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笔记193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绪论——一、学科发展与名称演变(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教育学(包括各科教授法)(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夏宇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开始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授”之谓——重“授”重教师的“教”。(三)“国文教学法”与“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师范学校开设“国文教学法”、“国语教学法”课程2、出版了专著、教材:吴研因《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1、《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实施要点》:“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2、国语、国文合称“语文”。师范院校开设: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1、恢复高考制度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2、引发“教学法”与“教学论”之争“教学有法”——法则、原理(科学性)“教无定法”——方式、方法(艺术性)←(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1、受国外的影响:美国《明天的教师》:“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国内教育界: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2、连续召开三次全国性的“学科教育学研讨会”3、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张隆华《语文教育学》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世界教育学理论研究发展轨迹: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大)教学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传入的教育学——(大)课程论2、国内:课程论与教学论统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内容)(目的)统一教学论:教学是什么?怎么教学?(手段)(过程)二、学科学习的动机(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当语文教师邓拓《燕山夜话》:《讲一点教授法》毛泽东:“十大教授法”《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二)当教师——学课程与教学论《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语言文学修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修养=语文教师(陈景润、王亚南)教师与作家比较:作家→作品→读者→做人←(无确定的检测手段)教师→课→学生→做人→?(有确定的检测手段)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念阐释(一)课程——1、孔颖达:“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朱熹:“宽著期限,紧著课程。”2、拉丁语:“跑道、路线”。斯宾塞:“有组织的知识体系”或“有组织的教学内容体系”。3、语文课程:学校规定的语文教学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静态体系)(二)课程论——△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侧重研究“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的问题。(内容)(目的)△课程论三大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重“知识”“技能”2、人本主义课程论——追求人的和谐发展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重视社会需要和道德教育(三)教学——1、教学即学习——古“教”字从“学”2、教学即教授——20世纪20年代3、教学即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4、教师教和学生学——凯洛夫: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动态系统)△主要行为方式:呈示、对话、辅导等△辅助行为方式: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待等(四)教学论——关于教学行为方式的理论▲世界流行的教学理论体系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⑴苏格拉底、柏拉图:“知识即道德”。⑵赫尔巴特“个人道德本位”: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⑶前苏联“社会道德本位”。⑷我国的教学思想受苏联影响。2、心理学取向的教学理论——⑴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刺激——反应”是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就是强化“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就是有效的安排这种强化。⑵认知教学理论——▲布鲁纳“发现法”: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学习就产生了。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⑶情感教学理论——▲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学习就是学习者发现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特征的过程,教学是促进学生成为完善的人的过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语文课程编制体系和教学行为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理论,是反应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学科教育应用理论。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内涵一、语文课程的内涵语文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中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设计和建构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及其活动方案。▲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1、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2、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3、语文教学方式的组织。▲横向看,语文课程有三种类型:1、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教科书即课本)——间接的语文经验2、语文活动课程、(办刊、演出、辩论等)——直接的语文经验3、语文综合探究课程(或称语文专题研究课程)——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向看,语文课程有四种类型:1、国家计划的语文课程——国家统一规定的以“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等书面计划和材料为载体的语文课程。它体现了国家对语文课程的统一要求,是语文课程的整体框架,是语文教学开展的基本指南。2、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师根据“课标”或对语文课程的个性化的理解和处理。它一方面要受到“国家计划语文课程”的制约,但更多的是考虑在预想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的需要,并依据这些写出教学计划(学期的、单元的、课题的),制订教学方案,包括“说课”形态。3、课堂建构的语文课程——“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还只是虚拟的教学情境中的语文课程,“课堂建构的语文课程”才是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的真实语文课程,也就是古德莱德称之的“可以观察到”的语文课程。具有生成性特征,也就是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展开和产生教育效应的全过程。4、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每个学生个体在语文课堂教学和其它语文活动中获得的对语文的独特体验。这种课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成为课程的实践者,在参与实践的自主活动中,获得对知识的个体性建构和经验的改造与重组。这种课程形态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案例语文课程既以横向的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整体,又以纵向的四个层次显示它的生成过程。二、语文课程案例▲案例呈示1:《夸父逐日》教案……▲案例分析:1、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了个性化的、研究性的解读,已经从对教参的依赖中走出来,走进了对教材的学术研究之中,而不是照抄照搬教参。2、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广泛的拓展。如:解释一至解释四的内容。3、引用了与教材有关的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将语文教学与学术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与语文教材有关的学术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维度,在语文教学中引进有关的新的学术成果,能极大地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提高了语文课程的质量,使语文课程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4、对主题的揭示和挖掘深刻而有新意,具有震撼力和引人思索的广阔余地。▲案例呈示2:《陈涉世家》说课稿……▲案例分析:1、先提出要面对、要研究、要处理的问题——三个问题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的态度,积极参与课程建构的意识。2、在对教材处理的具体操作上也有很好的拓展——用诵读取代翻译,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文感”;以感性代替知性,变历史知识的讲解为与历史人物的对话;课外参读多部文学和历史著作增加“语文”的厚度;将《史记》与《资治通鉴》比较阅读,感受课文的文学色彩和“历史的诗意”。▲案例呈示3:………………………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一、学科性质之争▲“文言”与“白话”、▲“文”与“道”、▲“工具性”与“思想性”、▲“工具性”与“文学性”▲“工具性”与“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国家课程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写出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民族母语的课程学习祖国语言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言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手语、旗语、红绿灯等也是进行交际的工具,但它们的适用范围、所表达的意义非常有限。而只有语言(包括文字)才是人们交际中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因此,以语言为基础的语文课程就具有了工具的属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人们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指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课程的实施要求:(一)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Δ识字写字能力Δ阅读能力Δ写作能力Δ口语交际能力Δ搜集处理信息能力Δ良好的语文感受能力----语感(二)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语文能力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三)重视开辟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语文学科课程语文课程,包含语文活动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Δ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生学语言,要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语言的含义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Δ另一方面学延伸到课外,组织和指导学生接触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观察生活,体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并运用语言服务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例如,教科书、图书馆、电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等。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大语文”观念三、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与人紧紧相连与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与人的社会文化活动紧紧相连语文记录着——人的思维和情感语文积淀了——民族的精神语文凝结着——人类的智慧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打下了深刻的人文烙印语文教材——文质兼美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生真谛赞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内涵------①培育健全人格,体现对人的人文关怀钱理群:“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与他人的精神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思考、探索‘人生的目的,人活着为什么’,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之间,应建立起怎样合理、健全的关系’这样一些根本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至信仰,从而为自己一辈子‘安身立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自己的性情,铸炼自己的人格。”②“发展个性,提高精神境界,开掘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思维能力与创造力。”(钱理群)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文情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途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对话交流,深入精神世界。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素质,具有运用与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素质、言语行为素质、文学审美素质和语文习惯素质。同时又提高一代人的民族文化素质,提升一代公民的文化品位,传承人类文明。整个语文教育过程始终关怀着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这就是语文素质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几点:(一).注意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达到人文要求,不能离开教材的思想人文内容进行纯工具的训练。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表现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既要注重学生的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高尚情操、个性人格、价值观的培养;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还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报刊影视资源,网络资源等,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
本文标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笔记193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9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