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十二章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其涉及的其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1.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水平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普遍上升3.失业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严重问题4.开放经济5.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具体的措施。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决定理论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41.总量分析方法2.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3.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4.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5.经济模型方法四、基本概念1.四大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2.四个经济部门企业,家庭,政府,国际经济部门3.宏观经济变量外生变量:常数,系数内生变量:自变量,因变量4.存量和流量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和衡量对GDP的理解和衡量应该注意:1.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2.一个国家3.当期生产4.所有的5.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6.物品与劳务7.市场价值三、一个整体经济的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1.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2.存在这样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3.实际核算中常会有误差出现,因此要加入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4.各国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四、GDP的核算方法(3种)1.用支出法核算GDP⑴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⑵用支出法核算GDP所包含的内容①消费C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注意购买新房算作投资②投资I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I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原材料、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II用于投资的物品是最终产品【库存货物要特别分析是否属于投资,详见P8】III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③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就是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④净出口NX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进口,则(X-M)就是净出口【补充:内需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⑶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表达GDP=C+I+G+NX=C+I+G+(X-M)..2.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具体计算方法应注意事项:⑴各部门生产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⑵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⑶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3.用收入法核算GDP⑴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⑵用收入法核算GDP所包含的内容第一,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第二,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第三,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第四,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第五,资本折旧⑶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表达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五、GDP的意义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六、国内生产总值的局限性(判断题)P13七、国内生产总值的修正P14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其他核算指标一、国民生产总值GNP1.国民生产总值定义P15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GDP与GNP的区别与联系..三、国内生产净值NDP1.国内生产净值定义2.NDP=GDP-折旧四、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五节实际GDP和名义GDP一、基本概念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概念名义GDP是以当年商品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的商品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GDP2.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名义GDP不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动,实际GDP则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动。二、GDP平减指数1.GDP平减指数的意义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平减指数(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2.GDP平减指数计算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3.GDP平减指数的应用根据GDP平减指数百分比的变化可以判断一个经济中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动状况的。4.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方法:计算一年到下一年GDP平减指数增加的百分比:今年GDP平减指数-去年GDP平减指数去年GDP平减指数5.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城乡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该物价指数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循环流动一、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过程P34图13-1二、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过程P34图13-2三、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过程P34图13-3X100%..第二节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均衡产出一、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基本假设(经济萧条背景)【最简单经济关系:四点假设】1.总需求不足导致社会资源闲置,使得国民收入量小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量2.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如mp3。只要想买,可以买无数只。而价格不变。)3.利率不变,投资为自发投资(自发投资又称为自主投资,即r=0时的投资量)4.假设不存在政府和国外投资,只有居民和厂商。(消费储蓄在居民,生产投资在厂商)二、凯恩斯定律:需求决定供给。【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1.原因:大量闲置资源;2.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3.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三、均衡产出(收入)1.⑴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⑵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2.企业根据总需求来安排生产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非意愿存货IU=0,达到均衡,此时为均衡产出,不再变动。3.均衡产出公式:y=c+i=Ey:总需求c:居民消费i:企业投资E:实际支出四投资=储蓄1.投资等于储蓄推导因为:均衡时:E(支出)=y(需求)E=c+iy=c+sc+i=c+s所以:i=s2.投资等于储蓄的意义⑴经济要达均衡,则:计划投资=计划储蓄,⑵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⑶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第三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3.影响消费的因素:⑴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⑵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的收入水平。4.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倾向)⑴凯恩斯的基本心理规律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⑵公式:c=c(y)c=消费,y=收入5.线性消费函数⑴假设消费和收入间存在线性关系:C=a+bya-常数,自发性消费,即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b-为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by-诱致性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6.消费倾向⑴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⑵平均消费倾向APC①APC: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②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APC=c/y③APC即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④APC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平均消费倾向APC=c/y=0.8⑶边际消费倾向MPC①MPC: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②计算:MPC==dc/dy③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④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MPC0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MPC==94-80/120-100=0.77.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⑵APCMPC⑶线性中,若a=0,c=ky,则APC=MPC,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二、储蓄函数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3.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等,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4.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5.储蓄函数公式s=s(y)(满足ds/dy>0)=y–c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s-储蓄,y-收入,c-消费6.线性储蓄函数c=a+bys=y-c整理:s=y-(a+by),所以得:s=-a+(1-b)y(1>b>0)7.储蓄倾向⑴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⑵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S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APS=s/y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其余20元用于储蓄,平均储蓄倾向APS=s/y=0.2⑶边际储蓄倾向MPS:①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②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MPS=Δs/Δy=ds/dy③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MPS==26-20/120-100=0.3⑷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b)。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二者之和等于总收入。y=c+s两边同除Y有y/y=c/y+s/y,即:APC+APS=1同理,有Δy=Δc+Δs;两边同除Δy,则Δy/Δy=Δc/Δy+Δs/Δy,即:MPC+MPS=1推断:若MPC递减,那么MPS必递增。2.若APC与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若APS与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此种情况针对非线性消费/储蓄曲线而言,可利用图13-4,图13-6分析。P40】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利率利率变化怎样影响储蓄与消费,要根据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2.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是通过实际收入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6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