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Interpretivetheoryoftranslation)1.简介巴黎释意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其核心人物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Seleskovitch和Lederer两位教授。以认知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着口译过程中意义的感知、理解、记忆、提取与表达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创立了国际口译届第一套系统的、用于解释口译心理过程、指导会议口译教学与实践的理论—释意理论。2.基本观点该理论认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acomplexcommunicativeact)。释意理论强调翻译是交际行为,翻译的对象绝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翻译的任务是转达交际意义。“释意理论”认为,口译不是从源语到译语的直接转换,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再表达”。3.核心观点:口译是以言语理解加上言外知识认知补充(cognitivecomplementofextralinguisticknowledge)为基础的释意过程。研究视角口译作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A语口译B语口译三角模式:意思口译代码转译第一语言第二语言Deverbalisation:Immediateanddeliberatediscardingofthewordingandretentionofthementalrepresentationofthemessage口译过程中,译员为完成特殊交际条件下的功能性需要,在整合语义信息和其他层面的话语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基础上,在长期工作记忆内形成的、以高层次语义表征或多层次宏观语义网络为基本存在形式和主要存在特征的意义存在状态。Seleskovitchnotesthatdroppingformaidstheinterpreter’smemorybecausetheyarenotconcentratingonrememberingthewords,oreventhestructureofthesourcetext.Instead,theinterpreterunderstandsthemessage,connectsittolong-termmemory,andisthenabletoreformulateitinamoreefficientway.Noteshelptheinterpreterretrievethemessagefromtheirlong-termmemoryandconsistof,“symbols,arrows,andakeywordhereorthere.”The“keywords”mayconsistofwordsthatwillremindtheinterpreterofthespeaker’spoint,orofspecificinformation“suchaspropernames,headingsandcertainnumbers”.“Evenmemorizingahalfdozenwordswoulddistracttheinterpreter,whoseattentionisalreadydividedbetweenlisteningtohisownwords,andthoseofthespeaker...Hismemorydoesnotstorethewordsofthesentencedeliveredbythespeaker,butonlythemeaningthosewordsconvey.”(Seleskovitch,1978,30-31)4.口译的三阶段:a)理解(comprehension)理解的内容是交际意义,而不是语言本身,包括语言知识、认知补充、主题知识与百科知识、交际环境等。b)脱离源语语言外壳(deverbalisation)言语输入被分割为意义单位,与预备知识(包括主题知识或一般知识)一同进入认知记忆,这样就脱离其语言形式,从而转化为意义。在译员头脑中源语的语言形式完全消失,为非语言的意义所代替。c)表达(reproduction)表达基于交际意义,符合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5.成就谈a)释意理论开启了口译动态心理研究之先河通过长期的口译实践,Seleskovitch总结出:口译不是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交际活动,一个以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为核心的动态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和口译活动的主体译员有关。为此,Seleskovitch始终把译员和译员心理置于观察研究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对口译过程各个阶段程序的分析,把口译研究从语言结构的静态分析转为对意义传递过程的动态考察。Seleskovitch的这一大胆举措使得口译研究摆脱了笔译研究重客体轻主体的传统,走上了以译员为核心的研究道路,开启了口译动态心理研究之先河,对当代国际口译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b)释意理论对当代国际口译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60-70年代的心理(语言)学家和释意学派一样,都十分关注口译的信息处理问题,属于认知心理学路径的口译研究。而在释意思学派之后出现的各种口译研究范式也都和释意学派研究范式(IT范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打下了释意学派的深刻烙印。20世纪70-80年代之后国际口译届出现的神经语言/神经心理学研究范式(NL/neurolinguisticparadigm)和认知处理范式(CP/cognitiveprocessingparadigm)的口译研究也和IT范式一样,关注口译过程的信息处理问题。不同点表现在:NL范式和CP范式多采用自然科学的数学统计法,对口译过程进行量化分析;而IT范式多采用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根据个人的直觉感受对口译过程进行思辨研究(intuitivespeculation),并提出假说、建立解释模型。20世纪90年代,以FranzPochhacker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借鉴目的论(skopostheory)和翻译准则(translationnorms),创立了口译研究的目标文本产出范式(TT/target-orientedtextproductionparadigm,也称作通用口译学范式),重点讨论口译质量标准和译语语篇功能问题。随着公共服务类口译(communityinterpreting)的兴起,一些研究人员把注意力投向了口译产品、口译员工作表现、口译与社会等领域,创立了口译研究的对话语篇互动范式(DI/dialoguediscourse-basedinteractionparadigm)。