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给水管道施工方案
XXXX路给水工程施工方案XXXX工程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日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2-2002)(3)《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规程》(CJJ101-2004)(4)《给水用聚乙烯(PE)管件》(GB/T13663)(5)《给水用聚乙烯(PE)管件》(GB/T13663.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08)(8)《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给水工程有关设计图纸。(11)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12)我公司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3)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4)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分项工程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用地,,不破坏植被。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二、工程概况给水工程为XXXX路给水工程。管材:主管道采用DN350—DN900球墨铸铁管(K9级),铸铁管道管材试验水压力不小于4MPa。管径小于等于DN350的管道和用户连接管道采用聚乙烯管材PE100(1.0MPa)。三、施工准备及布置3.1总体施工指导思想本工程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以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工期以及进度计划进行控制,施工技术以现场动态管理为基础,遵循PDCA循环及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进行全面控制。施工现场内外环境保护依照ISO14001环保体系的标准,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环保制度和措施。本工程以“精心组织,细致管理,科学部署,质量第一,文明安全施工并举,确保工期”为施工指导思想,采用“以严求细,以细求优,以优求誉,以誉求存”的战略目标思想组织施工。由于施工现场无固定电源,施工路线长,工作面多,租用一台30KW发电机、两台15KW发电机作为电源供电。3.2项目部组织机构3.2.1我们成立了强有力的项目部,组织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集中操作熟练的施工队伍,集中指挥,分段突击,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3.2.2项目部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项目经理部对各部门进行分工,做到岗职明确,责权到位。3.2.2.1项目经理对所承包工程的工程质量负全部责任,满足合同规定的各项要求,主持落实本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分工;控制好本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负责对业主、监理的联系,负责分包管理工作,主持工程竣工,组织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整改活动,指导有关人员做好增减概预算工作。3.2.2.2项目副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生产,对施工生产中所需工、料、机的提供和满足。协调各部门的组织工作,使工程能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同时组织项目部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检查。3.2.2.3总工程师组织实施质量计划,监督施工现场各类人员履行质量职责;负责组织编制该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补充方案;报单位技术部审核批准,并协助项目经理落实质量措施及项目质量目标。与设计院协调好有关工程变更事宜,并对各部门下达变更资料;协助项目部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主持日常资料分析活动,指导监督现场各类人员做好质量记录;负责对施工员下达的关键工序技术交底单的审核批准,对测量员编制的关键部位测量交底单进行审核批准。3.2.2.4工程部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负责。职责范围:①组织施工生产、质量、安全、拆迁、成本控制。②学习图纸作好技术交底及控制。③管理施工队伍,组织施工生产,详细记录施工日志。④工、料、机总计划及过程控制计划。⑤现场管理及过程成本控制,加大增收节支途径。⑥技术文件的汇总、管理;协助技术组编制竣工资料。⑦合同外项目的实施。⑧协调外界关系。⑨负责对分包工程的认量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3.2.2.5技术质量部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职责范围: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图纸会审。②负责ISO9001标准的实施及落实。③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监督。负责测量交底工作。④负责合同外项目的编制、签订及监督。⑤组织编制竣工资料。3.3人工、材料、机械计划3.3.1人力部署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劳务用工计划,要求施工队伍各工种人员配备齐全,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工程顺利实施。3.3.2材料、机械计划根据工程需要,在开工前要对工程中所需的砂石料、水泥、商品混凝土、钢筋、管材、管件、设备等材料进行详细计算,提出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验收与检测程序,确保原材料与构件的质量。同时将施工中所需的机械设备、小型生产工具、小型配件等器材准备充足,确保材料、机械及时供应,正常运转。四、施工方案4.1工程测量进入施工现场后,认真组织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图纸学习,学习监理文件,有关规程、规范。熟悉现场环境,了解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了解施工工序流程,对地下管线情况要采取有效的物探、坑探措施,查明情况,记录备案。与新建管线有矛盾处及时向设计反映。开工前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中线位置桩、导线控制桩、水准控制桩、导线水准等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定后,作为永久桩点保护,以指导施工测量与竣工测量。