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2009年4月1日开始实施)preparedbyQADEPT.2背景本次修编的主耍内容是:提高了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共四级)其中第二级的防水标准增加新的防水材料和防水施工技术与国内外相关规范协调与接轨重视结构耐久性和环境保护淘汰落后的防水材料对不适合国家发展要求的条文进行修改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一2001同时废止。3新旧国标的主要內容对比43.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地下工程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选定。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3.2.25民用: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1处其他: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4处膨润土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应用实例越来越多,如北京地铁、南京地铁、上海金茂大厦,取了较好的防水效果主体结构可选防水措施:增加膨润土(bentonite)防水材料表3.3.1-1明挖法防水设防要求各等级防水标准主要以湿渍面积及漏水量作区别民用: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其他: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3.2.1二级防水地下工程除直接与地下水接触的围护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外,如民用建筑地下室,其内隔墙可以不采用防水混凝土(新增强制性条文)地下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3.1.4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6在新建工程变形缝使用时,防水效果不明显,因此取消变形缝(诱导缝)可选防水措施:取消遇水膨胀止水条表3.3.1-1明挖法防水设防要求后浇带可选防水措施:增加预埋注浆管表3.3.1-1明挖法防水设防要求(新增材料)施工缝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渗漏水可通过预埋注浆管直接注浆施工缝可选防水措施;增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凃料预埋注浆管表3.3.1-1明挖法防水设防要求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7新增条文(无此条文)防水混凝土应满足抗渗等级要求,并应根据地下工程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满足抗压、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4.1.34.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4.1防水混凝土)为与其他相关规范或标准协调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小于S6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4.1.1结构刚度较差或受振动作用的工程,应采用卷材、涂料等柔性防水材料结构刚度较差或受振动作用的工程,宜采用延伸率较大的卷材、涂料等柔性防水材料3.3.4(提高要求)混凝土抗冻融循环不得少于100次混凝土抗冻融循环不得少于300次3.3.3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8备注:1.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混凝土的抗渗性可划分为P4、P6、P8、P10、P12共5个等级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4.1.41.210.80.6承受压力(MPa)9新增条文(无此材料)防水混凝土可掺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4.1.12(新增条文)因为海砂含有氯离子(Cl-)会对混凝土产生破坏,在没有河沙的条件时,对海砂处理后才能使用(无此要求)不宜使用海砂4.1.10防水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粉及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掺量作出修订(无此要求)粉煤灰烧失量不应大于5%,用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硅粉用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5%4.1.9取消了其他品种的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品种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4.1.8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0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入泵坍落度為120±20mm;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30mm,总损失不应大于60mm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水胶(W/B)比不得大于0.5入泵坍落度為120~160mm;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总损失不应大于40mm4.1.16(新增条文)积水会增大其坍落度,延长凝结硬化时间,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和抗压强度(无此要求)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4.1.15(新增条文)Cl-含量高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影响结构耐久性(无此要求)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4.1.14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14.1.25(无此要求)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4.1.19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2(新增强制性条文)(新增条文)水平及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涂刷界面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新增材料)遇水膨胀止水条,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4.1.26注意注浆时机,一般在混凝土浇灌28d后、结构装饰施工前注浆或使用过程中施工缝出现漏水时注浆更好4.1.25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3(新增条文)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开裂。夏季施工时采用冰水拌合、砂石料场遮阳等措施可降低混凝土的出机和入模温度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4.1.27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4处于干旱少雨地区或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工程』可以采取其他防水措施(新增条文)卷材防水层宜用于经常处在地下水环境4.3.14.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4.3卷材防水层)4.2.8主要性能4.