c)释意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翻译研究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理论研究,而释意学派的研究工作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应用研究,它提出的意义、意义单位、释意和认知补充等概念,以及“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和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等,就是针对口译认知心理过程所作的高度抽象的纯理论性探索。而释意学派针对会议口译教学提出的职业化口译办学模式,则是把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口译教学实践的典范之作。d)释意理论是会议口译办学的理论基石释意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视口译为一种交际行为(过程)而非交际结果(译员表现、译语质量),为此它反复强调:口译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其对象是意义而非语言,意义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认识为会议口译专业的招生选拔、课程设置、交同传训练与实践带来了深刻启示,构成了会议口译办学的理论基石。e)释意理论对机器翻译研究的启示机器翻译遵循的是形式推导的数学逻辑,主要对文本进行语义句法分析。而释意理论告诉我们:翻译的对象是意义,而不是语言符号。此外,机器是按照句子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翻译的,而译员对文本的处理却不是线性的。翻译机器无法通过认知补充来消除句子结构的歧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要提高机器翻译质量,就要把机器迅速建立起语言结构对应的能力同译员有效的认知补充能力结合起来,使译员和翻译机器在译前、译中和译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翻译工作。6.口译教学实践口译教学实践应该涵盖:信息的接收、记忆和笔记、语篇分析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应急策略等。记忆是同理解相联系的,理解以后的记忆是译员最根本的记忆方法。译员记下的不是他接受的原始信息,而是经过分析后的意义。口译笔记的特点及原则:第一,理解为基础。口译笔记绝对不等同于速记。笔记是在理解基础上记下一些自己认为需要提示自己的重点、逻辑联系、细节等。第二,记忆为主,笔记为辅。笔记只是记忆的辅助手段,因此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大脑记忆上。口译和笔译的共同点是:摒弃语言层次的表达,在理解篇章的基础上对原讲话者或作者的思想进行表述。口笔译的不同点是:口译不容许进行语言分析,也不能重新听讲话内容。听过讲话后,要么立即抓住意义进行表达,要么张口结舌、使得听众无法理解。在口译中,应避免啰嗦,要翻译所有内容,但译员在翻译时不能对讲话内容加以评论,或用自己的思想替代讲话者的思想。口译是一种即时、动态、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其特点可概括为:1)即时性;2)达意性;3)认知性②。口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口译不能照搬笔译的标准。吉尔的口译模式1.作者简介丹尼尔•吉尔(DanielGile):跨学科实证研究最著名的代言人,来自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口译界知名教授,吉尔教授是世界公认的最顶尖口译研究学者之一,现任欧洲翻译研究学会主席、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拥有日语和语言学的双博士学位。发表文章多达190篇,著有《国际会议口译研究》和《翻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式》等8本学术专著,且身兼《Meta》和《Target》等学术期刊的客席编辑。2.研究视角:口译的分解技能研究口译作为一种可分解学习的技能:口译能力口译表现Gile以口译过程为中心,重点分析了口译过程所需要的技能,强调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并专门提出了口译的理解模式:C(Comprehension)=KL+ELK+A(Knowledgeforthelanguage+Extra-LinguisticKnowledge+Analysis),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Gile还指出,在这里的等号并不意味着等量,而是指语言知识和语言以外知识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个加号是指前二者相互作用而得到的附加值。因为要想真正地达到理解,仅仅靠语言知识和语言以外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译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综合知识对接收到的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视角:口译的认知处理过程研究口译作为一种认知处理过程:口译能力口译表现Gile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型”(EffortModels)假说:a)“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SI=L+M+P+C(listeningandanalysis+short-termmemory+speechproduction+coordination),即:同声传译=听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表达+协同。b)“交替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第一阶段:CI=L+N+M+C(Listeningandanalysis+note-taking+short-termmemory+coordination),即:交替传译(第一阶段)=听与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协同;第二阶段:CI=Rem.+Read+P(remembering+note-reading+production),即:交替传译(第二阶段)=记忆+读出笔记+产出Gile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型”(EffortModels)假说的基本内涵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I=L+P+M+C,即:口译=用于听解的精力+用于口译产出的精力+用于工作记忆的精力+协同。“走钢丝假说”(tightropehypothesis)三个理论假设:a)公式中的L、P、M三种任务的执行都包含了非自动化的成分,因而,三者都需要分配相应地认知容量;b)L、P、M三种任务之间至少存在部分的竞争,这就意味着三者对认知容量的分配一般会导致“认知容量要求”(processingcapacityrequirements)的上升;c)在口译过程的多数时候,总认知容量的消耗往往接近饱和的水平。Gile认为,口译过程主要体现为译员
本文标题:口译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3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