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篇一:全国优秀教案评比(地理)】教案设计【篇二: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团结中学刘兴良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学法指导: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我们周围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吧。”投影: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师: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我请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回答)。投影:一、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的概念2、天气的特点师:“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我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投影:关于天气的谚语。过渡:“我们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投影: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投影:卫星云图。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请同学来看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竞赛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来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投影:课本第50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师:请同学来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投影下面的表格: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投影: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④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投影: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学习空气的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板书设计:第一节天气与气候一、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的概念2、天气的特点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2、天气符号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级别2、空气质量状况教学反思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注重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的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篇三:初二地理优秀教案】初二地理优秀教案1、知识与技能(1)、掌握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和地形特征及农牧业生产特点。(2)、学会结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农牧发展的条件。(3)、结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明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预习、读图分析、板图板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1.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变化的规律2.地势高对自然景观的影响3.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区域人地关系。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1、农耕制度(1)、土地利用类型(2)熟制2、传统的运输方式3、传统的民居4、主要的食物5、传统的运动项目6、文化差异(1)、剧种(2)、乐器(3)、园林二、讲授新课(一)干旱的西北地区(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人口、面积、河湖)活动一、(观看多媒体课件开展)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总结)位置: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西。范围: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大部2、地形: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山地为主3、气候: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特征:干旱,降水量少)4、人口、面积:人口占全国比例4%、面积占全国比例30%(地广人稀)5、河流:河流很少,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活动二、(课后练习)1、根据你的理解,把下列内容按照因果关系组合起来,以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p12页)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其干旱的程度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差异。结合图5.15,分析图5.16中的三种景观从东向西应如何排列(p12页)(二)高寒的青藏地区(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人口、面积、河湖)活动三、(观看多媒体课件开展)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总结)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范围:整个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2、地形:整个青藏高原3、气候:高原山地气候(自然特征:海拔高,气候寒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雪峰连绵、冰川广布。)4、人口、面积: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面积占全国总面积25%(地广人稀)5、河流:多河流和咸水湖(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此)活动四、(课后练习)1、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个纬度上。读图5.18和5.19,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p14页)(1)、比较两地的年平均气温(2)、归纳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2、从高寒的区域自然特征方面,解释青藏高原下列地理现象。(p14页)(1)、丰富的太阳能资源;(2)、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三、课后小结:(详见ppt)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优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9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