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分析姓名:授课教师:教授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完成日期:2017.01.151环评项目:新建铁路贵阳至南宁客运线编制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项目介绍1.1项目简介新建铁路贵阳至南宁客运专线(简称“贵南铁路”)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起贵州省贵阳市,向南经黔南州龙里县、贵定县、都匀市、独山县、荔波县和广西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金城江区、宜州市、都安县及南宁市马山县、武鸣区、高新区、兴宁区等地,止于南宁市,全线运营长度512.47km。北端经贵阳枢纽与沪昆、成贵客专和渝黔新双线衔接,南端经南宁枢纽与柳南客专、广西沿海铁路、南广铁路、湘桂铁路、云桂铁路等相连,是川渝黔及西北地区至南宁、北部湾、粤西、海南地区的便捷、快速客运主通道。1.2项目意义贵南客运专线建设对提高西南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铁路通道能力和质量、完善区域快速客运网络和缩短沿线城镇时空距离,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化进程、带动沿线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综合运输体系、保护沿线生态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3环境保护区域1.3.1生态环境沿线经过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都匀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荔波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荔波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都安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沿线野生植物及植被、野生动物、水生生物等。环评报告将沿线涉及到的所有生态敏感区都包括在内,还有沿线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很全面。这些生态敏感区对云贵地区的生态大环境十分重要,环评报告将所有生态敏感区考虑在内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很好。1.3.2声环境沿线主要敏感点166处,其中居民区150处、学校15处、医院1处。其中部分敏感点同时为振动和电磁环境保护目标。铁路运行期会对沿线周边人员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评估声敏感点是十分重要的,本报告按照导则的要求将沿线缓冲区内所有敏感点列出,同时描述敏感的点位置十分详细,非常认真。1.3.3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主要为沿线河流水体,都安澄江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报告按照导则要2求将沿线影响到的河流均列出。1.3.4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隧道顶部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环江县水源乡地下水源保护区、马山县县城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武鸣县灵水湖地下水源保护区。将地表水以及可能产生对地下水造成影响的水体环境一一列出。1.3.5固体废物与社会环境保护沿线区域、车站环境卫生在施工期间以及运行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沿线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文物保护单位。1.3.6小结该报告在环境保护区域的确定方面的工作做得不错。将铁路线线涉及到的应该受到保护的环境统统列出来,而且很详细,为后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奠定基础1.4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环境因素依据等级生态环境工程涉及荔波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特殊敏感区及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荔波漳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重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一级声环境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2008规定的2类、4类区,工程建成后评价范围内部分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受本工程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一级振动环境结合本项目建设特点及振动敏感点分布、沿线地区环境地质情况,本次环境振动评价按Ⅰ级评价深度要求进行。Ⅰ级地表水环境主要为沿线一般中间站生活污水,含有SS、COD、BOD5等非持久性污染物,最大站段污水排放量240m3/d,水质参数<7个,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受纳水体主要为III类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93)。地表水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三级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工程为新建铁路无机务段,为IV类项目,不开展地下水影响评价工作,考虑到本工程经过岩溶地区,对顶部有居民的隧道及地下水源保护区进行影响评价。3电磁环境根据HJ/T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要求,220kV变电所工频电磁场的评价范围为围墙外40米,由于本工程新建牵引变电所为地上户外式,根据标准要求,本次新建牵引变电所评价等级为Ⅱ级。Ⅱ级环境空气本项目为电气化铁路工程,不新增锅炉,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三级本报告未对地下水评级,地下水会影响地表径流的走向,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修隧道,隧道的开挖对岩体造成影响,地下水存在潜在风险。对比其他修建铁路的环评报告中也未对地下水评价。按照导则要求,只有潜在影响巨大的,像是在地下修输油管道才会有地下水评价,我认为这样不合理,既然是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将地下水评价放到其中,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环境存在风险,同时要提出规避风险的措施。1.5评价因子环境因素评价因子生态环境生态敏感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景观、水土流失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Aeq振动环境VLZ10,Vlzmax地表水环境现状:PH、DO、高锰酸盐指数、BOD5、COD、氨氮、石油类、SS;预测:COD、BOD5、氨氮、SS、石油类。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隧道顶部居民泉点、地下水源保护区电磁环境无线接收电视信号信噪比环境空气现状NO2、SO2、TSP、PM10、预测施工期扬尘、SO2、NOX、TSP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生产生活垃圾,运营期车站、列车旅客和职工生活垃圾社会环境社会经济、文物保护单位报告在环境因子的选取上遵循导则的要求,选择的比较合理,对应于环境保护对象,能较全全面的反应环评的方向。1.6方案比选在铁路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对几段存在争议的的建设施工路段进行方案比选,辨析哪一种方案更优。本次道路施工路段主要是经过几个生态敏感区,主要是湿地公园等等,还包括喀斯特地貌区,其地质条件不利于修建铁路,风险较大,施工难度大,未来铁路运行风险较大。