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约翰福音第一章壹、内容纲要【神子救主──道的简介】一、道与神的关系(1~2节)二、道与万有的关系(3节)三、道与人的关系(4~5节)四、道与先锋施洗约翰的关系(6~8节)五、道与世人并以色列人的关系(9~11节)六、道与信徒的关系(12~18节)【神子救主的见证】一、施洗约翰的见证:1.他自认不是基督(19~25节)2.基督是更尊贵的──解鞋带也不配(26~28节)3.基督是神的羔羊──除罪(29~31节)4.基督是神的儿子(32~34节)5.基督是神的羔羊──行走(35~39节)二、安得烈的见证──基督是弥赛亚(40~42节)三、腓力的见证──基督是旧约所指明的那一位(43~45节)四、拿但业的见证──基督是神的儿子,以色列的王(46~50节)五、主自己的见证──基督是神与人之间的天梯(51节)贰、逐节详解【约一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原文字义〕「太初」起初,开端;「道」话,言语(用于表达思想、观念、智能);「同在」陪伴,向着,在...面前,面对面。〔文意批注〕「太初有道,」『太初』与『起初』(创一1)原文同字,但两处的意义却不同;『起初』是指神创造的开始,亦即时间的起头;『太初』是指在未有时间以前,在已过无始的永远里就已经存在──自有永有。『有』字乃过去未完成时式,表示连续、不受时间限制的存在;换言之,『道』之存在将会持续下去,并没有停止其存在的一天。『道』(logos)指『话』或『言语』,但与平常应时的『话』(rhema)有别,这里的『道』指『常时存在的话』。言为心声;言语乃是一个人心思意念的表达。这里的『道』即解释、说明、彰显并代表神的属性。耶稣基督是在创世以前就已经存在的『道』;祂乃是神的解释、说明和彰显,是祂将神表明出来(参18节)。「道与神同在,」这句话至少有下列四个意思:(1)表明『道』与『神』一样,是有位格的;(2)表明『道』与『神』处于同等的地位,并不分孰优孰劣;(3)表明『道』与『神』彼此同时存在,并无孰先孰后之别;(4)表明『道』与『神』彼此面对面,彼此之间心意相交相通,向着对方并无秘密。耶稣基督与父神同时存在,是与神同等的(腓二6),并且深知熟悉神的心意。「道就是神,」本句表明道与神二者原为一;并非道是道,神是神,彼此分开。这里暗示神的身位乃是复数却又是一。『是』字在原文为过去式,表示这个『是神』并不是后来才逐渐变成的。注意,本节的『神』字原文无冠词,表示所强调的是这名词的属性;『道』自己并不构成神整个的本体,而是在本质上与神完全相同。『道』乃是三一神的一部分。耶稣基督与父神原为一(参十30),祂就是神。〔话中之光〕(一)我们若要明白一件事物,必须追溯到最起初的情形。(二)话语是一个人的显露与表明。一个人若保持缄默,他就显得神秘。基督作为神的话,乃是将奥秘的神表明、彰显出来了。(三)从前神是神,人是人,彼此无关;但如今基督来了,乃是神的话来了;当话一临到,神也就临到人。【约一2】「这道太初与神同在。」〔背景批注〕在第一世纪末叶,盛行一种异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原来是一个平常的人,并不是神,乃是在某一个时点才成为神。〔文意批注〕「这道,」或『这一位』,是暗示并强调前面第一节的整个『道』的界定。本节不仅是第一节的重复,并且也是一个确认:指出耶稣基督在已过无始的永远里,就已经是神,并不是突然由人变成神的。〔话中之光〕基督的神性乃是永恒的,绝对的。从亘古到永远,祂就与神同在,祂也是神。难怪在《约翰福音》里没有提到耶稣的家谱,因为祂是『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来七3)。【约一3】「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原文字义〕「万物」万有,诸世界;「造」变成;「被造」开始存在。〔文意批注〕「万物是借着祂造的,」按原文意指『万物是透过祂而成为存在』;含示是祂『使无变为有』(罗四17)。「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意指祂所创造的被造之物,本来都是美好的,每一样都是正面且肯定的。今天许多污秽、丑恶的情形,乃是堕落之后受罪恶败坏的结果。本节表明耶稣基督不但不是被造物,反而是神创造万物的凭借(参西一16~17;来一2);离开了祂,便没有万物。