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小小作作坊坊质质量量安安全全管管理理制制度度2目录序号名称编号备注1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ZD-012食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ZD-023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ZD-034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ZD-045食品标签管理制度ZD-053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管理制度ZD-01为采购验证原辅材料,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根据生产需要采购原辅材料,采购时应向供货方索取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二、对每批原辅材料、包装物等外购件均应按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并建立相关档案记录。三、发现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能投入生产使用。四、若发现原辅材料质量有问题进入生产环节的,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五、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六、记录的保存。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4食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ZD-02为规范食品出坊检验要求,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感官检测。对食品感官涉及到的形态、颜色、香气、滋味、异物等进行评价,防止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出坊。二、净含量检测。使用符合测量精确度要求的计量器具,对每批出坊食品进行净含量检测,确保出坊食品净含量符合相关要求。三、标签检测。对标签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号、产品名称、配料、生产者、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完整无误,内容清晰、易于识别。5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ZD-03为加强本厂食品安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一、自查内容:1、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小作坊登记证编号;2、生产条件、委托检验、生产技术或工艺变化情况;3、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制度是否有效运行情况;4、产品出厂检验的实施情况;5、产品包装是否符合标识标注规定;6、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事件,及后处理情况7、检查产品包装,标示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8、检查生产车间、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车间是否卫生洁净,生产设备、设施是否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清洗消毒。9、查看原辅材料进货情况,原辅材料在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内的是否索要供方生产许可证和合格证明文件。是否对原辅材料进货进行检验并填写进货检验记录。10、查看计量设备检定情况。计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保证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11、查看生产环境及原辅材料、成品的贮存环境。生产环境应保持卫生清洁,库房应洁净、通风干燥。并与生产相适应。12、查看车间人员情况。生产人员是否健康,是否能做到持证上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能够独立完成生产。二、每年至少自查一次,并填写自查记录表。6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ZD-04为提高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意识,对个人卫生要求进行控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从事食品加工的人员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二、新进作坊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三、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并穿戴规范整洁,头发必须藏于帽内,不得外露;出车间须换下工作服、帽。四、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人员必须戴口罩。五、进入车间工作人员,不得携带任何私人物品,不得染、留长指甲,不得化妆和配戴首饰。六、进入车间前,必须认真洗手、消毒。七、生产加工人员手部有外伤,不得直接从事食品加工。八、车间内不得有随地吐痰、挖鼻孔、掏耳朵等不卫生行为。九、清洁度不同的生产区人员不得相互串岗。十、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食品卫生教育和培训。7食品标签标识管理制度ZD-05为了规范本作坊的产品标签,使之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特制定本制度。一、食品的标签、标识是指粘贴、印刷、标记在食品或者其包装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称、质量等级、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等相关信息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二、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表明下列事项:食品名称、地址、配料、生产加工者、规格(内包、外箱)、生产日期、食品贮存条件、保质期、登记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三、出厂销售的产品,无论是内包装还是外包装,其标注内容应清晰、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印刷应牢固,不易褪色和模糊。四、内、外包装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应仔细检查其印刷内容是否正确、无误,确保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误解。
本文标题:小作坊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3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