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宣传标志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农业现代化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动态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区域性•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条件的。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世界界性和时代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全面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将区域农业现代化放在国际大舞台之上,依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来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了。•整体性•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就要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配套。本质上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条件和情况各不相同,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最基本的特征方面,应当是共同的,这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根据现代农业的特征,其基本内容包括:•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过程。农业生产受土地、动植物、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需要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来武装农业,为农业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用现代农业机械代替落后的手工操作,在一切能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单位尽可能多地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园林化。•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地使用机器,以代替人力、畜力和传统的手工工具的过程,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农业电气化: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电能的过程,它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低耗、少污染的重要手段。•实现农业水利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实现园林化:是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泛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3、改革耕作技术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质上是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全面革新和进步,这其中必然包括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2、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组织管理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要求对农业生产、农业基本建设进行经济效果评价。•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还要求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搞好经济信息的传递及经营预测、决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的目标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1.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人均生产农产品多少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在劳均产量和劳均产值上。•2.土地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是反映构成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土地的利用效率的指标。土地生产率可以从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两方面进行量化。•3.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商品率反映农业同社会其它部门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反映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状况,特别是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是一个衡量农业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综合性指标。•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必须把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是综合反映农业生产技术与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5.农业资源与环境指标•农业的资源与环境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土地潜在生产能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程度。•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农业投入产出的比率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世界各国大体是相同的。但由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各自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道路和方法是有区别的。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模式•1、美国型:•以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其特点是优先发展机械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类国家地广人稀,人均负担面积很大,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是劳动力不足。•2、日本型:•以日本、荷兰等为代表,其特点是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大力提高土地生产率。这类国家自然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初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耕地面积少,农产品满足不了需要,迫切需要提高单产以增加总产量。•3、西欧型•主要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为代表,其特点是同步发展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这类国家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工业相对发达,既缺乏劳动力,耕地也不多。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之处•①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注重智力投资。•②农林牧渔业并举,注意保持生态平衡。•③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以指导农业的发展,并对农业给予了财政和信贷上的大力支持。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1、坚持科教兴农战略•①加大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加强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工作;•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③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转变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④选择正确的农业科技革命道路,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研究与常规技术开发相结合、自主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2、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有机农业是指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能量和相应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农业生产制度。•无机农业则是指主要通过来自农业外部的无机能量的投放来提高农业产量的生产制度。•我国必须走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道路,使两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3、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4、强调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相结合•5、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6、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7、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标题:四个现代化的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8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