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课题: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备课人安小东时间2017年4月[教学目标]1、探索动点运动变化过程中,图形的有关性质和图形之间的角的数量关系、图形中边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的变化规律;2、学会解决三角形中的简单的动点问题,分析动点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促进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图形的想象能力以及动态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与组间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动点的运动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正确分析不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动点的运动变化引起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正确分析不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学、目标激活1、如下图,已知线段AB=6,PB是AP的2倍,则AP等于多少?2、如下图,已知线段AB=24,动点P以2cm/s的速度从点A开始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PB是AP的3倍,则AP等于多少?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为本节课铺垫,同时紧扣课题,明确学习目标.ABP众观前几年的中考试卷,动点型问题是个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教师出示课题)二、支架导学(一)自主探学、尝试解决1、单动点问题例题:如图,已知△ABC是边长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以2cm/s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s),那么t为何值时,△PBC是直角三角形?PCBA(二)合作研学、重组构建2、双动点问题变式1:如图,已知△ABC是边长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运动,如果动点P、Q都以2cm/s的速度学生观察图形,探索图形中变化的量与不变量,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与结论。设计一个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猜想、探索结论,并利用几何画板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发现动点问题中蕴藏着一些相互联系的变量与不变的量,使PCBABACPQQPCAB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那么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变式2:在Rt△ABC中,∠C=90°,AC=6cm,BC=8cm,点P由点A出发,沿AC向C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点Q由AB中点D出发,沿DB向B运动,速度为1cm/s,连接PQ,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3)设△APQ的面积为S(cm²),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观察图形,阅读题目,做到审题,思考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解决动点问题有个感性的认识。提升难度,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QPQPCBAQPCBACBADD四、变换拓学、发散迁移变式3:(2014新疆中考)如图,直线y=﹣x+8与x轴交于A点,与y轴交于B点,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O方向向点O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s)(0<t≤3).(1)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设△AQP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t为何值时,△AQP的面积最大?(3)当t为何值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相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Q的坐标.学生间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本题让学生进行互相探讨,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五、归纳小结,提炼升华1、这节课的学习对于解决动点问题你有哪些收货?2、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把握运动规律,寻求运动中的特殊位置;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动学生可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感让学生归纳,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MABCPQMABCQP点运动过程中,抓住图形在变化过程中不变量与变量及不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求图形之间的特殊数量关系和一些特殊值时,通常建立方程模型求解。受.解,形成体系,为今后解决动点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业布置:已知等边△ABC,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运动,连接CP、AQ交于M,如果动点P、Q都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1)求证:△ABQ≌CAP;(2)当点P、Q分别在AB、BC上运动时,∠QMC是多少度?(3)若动点P、Q继续运动,分别沿射线AB、BC方向运动时,(2)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2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