〔话中之光〕(一)受造之物是藉话而有的,离了祂没有一样会有;也就是说,离了祂没有一样事物能够存在。(二)在神的创造里面,并没有劳力,只有神的话。神说要有甚么,就有甚么(参创一章)。在新造的里面,并不需要劳力工作;当神的话──基督──临到人的身上,旧造就变成了新造,原来所没有的变为有了。(三)我们所信的,是那『称无为有』的神(罗四17原文);我们只要在信心里领受神的话,虽然本来一无所有,贫穷、软弱,就要变得样样都有,富足、刚强了。(四)在提到『生命』(参4节)之前,先在这里提到创造;这说明了创造是为着生命,因为生命必须先有容器,然后才能接受生命。神创造天是为着地,地是为着人,而里面有灵的人(参亚十二1)是为着装神的生命。(五)库尔曼(Cullmann)说:神第一步向人启示的,就是祂的创造。【约一4】「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文意批注〕「生命在祂里头,」这里的『生命』,不是指人原有的生命,而是指神的生命,就是《创世记》二章里『生命树』所表征的神生命(参创二9)。「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神的生命在人的里面会给人感觉,叫人认识属神的道路。这就是生命的发光照亮。本节表明耶稣基督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光的源头(参诗卅六9)。〔话中之光〕(一)生命是在祂(话)的里头;生命是话的内容,话是生命的彰显。我们只有在神的彰显里,才能领略到生命。(二)生命是在祂里头──祂就是生命(参十一25;十四6),所以祂来了,就是要叫人得生命(参十10)。(三)主耶稣虽然创造了万物(参3节),但是神的生命却存在祂自己的里头,并没有造到万物里面去。然而对我们这些接受主作救主的人,祂的「生命」就进到我们里头。阿利路亚!我们有一个万物所没有的宇宙至宝──神永远的生命。(四)人受造的生命并不是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乃是神圣的生命,也就是基督自己。在我们未接受基督以前,我们所有的生命充其量不过是短暂的生命。就某方面的意义说,我们在得救以前是没有生命的。(五)在基督里的生命,是永远、不变、恒久的。所有的人都需要这个神圣非受造的生命,就是在基督里的生命。这生命是为着人,人也是这生命的接受器。(六)神的生命一进到我们里面,就成为「人的光」。我们就在这一个光中,一面看见主耶稣是何等荣耀、尊贵、伟大、丰富;一面也看见自己是何等污秽、卑贱、渺小、贫穷。(七)神是那使无变为有、叫死人复活的神(罗四17);祂的两大工作:(1)创造之工(3节);(2)生命之工;这两样工作都是在于基督,也都是借着基督。哦,在基督之外,神再无任何工作了!(八)光是从生命发出来的。必须先有生命,然后才会有光;没有生命,就没有光。我们若要追求光,便须得着生命并被生命所充满。(九)当我们接受基督的时候,祂就带着神圣的生命就进到我们的里面;我们的里面也就立刻感觉到光照,这就是生命的光在里面发光照亮我们。(十)神作工的原则,总是先有光(参创一3);基督作人的生命,也是先作「人的光」。(十一)为着旧造,需要天然的光(参创一3~5,14~18);为着新造,需要生命的光。我们必须有光,才能看见神的作为。(十二)没有生命和光,一切都是虚无、混沌;没有基督的人生,乃是虚空、黑暗、死沉的人生。【约一5】「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原文字义〕「接受」抓住,擒拿,把握,克服,胜过,理解。〔文意批注〕「光照在黑暗里,」『照』字有『光不断地照亮』的意思。光照在黑暗里的目的,是要显出人在黑暗中邪恶丑陋的光景。「黑暗却不接受光,」『黑暗』是『光』的反面,光既是指基督,则黑暗应是指反对基督的权势,并在其权势之下的人和体制。『接受』(comprehend),可以指用心思去掌握,也可以指用武力去制服;本句可能含有此两面的意思,表示黑暗既未能理解光,也未能胜过光。本节经文可说是《约翰福音》的提纲挈领;本书中后面的发展,都在说明光(耶稣基督)与黑暗(世界的王)之间的斗争。〔灵意批注〕光象征良善、生命、喜乐、拯救;黑暗象征邪恶、死亡、忧愁、沉沦。〔话中之光〕(一)当生命的光照在我们里面,黑暗就不能胜过它;相反地,光却能驱散黑暗。(二)虽然光具有驱散黑暗的能力,但是光有可能被拒绝(「不接受」);我们若是陷在黑暗中,正表明我们自己对光的态度有问题。(三)我们若想得着光照,就必须:(1)不可灵里沉睡,而要活在生命中(参弗五14);(2)心转向主,帕子才能除去(参林后三16~18)。