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1入学试卷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计30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C.干冰升华D.食物腐败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金刚石B.水果色拉C.鲜奶蛋糕D.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N2B.NOC.NO2D.N2O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生活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雨水是纯净物D.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6.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7.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8.下列区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B.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C.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加水D.白酒和白醋﹣﹣用闻气味9.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比较金属活动性C.验证燃烧需O2D.验证反应放热11.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2.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B.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C.用相互刻画区分纯铜与黄铜D.除去CO2中少量CO通过灼热的铜网13.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D.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二、非选择题16.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①2个氢原子;②两个亚铁离子;③标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④n个氧气分子.17.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A、B、C属于离子的是(填写离子符号).②若D表示某元素原子,则m=,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③A、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8.某化学反应的微粒变化如图所示:①反应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式为.②生成物中有种氧化物.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9.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20.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2),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面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21.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想用的元素符号: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3)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填字母).(注: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但不能与CO反应,CO2的密度约为1.5g/l,CO的密度约为4.25g/l)【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22.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计30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C.干冰升华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二氧化碳制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金刚石B.水果色拉C.鲜奶蛋糕D.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金刚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水果色拉中含有水、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鲜奶蛋糕含有水分、蛋白质、淀粉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体积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B、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沸腾溅出;图中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认识到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N2B.NOC.NO2D.N2O【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B、氧元素显﹣2价,设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C、氧元素显﹣2价,设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2)×2=0,则y=+4价;D、氧元素显﹣2价,设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z+(﹣2)=0,则z=+1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C.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生活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雨水是纯净物D.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考点】水资源状况;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B、根据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C、海水、湖水、雨水的组成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A、淡水资源是有有限的,而且分布不均,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B、生活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故B错误;C、海水、湖水、雨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题.6.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7.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水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将空气中燃着
本文标题: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1入学试卷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6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