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4.2水泥砂浆防水层)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5备注:取消了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因为其主要特性表现在耐热度较高等方面,更适合在屋面工程防水中使用4.3.5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7)(6)(5)(4)(3)(2)(1)164.3.6备注: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应选用聚酯毡胎,不宜选用玻纤胎;双层使用时,必须有一层聚酯毡胎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74.3.8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84.3.9备注:以其产品标准为基础,设计选用和对卷材进行质量检验时均应按以上两表的要求执行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19注:如选用SBS聚酯毡胎体(PY)时,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标准)内只有II型能满足GB50108-2008表4.3.8内大部份要求,但不透水性能要求保持时间120min不透水亦未能满足。新国标与产品标准比较(举例: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防水卷材因国标修订需留意事项及或受影响情况上海花木御翠园2B、8、8A期长沙望城金星大道住宅1A期广州黄沙站商住发展深圳观澜项目第1期深圳平湖御峰园第1期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除已列出的产品及项目外,各项目亦须跟进所用的全部防水材料有否因国标修订而受影响,并了解当地建委、质监站等验收依据成都温江会所及幼儿园成都溫江住宅發展項目1A期成都南城都汇2A期成都南城都汇2B期西安逸翠园3A期及3B期(刚开工)西安逸翠园2A期及2B期重庆陡溪一期(甲區)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毡胎体(PY)I型备注在建项目及拟待用项目产品名称21上海古北发展项目上海花木御翠园2A、3、4、5、6A、7期成都南城都汇第1A、1B期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北京姚家园1A、1B期成都南城都汇幼儿园及街道办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毡胎体(PY)I型已完工项目产品名称22(新增条文)卷材的粘结质量是保证卷材防水层不产生渗漏的关键之一粘贴各类防水卷材应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胶粘材料4.3.104.3.11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23(新增条文)为保证防水层卷材接缝的粘结质量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表4.3.14的要求4.3.14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24通常在阴阳角處鋪貼各类防水卷材应鋪设卷材加強层4.3.16特点是采用热熔法施工,比较适合地下工程基面较潮湿和工期较紧的情况宜选用表面隔离材料为细砂,规格为PY-S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的产品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和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2)采用热熔法施工应加热均匀,不得加热不足或烧穿卷材,搭接缝部位应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4.3.17新增条文修订及增加各类防水卷材的铺贴方法4.3.16~4.3.22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25特点是冷粘法施工铺贴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应:基层表面应平整、干净、干燥、无尖锐突起物或孔隙排除下面的空气,应辊压粘贴牢固,表面不得有皱折和起泡现象立面卷材铺贴完成后,应将卷材端头固定或嵌人墙体顶部的凹槽内,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低温施工时,宜对卷材和基面适当加热,然后铺贴卷材4.3.18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26铺贴聚氯乙烯防水卷材(5),(如)接缝采用焊接法施工时,应注意焊缝搭接宽度及有效焊接宽度4.3.20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卷材表面具有惰性,影响粘结质量,因此本条强调卷材接缝应采用配套的专用胶粘材料铺贴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4)应采用冷粘法施工,应:基底胶粘剂应涂刷均匀,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应根据胶粘剂的性能控制;搭接部位的粘合面应清理干净,并应采用接缝专用胶粘剂或胶粘带粘结4.3.19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27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7)宜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并应卷材宜单层铺设;在潮湿基面铺设时,无明显积水卷材长边应采用自粘边搭接,短边应采用胶粘带搭接,卷材端部搭接区应相互错开;立面施工时,应每隔400~600mm进行机械固定,并应保证固定位置被卷材完全覆盖;4.3.22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6)应:采用配套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结材料应采用满粘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固化后的粘结料厚度不应小于1.3mm施工完的防水层应及时做保护层·4.3.21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28修订条文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采用人工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4.3.25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294.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4.4涂料防水层)4.4.8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30水泥基防水涂料的厚度宜为1.5~2.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应小于0.8mm;有机防水涂料根据材料的性能,厚度宜为1.2~2.0mm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厚度不得小于3.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用量不应小于1.5kg/m2,且厚度不应小于1.0mm有机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得小于1.2mm4.4.6新增条文II型是以水泥为主的防水涂料,主要用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无此要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应选用II型产品4.4.3条文說明/备注条文内容(旧国标)条文内容(新国标)条文编号(新国标)314.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4.7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全新条文膨润土防水材料包括膨润土防水毯和膨润土防水板及其配套材料,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避免下雨或施工用水导致膨润土材料提前膨胀
本文标题: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8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