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命题人:文丽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1.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3、“……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4、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5、2006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至今,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A、近一千年B、一千五百多年C、近二千年D、二千多年6、“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的生产关系是()A.租佃关系B.自给自足C.互助关系D.雇佣关系7、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B.民族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C.统治者的重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D.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8、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按照这种划分,当时的都城属于哪一经济区域()A.山东B.山西C.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9、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A.南朝时期B.唐朝前期C.唐朝后期D.北宋时期.10、.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A夏朝到春秋时期B从春秋到战国时期C从原始社会到战国D从商朝到春秋末期11、被称作古代冶金史的一大飞跃的事件是()A木炭的使用B煤的使用C焦炭的使用D石油的使用12、下列陶瓷制品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A彩陶B黑陶C白陶D白瓷13、.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14、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有()①商业市镇的兴起②经济作物普遍出现③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④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出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关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前提条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导致了封建城市的兴起C.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形成D.得益于各诸侯国的重商政策16、明清江南五府地区市镇大量兴起的原因,不包括()A交通便利B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C靠近政治中心D经济重心所在17、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A闭关锁国的政策B重农抑商的政策C文化专制的政策D腐朽的封建制度18、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2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③闭关锁国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20、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A.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B.《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D.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22、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A.阿姆斯特丹B.伦敦C.威尼斯D.巴黎23、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A.海盗劫掠B.组建商业公司C.贩卖黑人D.发展种植园24、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了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从实质上反映了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第Ⅱ卷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0分)41、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4分)(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从生产力、社会关系和国际格局方面分析)(6分)26.阅读下列材料:(22分)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史记·平准书》(1)材料一、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4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一材料二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得摘抄原文)(4分)(2)我国古代这一最早始于何时?(2分)是谁首倡的?(2分)我国历代统治者推行这一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分)(3)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有什么影响?(6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清初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一切必须经“公行”,非经“公行”不许私自相接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鄂世镛著《清史简编》材料二: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贸易。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使团来中国,要求建立“充分的外交关系”。英使所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梁廷楠《粤海关志》请回答:(1)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实行的是什么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原因。(6分)(2)你觉得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有何启示?(8分)28.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克服重重困难,开辟了由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新航路开辟的四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4分)(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4分)(3)新航路开辟有哪些影响?(10分)2013——2014学年度高一历史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BDADA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BCDDCCAD题号2122232425答案DCBDB一卷:1、B2、B3、C4、B5、D6、A7、D8、B9、C10、A11、B12、D13、B14、C15、D16、C17、D18、D19、C20、B21、D22、A23、B24、B41、(1)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2)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之间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6.(1)体现重农抑商政策(3分)具体规定:①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免除徭役;②从事商业而致贫者,罚为官奴婢;③汉代不准商人穿丝绸衣服;课以重税;④商人子弟不得为官。(4分)(2)始于战国时期,是商鞅首倡的。目的: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租税的征派,巩固封建统治。(4分)(3)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于安定社会,巩固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成了其主要方面,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影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答,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6分)28.(1)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4分)(2)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4分)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到地的联系,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4分)②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③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此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2分)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3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