4.1.1测量组织机构及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对测量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工程能顺利地进展,同时能及时地了解和控制民房、线杆等下沉量,将测量人员分为两组:一组主要负责施工测量,另一组主要负责监控测量,根据施工的进展,对地面高程进行精确的测量,准确的把握地面的下沉量,使地面下沉量控制在规定值范围内。4.1.2施工测量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工程施工,虽然施工测量与控制测量相比,精度要求较低,但其是工程达到有关设计要求的保证。4.1.3地面控制点布设及技术要求4.1.3.1根据设计单位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以原始基准点进行认真复测,把复核的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定后,作为永久桩点保护。4.1.3.2根据永久桩点,在施工范围内以导线的形式加密控制点,技术要求如下: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2DJ6二级2.40.258151316n1/10000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m高差全中误差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符合路径观测次数符合闭合差平地(mm)山地(mm)四等10≦16Ds3双面往一次20L6n布设地面控制点的主要内容是加密业主提供给本工程的所有控制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在布设地面施工用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之前,对高一级控制点进行校核,并将本工程测量控制点与相邻标段有关控制点进行联测,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工作。4.1.3.3依据监理认定的加密控制点,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放线的内业和外业要经专人复测无误后,才能交施工作业班组使用。4.1.3.4控制点的埋设要达到规范中的要求,完毕后要及时保护,并做点志记,待控制点稳定后,方可进行测量工作。观测要选择在气温稳定、成像清晰交通流量较小、外界干扰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其结果要符合要求,见下表:平均长度(m)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mm)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Ⅰ级全站仪Ⅱ级全站仪3503~5±61/60000±2.5465n1/35000±8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4.1.4测量质量保证措施精密导线控制测量、精密水准控制测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其规定的仪器设备,所测成果必须在规范限差内,如有超限必须重测。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冻土及其融化后进行联测,及时发现误差,保证基准点的准确性。为保证达到测量精度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证:(1)工程开工前制定具体的《测量方案》,并上报主管部门;(2)施测人员由具有丰富测量经验的持证人员担任,其成员有测量工程师、测量技师、高中级工组成;(3)现场交接桩时,均需有交接桩记录,记录必须内容完整、签字齐全;(4)实测前作好与相邻标段内控制点的贯通联测工作,确保测量控制点的相互衔接;(5)原始数据必须标明日期、施测人、校核人;(6)所有测量结果必须经专人复核后,方可用于指导施工;(7)所有测量仪器必须达到其标称精度,并在年检期内;(8)对所有测量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处理分析;(9)对于激光指向仪要随时检查调整,以保证激光束的准确性;(10)有效的保护一切基准点和其他相关标志,至工程竣工验收结束为止;4.2土方工程4.2.1土方开挖沟槽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作业为辅。管道的开挖采用明开槽施工,挖掘机挖出,单侧弃土,人工配合清理整平。测量人员随机作业,严格控制开挖槽底的标高,不要超挖,确保槽底土质的稳定性。开挖时先用挖掘机挖至底槽上20cm,然后利用人工清至槽底标高,以确保槽底土质不受扰动,给水管道过河及埋深较大部位采用两台挖掘机,一台开挖,一台倒运,将土方至沟槽外5米,留出施工便道。由于示范区土质均为砂性土,为了保证安全,沟槽边坡按1:1放坡。PE管开槽深度为管底下15㎝,然后回填中粗砂基础,基础夯实后安装管道。4.2.2土方回填(1)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功能性试验合格,经隐蔽工程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采用明沟排水时,应保持排水沟畅通,沟槽内不得积水;采用井点降水时,其动水位应保持在槽底以下不小于0.5m;②回填土要填到足够高度,防止槽外积水回灌;③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冻土块及其它杂硬物;④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如下所示: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压实工具虚铺厚度(cm)木夯、铁夯≤20蛙式夯、火力夯20~25压路机20~30振动压路机≤40⑤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⑥回填必须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实后再回填第二层,直至回填到管顶以上0.5m处;沟槽支撑应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按回填顺序依次拆除,拆除竖板桩后,应以砂土填实。(2)回填土或其它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根据一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的范围内堆料;②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它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③、需要拌和的回填材料,应在运入槽内前拌和均匀,不得在槽内拌和。(3)沟槽回填土或其它材料的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②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夯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3m;③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形,且不得漏夯;④采用木夯、蛙式夯等压实工具时,应夯夯相连;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0.2m;⑤采用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等压实机械时,其行驶速度不得超
本文标题:给水管道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4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