【约一6】「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原文字义〕「差来」差遣,执行使命,作其全权代表。〔文意批注〕「有一个人,」指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差』字含有『使者受差遣,负特别使命』之意。「名叫约翰,」本书从不提及使徒约翰的名字,因此不像其它三卷福音书,须加『施洗』以示分别,而单单称呼约翰即知是指『施洗约翰』。【约一7】「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原文字义〕「见证」证明,作证;「这人」这一位。〔文意批注〕「叫众人因他可以信,」『因他』指『因约翰的缘故』;约翰是最先向人指出主耶稣就是那光的见证人,所以就广义而言,所有新约的信徒都是经过施洗约翰的指引才相信主耶稣。〔话中之光〕(一)凡『从神那里差来的』(6节),必定「为光作见证」,也只是「为光作见证」。这说出:1.在神只有一个独一的见证,就是祂的儿子基督。2.是否真实出于神,就看是否专一为基督作见证。(二)施洗约翰并不叫人注意他自己,而是指示人归向及留意基督;主忠心的仆人,总是引导人注目基督。【约一8】「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文意批注〕约翰只是点着的明灯(参五35),向人指明世上的光(参九5),他自己并不是那光。〔话中之光〕(一)正如为光作见证的约翰,被当时一些人误以为他就是那光;今天也有同样的危机,主的见证人会被人误以为是基督。(二)传道人固然配得着信徒的尊敬(参提前五17),但要小心守住自己的地位,以免重蹈撒但的覆辙──高抬自己,要与神同等。【约一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原文直译〕「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来到世界的人。」或译:「这普照世人的真光来到世界。」〔原文字义〕「真」真正的(与『假冒的』相对);「照亮」照耀,启示,指引;「世上」世界(kosmos)。〔文意批注〕「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世上』在原文与『世界』(参10节)同一词,『世界』原意指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但约翰常用这词来指离开神而在魔鬼权势下生活的世人(参七7;十五18~19;十七14)。『照亮一切的人』是普照的意思,光照好人,也照歹人(参太五45)。〔话中之光〕(一)可见光有真光和假光之别。世界上有真的,也必有假的;教会里面有真基督、真道、真先知,也会有假基督、假道(异端)、假先知。所以信徒应当慎思明辨。(二)光虽然普照全人类,但有的人受益,有的人则未受益,乃因各人对光的反应不同(参八12)。【约一10】「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原文字义〕「认识」知道(不仅是理性的知识,且是处在正确的关系之中)。〔文意批注〕「世界却不认识祂,」『世界』在约翰的著作中具有独特的意思,指混乱、堕落的世界;『不认识』乃是不能分辨,蒙昧无知;人的心眼因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所以不能认识基督(参林后四4)。〔话中之光〕(一)世人对真神似知不知,他们对神的认识只在暗中摸索,只靠想象猜测,缺乏绝对的把握,才会错认假神为真神(参徒十七22~24;罗一21~25)。(二)基督徒理应认识基督,但许多信徒对主的认识相当浮浅。【约一11】「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原文字义〕「自己的人」某人自己的,属于某人的,个人的。〔文意批注〕「自己的地方,」原文是中性词,含有『自己的家』之意,广义泛指全世界,狭义特指犹太地方(巴勒斯坦)。「自己的人,」原文是雄性词,广义泛指全体世人,狭义特指犹太人(神的选民)。〔话中之光〕(一)按理,基督教是基督「
本文标题:约翰福音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7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