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没有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难以创造、继承和延续的。学习中国古代教育,不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也可为现代教育提供借鉴。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2020/5/29一、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历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中国古代教育(一)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历史1.教育的最早记载在神话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口耳相传的教育就已经存在了。神农氏勇尝百草伏羲氏结网渔猎燧人氏钻木取火2.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西周官学制度国学乡学闾小学(诸侯所设)大学(天子所设)德、行、艺、仪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州党西周学校学制系统私学大师: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记》、《大学》是教育思想的总结3.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向提出的文教政策之一,是对百家争鸣的一个官方收束,目的是统一思想;同时配合官学和选士提拔,为读书做官铺设道路。两汉学校体制官学私学太学(中央政府)经师塾师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地方政府郡序聚庠乡校县学大学小学汉灵帝两次来太学授课。汉请大儒钟繇讲学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人以隶书书写《诗》《书》《礼》《易》《春秋》和《论语》《公羊传》,刻于碑石之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称“熹平石经”。后被毁,现各种残块不断出土、2020/5/294.魏晋“九品中正制”造成流弊丛生选士制度除沿用两汉旧制外,实行“九品中正制”,各级政府设“中正”,以品评人才。••太学规模很大,平民相继入学。晋时增设国子学,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南朝宋时设儒学、玄学、史学、文学,以四学制打破儒家一统教育的局面。•••Subtitl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2020/5/295.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武学算学数学四门学宗学国子学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府州县学专门学校《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唐文宗时以楷书刊刻《周易》、《尚书》、《毛诗》、《论语》等十二本成于开成二年,史称开成石经。科举制科举是一种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制度。科举制出现于隋朝,完备于唐代,鼎盛于明清,是教育和选拔人才较好结合的模式。科举制分类: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因贡举是定期举行的,所以被称作“常科”,其考生数量多,延续时间长,社会影响也最大。南京贡院号舍2020/5/29科举制唐代贡举科目主要是进士、明经两科,后北宋王安石改革,废除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元明清承之。所谓“取士不问家世”,应试举人既不问家庭出身,也无须他人推荐,只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即可,大大地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唐时分解试、省试两级,宋太祖创立殿试,成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改称乡试、会试、殿试。元明清时改为乡试。乡试合格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通过省试参加殿试者都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张黄榜公布,称“金榜题名”。贡举科目应举资格分级考试2020/5/29科举制为防止徇私舞弊,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历代规定考试规则:一般有:“锁院以防请托”、“别试以避亲嫌”、“张榜就座,不得移位”、“禁止挟书、传义、代笔”等。隋唐时进士科只考时务策,明经科考四书五经背诵;到宋代以后,越发复杂,包括诗赋等,王安石变法简化,到明清,又越发复杂,以朱熹理学为主,甚至作文形式都有明确规定,即“八股”,逐渐形式化。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进士及第是十分荣耀的事:第一,唱名赐第;第二,设宴庆贺;第三,编登科录;第四刻碑题名;从宋时起,进士及第马上就可做官,明清时,最低的也授予知县,比宋代所授官职要大得多。考场规则考试内容赐第授官写满内衣的小抄科举考试系统简图2020/5/29科举制的历史作用1.不问出身,打破垄断,扩大选士基础2.选拔出一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3.激发人们读书热情,提高百姓素质4.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5.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2020/5/29科举制的弊病第一考试内容的陈腐。八股文要求必须按照四书五经的官方注疏,“代圣贤立言”,不准许有个人见解。第二考试方法的僵化。后期格式规定极为严格:每篇必须有破题、承题、起讲、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构成,成了文字游戏。第三录取人数极低,残害人才。清每三年才录取200多人,却以读书做官为诱饵,使数十万人皓首穷经,老死不止。2020/5/29盛唐五代宋初元明王阳明及阳明学派振兴书院,达1200所朝廷委派山长,民办转官办四大书院:白鹿洞、应天府、岳麓、嵩阳择名胜之地,聚徒讲学,创立书院始于盛唐,为修书、藏书、校书之所6.书院之变迁2020/5/29明后康雍乾光绪书院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教育机构,具有培养人才、研究学术、传播文化等功能诏改书院为学堂重启书院,赐银推广书院办学体制禁毁书院6.书院之变迁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的公开辩论“鹅湖之会”,是书院历史上著名的争鸣和辩论。7.明代的国子监和地方学校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学(军事学校)。清代学制实现了中西合流。(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1.大教育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和学都是开放的、综合的、多样的,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辩证观。辩证观即教育中的矛盾及其转化关系,如才与德谁重要?教和学怎样统一?3.内在观。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二、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启发诱导1温故知新学思并用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45言传身教尊师爱生(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观察研究学生,施以不同的教法,这是古代到今天都适用的教法,孔子,孟子,张载,朱熹,王守仁等人都认同这种方法,都认为学生的自然秉性和个性存在着差异,应重在引导学生,师傅引上路,不断激励学生,探索问题时拨开云雾见太阳,让学生有茅塞顿开的惊喜。(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掌握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复习旧的,增加新的,就会很快的积累知识和经验。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同样重要。(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熟练都应该由简单到复杂,慢慢提升,探求事物的规律,应该先广泛地多角度多方位地考察,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归纳出结论。(四)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老师要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引导学生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教学相长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发现,互相促进。学生跟从教师,从教师学习从而使自己学问渊博,教师从学生学习过程之中的疑难和困惑,可以发现自己教的不妥。(五)言传身教尊师爱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尊师爱生,代代相延,惠及当代。实例分析——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一)官学制度西周官学:西周已经具备初步的学校学制系统,分国学和乡学,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大学为天子所设,小学为诸侯所设,乡学设于闾、党、州、乡等村落之间。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德、行、艺、仪四方面,其中“艺”就是后世所说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它们分别负责传授道德礼数,陶冶性情,拉弓射箭,驾驭战车,书写计算等内容,这是一种通才教育,希望学生成长为文能安邦,武能驰骋疆场的通才。(二)私学制度私学兴于春秋战国,铁器的运用使生产率大大提高,统治阶级的斗争使社会“礼崩乐坏”导致士阶层崛起,文化和教育从贵族下移到普通民众,这些为私学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儒学是私学初创阶段成就最大的一家,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私学的杰出人物,朱熹是私学的集大成者,顾炎武是私学的后继成功者。私学根据其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大类:蒙养相当与今天的中小学,经师讲学相当于大学。(三)书院制度(三)书院制度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代,本是官方藏书校书的处所,著名的有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它们的功用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向应对。凡有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唐六典》)实例分析——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首创私人教学,私学的先驱和集大成者,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打破了教育垄断,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孔子在教育目的上赞同子夏的观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强调读书和做官的关系,实际上是举贤,主张学生要好学、博学以求得广博的知识,为学应该谦虚,不耻下问,他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主张在博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学思并用。实例分析——孔子强调君子必须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品格,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重在启发诱导,对教师的要求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上,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学以致用,但是孔子的“子不语乱力怪神”,体现出他对现实世界之外的冥冥之物不予深究、冷漠淡然。这是实用主义的根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而且孔子对抽象的、纯思辨的哲学问题也没有兴趣,他强调伦理的重要,忽视思辨精神的培养,导致中国人从众心理的泛滥。实例分析——朱熹及其教育思想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四十年之久,主持重修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精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并为其作注,这四部书对元、明、清三代的教育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教育上,朱熹认为,教人最主要的是教会别人善于为学,读书的要领是“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提出“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本文标题: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3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