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同步练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A、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C、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194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A、27美元B、37美元C、47美元D、57美元3、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疆和平解放B、解放海南岛C、西藏和平解放D、湖南和平解放4、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随着祖国大陆的解放,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各新解放区,迅速建立起___作为过渡性的临时政权。()A、军事管制委员会B、政治管制委员会C、军政民主政权D、人民专政委员会6、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____,对自治区的建立、自治机关、自治权利、区内民族关系等作了系统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B、《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纲领》7、____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A、土地改革B、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没收官僚资本D、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8、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B、镇压与宽大相结合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D、知无不言,言之无罪9、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于()A、1950年5月B、1951年5月C、1952年5月D、1953年5月10、在没收官僚资本方面,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A、《关于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指示》B、《关于改造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C、《关于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D、《关于加入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指示》11、官僚资本企业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成为()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D、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12、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任务的会议是中共()A、七届三中全会B、七届四中全会C、七届五中全会D、八大13、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____,对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度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A、《关于统一全国金融工作的决定》B、《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C、《关于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工作的决定》D、《关于统一全国贸易工作的决定》14、除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做的最大的一件工作是()A、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B、镇压反革命C、没收官僚资本D、人民币的发行范围扩大到所有解放区1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A、政治协商会议B、七届三中全会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D、中共八大16、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反贪污B、反浪费C、反行贿D、反官僚主义17、1949年10月2日,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A、朝鲜B、越南C、苏联D、南斯拉夫18、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A、聂荣臻B、彭德怀C、叶剑英D、徐向前19、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东南亚地区和平会议D、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20、1950年2月,中苏双方签订()A、《中苏友好条约》B、《中苏互助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D、《中苏同盟条约》21、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都具有()A、民主主义因素B、资本主义因素C、新民主主义因素D、社会主义因素22、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A、农业B、轻工业C、交通运输业D、重工业23、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24、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2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A、1949-1954年B、1953-1957年C、1952-1956年D、1954-1958年2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性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全国大陆的统一D、国民经济的恢复28、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A、公私合营B、合作化C、国家资本主义D、和平赎买2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30、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原则是()A、平均分配B、按需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统一配给3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A、没收政策B、赎买政策C、改造政策D、统购统销政策32、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____的国家资本主义()A、加工订货、经销代销B、参与入股、共同经营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3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司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A、归国家所有B、归企业所有C、用于工人的工资D、四马分肥3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A、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B、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C、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D、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二、多项选择1、以下可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是()A、结束了中国的百年屈辱B、结束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C、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A、公私兼顾B、城乡交流C、劳资两利D、内外有别3、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现有工商业的调整C、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D、整顿党的作风4、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B、反盗窃国家资财C、反偷工减料D、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5、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C、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哪两个阶段?()A、新民主主义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农民革命7、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A、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8、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一化三改”的重要内容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C、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D、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化私联营13、以下属于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的是()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手工业生产互助组14、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其中“四马”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股金红利三、简答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哪些新的严峻考验?2、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3、简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政策的变化。4、简述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5、简述抗美援朝的意义。6、简述中国共产党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7、简述“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试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3、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意义及特点。4、试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深刻历史意义。第八章同步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1、D2、A3、C4、D5、A6、A7、A8、B9、A10、C11、A12、A13、B14、A15、B16、C17、C18、B19、D20、C21、D22、D23、C24、D25、D26、B27、B28、B29、C30、C31、B32、A33、D34、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C3、ABC4、ABCD5、ABC6、AC7、ABCD8、BC9、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14、ABCD15、ABC三、简答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哪些新的严峻严验?答:(1)能不能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当时,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不愿意看到的。它们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2、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答: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有力地抵制了旧社会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五反”运动历时半年,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3、简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政策的变化。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一切特权,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者控制的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经济利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新中国等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按照《共同纲领》确定的外交原则和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打开对外关系。4、简述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第二,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第三,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同步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2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