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一、疆域、政区1、疆域①夏、商、周(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没有完全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但可以肯定它已经统治了范围不小的地区。②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③汉、晋、唐、宋、元此后的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都拥有过今天中国领土以外的疆域。如从西汉中期至2西晋末年的400多年间,朝鲜半岛的东北部曾经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区。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都远达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亚的咸海。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形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甚至连条约都不签订,凭借实力造成侵占的既成事实。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国土免遭更大的损失。今天,中国国土的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2、政区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①商、周:分封制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不需要分级管理。②春秋战国时代:郡县制一开始,县与郡并没有上下之分,也没有主从关系。但发展到战国后期,随着县的普遍设置,郡成了县的上一级政区。③秦、汉:郡县制、州郡县制东汉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才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开始全国只设十几个州,但汉以后州的数量不断增加,到南北朝后期已达到数百个,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三级制已变得毫无意义。④隋、唐:郡县制为主,道、方镇为辅隋大业三年(607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3行郡、县二级制。尽管唐朝将郡改称州,并有16年时间又改州为郡,但基本上都是二级制。为了对地方实施监察,开元年问(713—741年)在全国设置了十五个道。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以节度使掌握方镇的军政大权。方镇(又称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形成方镇(道)一州一县三级制。⑤宋代: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977年,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兼管军民事务,形成路一州(府、军、监)~县三级制。⑥元朝:省、路(府)、州(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在进入中原的初期将它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务,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⑦明、清:省、道(府、州)、县制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任命三位官员负责民政、司法监察和军务。1427年后,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省以下废除了路,但设有若干分守道、分巡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以后,朝廷为了地方治安或边防,陆续向各地派驻总督或巡抚,成为最高的地方行政官。到明朝后期,全国有总督、巡抚辖区约三十个。清初设十八省,以总督或巡抚为长官,以下只有府(或直隶州、直录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还分为若干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⑧民国:省、道、县三级制;省、县二级制、省、专区、县三级制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企图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到30年代“剿共”时又在江西首先分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不久推行到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这一制度,称为专区,以后改称地区,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在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历代还设置过各种特殊的政区或机构,如汉、唐的都护府,元朝的宣政院辖地,清朝的将军、大臣辖区等。少数民族政权或边疆政权,或者模仿中原王朝的政区制度,或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4但游牧民族的政权一般仅以部族、军事编制或游牧区作为划分的单位。二、民族、人口1、民族在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几个是在以往一二个世纪中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或者已在中国生活了很长的时间。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和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但无论是汉族还是非汉族建立的政权,都包容其他民族,都是多民族的国家。2、人口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公元2年在汉朝设置政区的范围内有近6000万人口,超过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的三分之一。12世纪初的北宋末年,其境内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加上辽、西夏境内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就更多,而当时世界人口约有3.2亿,也占三分之一以上。1850年,世界人口达到约12亿,而中国人口已突破4.3亿,所占比例也没有减少。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南密北疏(北密南疏),东密西疏公元初,60%的人口分布在太行山、中条山以东,豫西山地、淮河以北,燕山山脉以南的区域内,平均密度约每平方公里77人。而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口稀少。以淮河、秦岭、白龙江作为划分北、南方的界线,北方与南方所占人口的比例为7:3。公元10世纪末,北南人口比例为4:6,14世纪前期竞达到2:8。明清以来,人口的北南差有所缩小,大致稳定在4:6。10世纪以后,主要的人口稠密区已经转到南方,其中长江中下游、成都平原、福建人口尤其稠密。19世纪前期,苏州府(大致相当于今苏州市)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5到本世纪初,以腾冲——瑷珲一线为界,中国形成了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至今仍无明显的改变。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当频繁,规模也很大。14世纪中叶以前,移民的主流是由北向南,即从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其中以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三次南迁影响最大,移民人数最多。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口被从长江以南迁至江淮之间、淮河流域,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此后直到本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进入山区,从内地迁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此外,历代统治者以行政或军事手段将人口集中在首都附近,边疆或其他地区的强制性移民,北方游牧民族、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也曾多次发生,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中国人也不断移居海外,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从15世纪以来就以东南亚为主要移殖区。19世纪中叶以后,向海外移民的规模日益扩大,移民及其后裔的数量已达数千万。中国移民对所在国家和中国本身在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三、地形、地貌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我国即有7座。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架则在我国大陆东南侧延伸于海下。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为“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的地形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在4000—5000米,许多山峰超过7000米。在高原的东侧是举世闻名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高原内部的巨大山脉间地势宽缓,湖盆星布,长江、黄6河、澜沧江等亚洲大河都发源于此。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线为第二阶梯,其内部地形相当复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和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都在这一区域,其中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再往东就是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数百米的红层丘陵盆地都在这一区域。但台湾岛上最高的玉山高达3950米,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地势之高在世界海岛中也属罕见。从有甲骨文记载的商朝算起只有三千多年,但在局部地区,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阶梯内。比较明显的有:①湖泊的发育和消亡。②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流经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河下游一般都发生过变化,其中黄河和海河水系的变迁尤其剧烈,决溢改道极其频繁。③海陆变迁。从辽东湾到杭州湾之间不少沿岸地区都是最近二三千年间陆续成陆的,但也有一些陆地重新沦入大海。④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⑤沙漠的变迁。沙漠面积扩大,吞没了一些绿洲和城市;也有一些沙漠后退了,重新得到开发。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产生重大的影响。四、气候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7的进退,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二是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或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差较大。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一、温度的变迁。五六千年来,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二、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转干。这两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2、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帮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3、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一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8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具体的人和物上,地理环境一般只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远没有达到极限,尽管这一极限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还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地理环境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生产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采、干差万别,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3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