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仲裁法期末复习题答案
1仲裁法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学号:031240056专业:法学本科班级:03春姓名:罗中文一、名词解释1、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将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仲栽机构进行裁决的共同意思表示。P542、仲裁庭:是指由当事人选定或者仲栽委员会主任指定的仲栽员组成的,对当事人提请仲栽的争议案件按照仲栽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仲栽裁决的仲栽组织。P1353、仲裁:从字义上讲,“仲”表示地位居中,“裁”表示衡量、判断,“仲裁”即为由地位居中的人对争议事项公正地作出判断和结论,也即居中公断之意。P14、仲裁委员会:是指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组成的,依当事人间仲裁协议受理并裁决法定范围内的民商或经济争议的常设性仲栽机构。P425、仲裁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仲裁的范围和基本原则、仲裁机构的地位及及设立、仲裁庭的组成和仲裁程序的进行、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在仲裁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仲裁裁决的效力及其执行等内容以及调整由此引起的仲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P106、一裁终局:是指仲裁机构受理并经仲裁庭审理的纠纷,一经仲裁庭裁决,该裁决即发生终局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能向其他仲裁机构再申请仲裁。P347、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件以外的第三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权利主张,致使执行程序暂时中止的法律制度。P2348、执行回转:是指仲裁裁决执行完毕后,该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定撤销程序撤销,以致取得全部或者部分财产的一方当事人丧失其依据,人民法院重新采取执行措施,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未执行前的状态的法律制度。P2489、财产保全:是指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前,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时,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并由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关人民法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所采取的限制被申请人对特定财产进行处分的强制措施。P12510、仲裁规则:又称为仲裁程序规则,是适用于所属仲裁机构的,规定仲裁的具体程序,调整在仲裁程序中各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总和。P482二、选择题(不定项)1、仲裁的特征包括(ABD)A.自愿性B.专业性C.公开性D.灵活性2、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何时提出?(A)A.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B.申请仲裁之时C.仲裁裁决作出前D.仲裁程序终结前3、下列属于证据种类的是(AC)、A.书证B.本证C.视听资料D.原始证据4、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ABD)A.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B.有具体的仲裁要求和事实理由C.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D.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5、仲裁协议无效的原因包括(ABCD)A.因主体要件不合格而无效B.因意思表示不合格而无效C.因内容要件不合格而无效D.因不符合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而无效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A.通过仲裁协议来解决纠纷必须是出于双方自愿。B.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仲裁公开进行C.仲裁条款不能作为仲裁协议D.仲裁协议应当明示7、下列属于财产保全措施的有(ABCD)A.查封B.扣押C.冻结D.折价变卖8、仲裁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仲裁庭应当(D)A.缺席裁决B.缺席判决C.延期开庭D.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9、涉外仲裁适用普通程序的裁决期限为仲裁庭组庭后(D)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九个月10、在仲裁制度中,最一般的、普遍适用的仲裁方式是(D)A.友谊仲裁B.机构仲裁C.国内仲裁D.依法仲裁11、一方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另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仲裁机关(B)受理。A.可以B.不可以C.必须D.可以与法院协商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BCD)A.我国的仲裁法可以因外国当事人的约定而在我国领域外具有效力B.我国的仲裁法不适用外国人,也不适用于行政性争议3C.仲裁事项的范围很广泛,因此仲裁这一纠纷解决方式比诉讼的收案范围更广D.著作权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和劳动争议都可以适用仲裁方式解决13、《仲裁法》规定仲裁实行一裁裁终局制度,此处的一裁终局是指(ABC)A.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B.对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C.裁决生效后,上级仲裁机关无权撤销原裁决,指定重新裁决D.仲裁调解书在送达前不得反悔14、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ABD)A.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B.有具体的仲裁要求和事实理由C.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D.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15、未成年人父母双亡或者父母没有监护能力的,可由下列哪些人员担任其法定代理人(ABC)A.祖父母、外祖父母B.兄、姐C.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D.律师16、按照《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当向(A)A.作出仲裁裁决的仲裁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B.向申请人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C.向被申请人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D.向被申请人主要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17、下列可以担任仲裁员的是才(CD)A.某甲,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后因盗窃被判管制3个月B.某乙,从事律师工作满五年的C.某丙,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现退休在家D.某丁,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三、填空题1、仲裁字义上讲,仲表示地位居中,裁表示衡量、判断。2、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干涉。3、仲裁协议的效力包括对当事人的效力,对仲裁机构的效力和对法院的效力。4、我国的仲裁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两种。5、仲裁体系包括仲裁协会、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46、仲裁费用的负担,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7、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有两种,即独任制仲裁庭和合议制仲裁庭。