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情况调查报告摘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余时间以充实和提高自身,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次调查,针对百色学院东合校区和澄碧校区,以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为调查主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百色学院大学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分布,反映其中问题,并探究个中原因,以更好的为合理优化其课余时间使用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大学生课余时间原因对策1.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日益劲烈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愈加注重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和休闲娱乐以追求更高档次的现代生活。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当然也不会例外,尤其是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同学们完全能够以自己能力通过网络寻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充分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可以更多的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提高自身素质。那么现在大学生究竟是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呢?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从而简析其业余时间合理性,以发现弊端,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以便使大学生们更好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和美好。2.调查对象及样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百色学院的在校本专科生,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其中,按性别构成:男生39份,女生41份;按年级:大一20份,大二30份,大三15份,大四15份。按院别:管工学院50%,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5%,教育科学学院15%,文学与传媒学院10%;3.调查方法及抽样方法调查中主要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学院、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为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在调查时严格控制了性别、年级、学科的比例。同时进行了重点调查(即主要对对大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4.调查内容1)被调查者平均一天的空余时间大概有几个小时;2)被调查者是否对他的业余时间做了一定的计划安排;3)被调查者在业余时间主要从事的活动是什么;4)被调查者课余学习的时间大概有多少,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什么;5)被调查者娱乐的方式主要是什么;6)被调查者上网的时间大概有多久,上网主要做的事情;7)被调查者是否花时间锻炼身体;8)课余时间参加社团活动被调查者的影响;9)业余时间最兼职对被调查者的意义;10)被调查者对自己课余时间安排的满足程度;11)被调查者对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5.调查数据及分析5.1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1.大学生课余时间分布情况大学是一个以自学为主的学习阶段,同学们除了上课之外就可以自主调配自己所拥有的时间。为了了解同学们课余时间多少的具体情况,下面是我们通过调查整理得到的有效数据。表1大学生课余时间分布表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平均每天课余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的是3—5小时段,有45%的比率。5—7小时占10%,7小时以上也占了15%,即大学生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占到了70%。比例图如下:大学生课余时间分布情况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总体上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还是很充裕的。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时间对在校大学生绝对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正如那句名言“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怎么利用”。2.大学生课余活动情况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调查数据及统计结果。30252015105习乐动职爱恋谈学娱运动兼团活其他生会、社大学生课余活动情况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把在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大致分为两类:学习主导型和娱乐主导型。学习主导型的同学将大多数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面,也就是学所谓的“馆教一族”;而娱乐主导型的同学则属于一有时间就会想到玩休闲娱乐的那种,也就是所谓的“休闲一族”。下面就这两大类学生进行深入分析。(1)学习主导型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他们经常早出晚归,也就在吃饭上课睡觉的时候可以一睹真容,其他时间段就好像隐身了一样。其实不然,他们是把大多数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面,把高中学习的习惯带到了大学,认为大学的确是一个适合安静学习的好地方,既有舒适的教室还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正好符合他们知识是第一“工具价值观”的要求。(2)娱乐主导型我们调查排名第二的课余活动方式——娱乐,在大学校园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年轻大学生正处在充满活力对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的阶段,在学习之余娱乐当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调查我们得到了这样一张直观图:上网电视逛街其他大学生娱乐方式分布从该图中我们发现,上网无疑成为了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首选。电脑以其易携带、成本低等方便性,网络一起快速的信息更换性,便捷的查阅性而为大学生而青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们仍然要呼吁在校大学生不要沉迷网络,游戏聊天等作为一种消遣娱乐一下也可以,但千万补课耽误学业、浪费青春。3.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态度通过调查统计,得到下表:表2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态度分析篇二: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报告贵州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贵州大学校园内调查对象: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在校大学生指导老师:龚慕霞学院:法学院专业:社政调查小组:杨长生组长:李正倩执笔:李正倩2011年11月25日沈亚李正倩目录一.摘要··············································4二.调查目的·意义····································5三.调查方法·········································5四.调查结果·········································5五.现状分析·········································8六.对策建议·········································10七.附录部分·········································12第三页摘要本次的调查报告是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报告,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发现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问题,以及找出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分配严重失调的原因。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贵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总共发放了60张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从参加课余活动、上网、课余学习、手机用途及消费情况等方面来展开,问卷一共设置了15道选择题。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得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余时间可利用率低、课余活动盲目、责任意识淡薄、课余生活“质量”低;话费消耗过高、学习时间少、未能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六条建议,帮助大学生端正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第四页一.调查目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已不再像高中的生活,他们自己支配的课余生活时间极为充裕,生活方式日益趋于多样化以及生活内容也极其丰富多彩。正因如此,他们对课余时间的分配严重失调,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对贵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活动。一方面可以找出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分配失调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时间以及正确处理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德全面发展,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为人民、社会、国家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二.调查方法我们这次的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贵州大学的6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一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三.调查结果我们组三人通过“问卷”方式对贵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问卷”主要是从参加课余活动、上网、学习、手机用途及消费等方面来对大学生课余生第五页篇三: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报告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报告--以XX大学为例摘要: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在这里,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才。进入象牙塔大学生群体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据有关部门统计:除去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每周40节课每节45分钟计算,每周上课时间为1800分钟,而课余时间为4920分钟,几乎是上课时间的3倍,那么大学生是如何来处置这每周4920分钟的课余时间的呢?而椐这次回访调查总结:绝大多数大学生课余生活用在上网、运动、阅读、看电影电视、外出逛街等;部分大学生开始谈恋爱以满足感情生活的需要,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也有一部分选择在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增长阅历,丰富知识,锻炼自己。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作出决议提供参考。关键词:大学生,业余生活,正文: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分析现状一: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问卷调查的30名大学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多在三到五小时所占比例40%,一到两小时的仅11%。并且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是多或一般,仅3%的同学认为课余时间很少。“课余学习”、“上网”、“社团活动”、“睡懒觉”、“体育锻炼”、“打扑克、棋牌”和“和同学沟通联络感情”六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校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上网”、“睡懒觉”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挤掉课外学习,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一位,占调查总人数50%。我校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占据了主要部分,如我们所知道的,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着迷网络,而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东西,荒废了大好前景,甚至失去自己已有的东西,变得残废,悔恨一生。大学课余生活时间充裕,但真正有效利用率低,多用来上网睡觉。现状二:大学生经常或偶尔感到空虚经历过高考,在高中里,习惯了那种每天三点一线忙绿的生活,有过那种每天为理想奋斗的经历,我们曾经感觉无不充实。来到大学,一下子没有了目标,我们也懈怠了不少,或多或少感觉有点空虚。调查数据显示:36%的同学,经常感到空虚;47%偶尔感觉空虚,只有4%不会感到空虚。面对空穴,不同的同学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42%的同学选择上网来排解空虚,也有26%的同学选择学习来排解空虚。我校还是有不少同学在课余时间十分重视学习,不允许自己落下。现状三:大学生地自己的课余生活比较盲目当问如何评价自己的课余生活时,仅有15%的同学表示满意,70%的同学感觉一般,对自己真正需要和理想中的课余生活比较盲目。盲目的同时却不对课余生活采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真正认真安排自己课余时间的14%。而绝大多数认为课余时间应该用来上网。49%的同学自己决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说明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安排有一定的自主权。在自己安排自己课余生活的同时却不对其做出认真规划。现状四: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二.大学生消费支出分析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这一块设计了相应的题目,在第17题,24和25题相应涉
本文标题: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情况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8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