎罚”的直接体现,是明德的思想在司法中的凸显。25.中国古代赎刑的制度化始于______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赎刑在夏朝已经出现,西周时制度化了,并被后来的中国社会所沿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26.西周刑罚基本上沿用以前的五刑,此外还有鞭刑、扑刑等等,合称为______A.禹刑B.汤刑C.吕刑D.九刑(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的刑罚除墨、劓、荆、宫、死五刑外,还有流、赎,鞭、扑四种,合称九刑。27.鞭刑主要针对的犯罪人群是______A.贵族B.官吏C.平民D.嫌疑犯(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鞭刑主要是用于对贵族犯罪的惩罚。是用荆条或株木痛击犯人背部或臀部,见《尚书·舜典》:“鞭作官刑”,此题为识记内容。28.西周时规定赎刑只适用于______A.老人B.贵族C.官吏D.疑案(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时赎刑只适用于疑案,是以钱财代替或抵销其刑罚,在西周是用锾(铜)来赎罪,此题为识记内容。29.西周时期专门用于有罪贵族和官员的刑罚是______A.流刑B.鞭刑C.赎刑D.杖刑(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鞭刑,是用荆条或株木痛击犯人背部或臀部。《尚书·舜典》有;“鞭作官刑”,可见鞭刑主要是用于对贵族犯罪的惩罚。30.“寇攘奸宄罪”中“宄”是指______A.抢劫B.夺取C.在内为乱D.在外作恶(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尚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不畏死,罔弗憝。”“自得罪”,即由以下行为获罪,“寇”为抢劫,“攘”为夺取,“奸”为在内为乱,“宄”为在外作恶,即出于劫货目的而杀人的,一般处以死刑。31.西周各级行政管理组织建立的最突出特点是将行政组织与______相结合。A.司法组织B.立法组织C.礼教D.宗法组织(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各级行政管理组织建立的最突出特点便是行政组织与宗法组织相结合,通过分封制,将政治、经济的组织套在血缘系统之上,以血缘为基础,封邦建国,构建起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32.关于西周行政法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在宗法制下,周王是全国最大的族长B.西周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以地域为基础的C.官吏的选拔采用“世卿世禄”的原则D.西周对全社会进行家族式的专制统治(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的各级行政管理组织是行政组织与宗法组织的结合,通过分封制,以血缘为基础,而非地域,封邦建国,构建起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33.西周宗法制通过分封,在经济上体现为______A.契约制度B.债权债务制度C.土地所有权划分D.“小宗”服从“大宗”(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西周宗法制通过分封,在经济上体现为土地所有权的划分,而在行政组织上则体现为国家行政组织的构建。34.确立各级行政管理组织权利义务的原则是______A.任人唯亲B.世卿世禄C.“小宗”服从“大宗”D.世轻世重(分数:2.00)A.B.C.√D.解析:[解析]通过分封构建起全国的统治秩序的同时,各级行政管理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也确立起来,其原则是“小宗”服从“大宗”。35.西周官吏选拔所采用的原则是世卿世禄和______A.战功
本文标题:中国法制史自考-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1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