报告中的方案比选没有图,从线路长度、工程条件、工程征地、工程拆迁、工程投资列出两种路线的情况。报告编制者主要从,道路施工对生态区造成什么影响、影响程度、道路施工难度、施工投资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由于本铁路通过的居民区较少,对于居民的影响考虑的很少,方案比选中虽列出拆迁费用等项目,但这不是主要的考虑侧重点。在这里不一4一列出各个方案的比选,报告者并没有把投资金额放在首位,而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这样的环评报告是有意义的,给建设施工提供参考。1.7与规划相容性分析本此工程同各政府级的规划制度相符,利国利民是可行的。所有的环评报告均是如此,无论这个项目是否有意义建设。相容性分析没有量化的标准,只有主观判断。环评报告只是列出所有和项目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判断工程就是相容可行的。2环境影响评价2.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1.1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铁路轨道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以及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涉及敏感区则扩大至整个敏感区。范围确定符合导则要求。2.1.2评价方法现状调查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专家咨询和应用遥感技术资料等,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收集有关地质、水文、气象、动植物资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敏感区(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基础资料,了解区域和评价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现状和影响评价利用导则推荐的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类比分析法、公式计算法等。2.1.3植物调查样方布设(1)尽量在拟建铁路占地和接近铁路占地的的地方设置样点,并考虑全线布点的均匀性;(2)所选取的样点植被为评价范围分布比较普遍的类型,并根据不同的工程路段(隧道、桥梁、站场、路基、取弃土场)设置调查样点;(3)样点的设置避免对同一种植被进行重复设点,主要的的植被,根据林内植物变化较大的情况进行增加设点;(4)尽量避免非取样误差:避免选择路边易到之处;两人以上进行观察记录,以消除主观因素。在样方布设上,我认为除上述四点外应根据植被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样地设置数量,对重点和分布广泛的植被类型,可进行重复设点,以了解重要植被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变化。同时植被类型调查与卫片测点相结合,提高卫片识别的准确性。2.1.4区域生态功能区概述本工程所经区域“I-03-11黔桂喀斯特土壤保持功能区”和“II-01-28广西中部丘陵平原农产品提供功能区”其中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为西南喀斯特土壤保持重要区。黔桂喀斯特土壤保持功能区、广西中部丘陵平原农产品提供功能区、西南喀斯特土壤保持重要区。工5程位于“Ⅰ中部湿润亚热带喀斯特脆弱生态区”中的“Ⅰ3黔南山地盆谷常绿阔叶林与石漠化重点治理生态亚区”。工程经过了广西河池及南宁地区,属于水源涵养功能区,土壤保持功能区、农林产品提供功能区。大环江-小环江流域山地水源涵养与林产品提供功能区、高峰岭水源涵养与林产品提供功能区、南丹-环江-金城江岩溶山地土壤保持功能区、红水河流域岩溶山地土壤保持功能区、马山-武鸣-隆安-平果丘陵林农产品提供功能区、武鸣盆地农林产品提供功能区、南宁盆地农林产品提供功能区。在区域生态功能中,没有将贵州省生态红线放入其中,生态红线的标准未在本次报告中体现。在生物多样性评价中,特委托贵州师范大学编制《新建铁路贵阳至南宁客运专线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作为本次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此次建设穿越几个生态敏感区,生态评价十分重要关系到云贵地区整体生态系统,在生态多样性方面有专门的报告,弥补环评师在生物多样性评价不准确的情况,考虑很全面。2.1.5生态敏感区影响评价由于本次工程经过6个生态敏感区都为国家级保护的生态敏感区,其中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荔波黄江河湿地公园为人工建设更主;都匀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都安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具有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性代表;樟江风景名胜区为喀斯特地貌特级保护区;“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也为重点保护对象。针对这些生态敏感区尤其是喀斯特地貌区以及重点保护对象,专门做生态评价。在环评报告中只有穿越森林公园工程情况汇总表。根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不可以在生态敏感区建工人宿舍,弃渣场等。报告中并没有给出工程弃渣场在哪里,工人在哪里生活。具体修建过程中无人监管,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无从知晓。报告对每一个生态敏感区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比其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很多方面报告的编写十分相近,报告的编写者东拼西凑,针对不同的工程作出具体的影响评价的内容较少,同时并没有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与地质地貌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植被修复、影响修复措施。总体原则是正确的,尽可能的采取措施弥补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建成后将在该区域内会形成一条明显的人工化印迹,铁路本身的构筑物都构成自身景观。由于这些景观人工成分较多,会对景观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破坏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施工之后产生斑块,使原有生态敏感区的景观环境受到影响,主要是阻断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工程后期的植被恢复具体措施没有具体写出,只是泛泛而谈,没有类比其他环评方案的后期恢复植被措施,报告中没有编写恢复措施的预计恢复程度。项目推荐方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完整性没有影响,对遗产地的保护管理会增加一些压力,对缓冲区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影响较小,认为项目线方案可行。但是未标明缓冲区位置,施工前后的影响程度没有量化标准。6工程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影响主要体现在桥梁、路基、隧道洞口施工等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如不采取措施,则可能导致用地范围的的石漠化。弃渣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也会对地表植被的产生破坏。工程经过岩溶地区的隧道,可能会引起地下水漏失,导致地表植被缺水,加剧石漠化。根据既有包茂高速公路隧道顶部的植被生长调查情况,高速隧道施工及运营以来,隧道顶部的植被群落结构和植物生长情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隧道施工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很小。这里类比包茂铁路隧道的植被恢复情况
本文标题:环评报告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1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