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文化概论-第2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教学内容•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长安城隋唐以前,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唐以后,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苏杭/湖广熟,天下足,西北兵甲东南财赋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中国古代北方游牧经济为主,其他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北方游牧民族体魄健壮,勇猛善战,依靠放牧为生,加之地理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经常南下掠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中国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织、造船、建筑、贸易等。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尽管我国东南面临的是辽阔浩瀚的海洋,但我们没有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发展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自古以来就不够发达。内敛型的海洋贸易阻碍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政治需要;•满足统治者对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远古时期:氏族村社共有•夏商周时期:土地国家所有•西周时期:分封,土地国有•西周后期——公田、私田•集体耕种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建立,土地私有化。•东周以后,士人、农夫可以依靠军功而取得土地•春秋时期:土地买卖出现•集体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形成男耕女织的家庭农业•国家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地主、农民——地主经济、农民经济•唐代均田制破坏后,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化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康乾盛世四、中国古代社会所得到的经济发展水平1.农业方面都江堰丝绸茶叶2.手工业方面冶炼造船3.货币经济方面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十六七世纪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倍受挫折?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跟随同时代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原因之一,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商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土地买卖(战国秦汉、宋元)•流民大迁徙•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的相互转化•迷恋现有的成就,夜郎自大,我朝天下第一,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原因之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一代不如一代,行政效率衰退和政治腐败——导致游牧民族的入侵或民众的暴动•王朝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规律)•新的王朝建立之初,大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农耕经济恢复和发展,人口增长。•升平社会带来政治腐败——新的动乱,社会化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铁器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精耕细作•明清时期,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和粗粮品种,扩大劳动量的投入玉米番薯、马铃薯•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基础:小农经济•上层建筑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长期持续性•庞大的官僚体系——阻碍经济发展•经济剥削:•大量的专职官吏和军队——赋税、徭役、兵役•重农抑商观念——工商业经济受剥削•知识分子思维模式——保守、怀古,言必三代•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活•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城市是政治、军事、消费中心•盐、铁、军需品——专卖政策•徽州商人——官盐•山西陕西商人——军需•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商人性格的依赖性第四节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上下五千年,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在农业文明阶段,中国文化在世界一直遥遥领先。但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中国文化就开始落后了。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农耕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兼收并蓄的特点思想上,诸子百家并存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秦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闽粤文化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施胡妆唐代胡舞融合多种戏剧的京剧吸收外域的文化:佛教中国化•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中国农耕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基本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敬德保民、民为邦本思想•儒家——仁为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平均主义思想: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武器;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恶性循环•知识分子陷入解经和科举的漩涡,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缺乏应有的重视•科技发明无法推广应用,中断、失传•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中国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宋元以后,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较之汉唐明显衰退。•认为儒家文化已经至善至美•自负盲目•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一面。思考题•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2、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第2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2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