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
试卷第1页,总9页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19世纪60、70年代,下列城市中洋务、外资、民族资本三类企业同时并存的是()A.重庆B.沙市C.北京D.上海2.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一部分乡村由于获得了开矿设厂,通商开埠的机遇,乡村的变化日益明显。1796~1802年,松江、苏州等四个州府共辖城镇235个,1875~1908年增加为341个。这充分说明()A.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城市化进程B.外国经济入侵导致农村的凋敝C.南方城镇化趋势明显高于北方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1845年到1846年,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损失高达35%~40%,有些制造业者已经放弃了对华贸易。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产品,英国却需要中国的茶并靠它获利。材料可用来说明中国()A.茶叶逆转了外贸逆差B.拥有完全关税自主权C.经济形态具有排外性D.自然经济尚未受冲击5.史载,甲午战争前,清廷主持修造的铁路,有由天津至关外中后所的“畿辅铁路”和台湾铁路及湖北大冶一小段运矿铁路,合计约483公里。这说明当时()A.洋务运动已接近破产的边缘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中国已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D.列强资本输出的规模在扩大6.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D.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试卷第2页,总9页7.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除B.新型的商业模式逐渐被接受C.各界人士竞相集资入股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潜滋暗长8.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这一现象说明了()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中国传统经济形态的抵抗C.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D.创办洋务企业已初见成效9.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的大量涌入,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无纱可纺。上述状况()A.体现中国自然经济瓦解B.表明洋货已取代了土货C.反映中国近代企业出现D.说明市场已为洋商垄断10.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A.教育兴国B.实业救国C.军事强国D.农业立国11.吕思勉指出,当是时,外有五口通商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内则有太平天国和捻、回的反抗,几于不可收拾了。其所以能奠定海宇,号称中兴,全是一班汉人,即所谓中兴诸将。中兴诸将创办的企业有()A.广东继昌隆缥丝厂B.上海轮船招商局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D.江苏大生纱厂12.“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上海县竹枝词》中该诗作者是从结果的角度批评了()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13.至1922年,在全国的一百五十万枚纱锭中,集中在上海的竟上升至41.8%,此外,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五个城市又集中了37.9%,剩下只有20.3%的纱锭分布在全国广袤的其它地方。这主要说明我国的民族工业()A.部门发展不平衡B.轻工业发展迅速C.地区分布不平D.重工业发展试卷第3页,总9页衡迅速14.19世纪,民族资本家祝大椿创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祝大椿这样做的原因是()A.壮大企业规模,吸引外国注资B.顺应世界潮流,采取股份经营C.引进外国技术,实行产业更新D.抵制官府倾轧,依赖外国特权15.1892年,湖北织布局建成开工生产。1894~1898年,续设纺纱、缫丝、制麻三局,与织布局合称“湖北纺织四局”,亦称“纱麻丝布四局”,1902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经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B.洋务企业开始近代化转型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D.政治改良运动较为顺利16.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表明中国()A.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B.自然经济已彻底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封建社会结束17.1937年8月至11月上海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物资12400吨。内迁的工厂第一步先迁到武汉,第二步再迁四川,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迁移地址90%以上均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少数在成都和川西各县。自抗战爆发,沿海沿江的民营厂矿40余家率先迁移重庆。以下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B.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C.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D.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18.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日本不断吞并整个民族企业B.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C.美国商品大量涌入排挤国货D.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19.实业救国是近代社会的进步思潮,受此影响,甲午战后兴办的企业是()A.发昌机器厂B.继昌隆缫丝厂C.湖北织布局D.大生纱厂20.如图是10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试卷第4页,总9页A.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时间阶段特征原因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诱导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末初步发展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历史舞台1912~1919年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奠基一战后迅速萧条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为大革命奠基1927~1936年较快的发展③_________________为抗战胜利奠基1937~1945年遭受残酷打击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破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控制;官僚资本膨胀略试卷第5页,总9页1945~1949陷入绝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排挤;官僚资本的垄断;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加速国民政府倒台——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请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并谈谈对你的启示。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晚晴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必须拓宽对西方的认识和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而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西方作品进行翻译,成为改革和革新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思想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要求: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两个方面来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试卷第6页,总9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洋务、外资、民族资本三类企业同时并存。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几种经济成分。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的入侵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考查学生对自然经济的解体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7.【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关键信息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试卷第7页,总9页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演变的相关知识。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张謇“实业救国”的观点。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创办的企业.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开放程度高,发展较快,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不足.1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2)具体因素有:①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先天不足表现为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后天畸形.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压迫下,民族工业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②中国政府的政策: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晚清政权、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曾鼓励兴办实业.试卷第8页,总9页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1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首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兴起.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内容。1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大生纱厂创办的背景和时间.解题的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7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