8、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9、仲裁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并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10、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其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11、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12、申请证据保全应当由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13、举证的责任的分担主要有两种情况即谁主张谁举证和举证责任倒置。14、我国的仲裁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两种。15、仲裁审理应遵循以开庭审理为主、书面审理为补充和以不公开审理为主、公开审理为补充。16、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调解书与裁决具有相同的效力。17、如果当事人选择合议制仲裁庭,合议庭需设1名首席仲裁员。18、不论是国内仲裁,还是涉外仲裁,在确定其执行案件的地域管辖时,根据两个因素来确定,即被执行人的住所地和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四、简答题。1、简述仲裁的特征。P4答: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之一,与诉讼、调解等其他方式相比较,有如下特征:①仲裁具有自愿性。仲裁必须出于当事人双方自愿,而非一方自愿。但我国劳动仲裁属于强制仲裁,不同于一般仲裁。②仲裁具有专业性。仲裁员一般都是由精通专业、公正而有权威的人士担任,供当事人选择。③仲裁程序具有灵活性。仲裁程序比诉讼程序灵活,这是仲裁自愿原则的一个体现。④仲裁具有保密性。仲裁以不公开进行为原则,以公开进行为例外。⑤仲裁具有效率性和经济性。仲裁的保密性强,且一裁终局,所以比诉讼更5富有效率,也更能节省成本。⑥仲裁具有独立性。仲裁独立进行,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简述仲裁法的自愿原则。P27答:自愿原则作为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贯穿于仲裁程序的始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我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②仲裁机构和仲裁地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选定。我国《仲裁法》第6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地地域管辖。”③仲裁庭组成形式及仲裁员,由当事人自主选定。在仲裁中,当事人有权约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有权选定自己信赖的仲裁员。④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由当事人双方约定。提交的仲裁争议事项,当事人双方应当在仲裁协议中明确约定,仲裁庭对当事人在协议中没有约定的仲裁事项,无权审理和裁决。⑤当事人可以约定开庭形式、审理方式等有关程序事项。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书面材料作出裁决;仲裁原则上不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3、简述仲裁协议的独立性的表现和无效的情形。P63—64答:仲裁条款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性质上的独立性。主合同是规定当事人双方实体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实体性质的;而仲裁协议是关于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其争议的协议,是程序性质的。所以,它和主合同是平行的,二者可以分离。(2)效力上的独立性。仲裁协议是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协议,是作为救济手段出现的,其目的在于解决因主合同其他条款而产生的争议。因此,它不因主合同失效而失效,反而因满足了其所附的停止条件而得以实施,发挥作为救济手段和解决纠纷的程序的作用。我国《仲裁法》第19条明确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4、简述仲裁中开庭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制度。P36答:我国《仲裁法》第39条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这就是开庭审理与局面审理相结合制度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我国仲裁法将开庭审理作为仲裁审理的基本形式,而将当事人协议选择的书面审理作为开庭审理形式的重要补充,这样,既可以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对仲裁审理形式的选择权,同时,又可在双方当事人未对仲裁审理形式作出选择的情况下保证仲裁的正常进行。5、简述仲裁法的适用范围。P116答: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也叫仲裁法的效力,是指仲裁法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效力。因此,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实际上包括:(1)对人的适用范围。这是指仲裁法对哪些人适用,即哪些人要受仲裁法的约束。(2)对事的适用范围。这是指仲裁机构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可以受理的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的范围。(3)时间上的适用范围。这是指仲裁法发生法律效力的期间,即时间范围。(4)空间上的适用范围。这是指仲裁法在多大的地域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6、简述仲裁协议的概念和特征。P54答: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将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共同意思表示。仲裁协议有如下特征:(1)仲裁协议的主体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协议双方当事人,另一方面是仲裁人。(2)仲裁协议的客体和内容有同一性。仲裁协议的客体是一种行为,五、论述题1、论述仲裁法的基本法律制度。P38答:仲裁法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制度:(1)协议仲裁制度。是指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必须以当事人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为依据,仲裁机构也必须以此为受理依据的制度。(2)或裁或审制度。是指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当事人有权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或者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或者不达成仲裁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3)一裁终局制度。是指仲裁机构受理并经仲裁庭审理的纠纷,一经仲裁庭裁决,该裁决即发生终局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能向其他仲裁机构再申请仲裁。(4)回避制度。是指承办案件的仲裁员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可能影响公正裁决时,不参加该案的仲裁审理而更换仲裁员的制度。(5)不公开审理制度。是指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只允许双方当事人、代理人、证人、翻译人员等参加,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群众旁听,也不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6)开庭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的制度。这是指仲裁审理方式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书面审理为例外,二者相结合的制度。书面审理必须以当事人双方达成不开庭审理的协议为前提条件。2、论述仲裁法中的自愿原则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从哪些相应的具体规定来体现?P27答:仲裁法的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选择仲裁机构及仲裁员、达成仲裁调解或和解
本文标题:仲裁法期末复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6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