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考纲要求: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是否存在的推断,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3.运用离子共存知识熟练解决离子推断题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习题讲评课2017年2016年2015年2017年理综第12题,第26题(4)第27题(2)(4)2016理综卷第27题(4);第28题(2)2015理综卷化学第13题;第26题(1),第28题(3)近三年高考涉及有关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的考题以及分数2.离子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不能大量共存?1.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什么?[思考]一.知识点回顾离子共存问题智能图谱离子反应结合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挥发性物质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水,弱酸和弱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结合成络合物能发生双水解熟记常见盐的溶解性表熟悉常见气体了解常见弱酸、弱碱常见氧化性离子、还原性离子熟记常见络合物的生成掌握常见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组发生复分解反应1.常见的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Cr2O72-CrO42-Cr3+1.常见的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微粒氧化性微粒:MnO4-ClO-NO3-(H+)Fe3+还原性微粒:S2-SO32-I-Fe2+Br-Cl-2.发生双水解反应的微粒①Al3+和S2-(HS-)、SO32-(HSO32-)、SiO32-、CIO-、AlO2-、CO32-、HCO3-②Fe3+和SiO32-、CIO-、AlO2-、CO32-、HCO3-③NH4+和SiO32-、AlO2-3.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的微粒(1)Fe3++SCN-(2)Fe3++C6H5OH(3)Cu2++NH3.H20(4)Ag++NH3.H202.注意对选项的限制条件的设置要看清是问“能”、“不能”,还是“一定能”、“一定不能”等对选项的限制条件。二、解题对策1.掌握好离子共存判断规律,可概括为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课堂讨论(讲解12,13,展示14,19,20题)•1.每小组6人,两人提出质疑,两人负责讲解,两人总结记录。•2.讨论完毕后总结以下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和常见陷阱。◎剖题探法突破离子大量共存判断中的“审题”陷阱条件类型高考中的常见表述误点点语常见的限制条件“无色”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pH=1”或“pH=13”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不包括其他类型反应的离子常见的易错点“透明”“透明”也可“有色”“不大量共存”易看成大量“共存”条件类型高考中的常见表述误点点语常见的隐含条件“与Al反应放出H2”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通入足量的NH3”与NH3·H2O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常见题干要求(1)“一定大量共存”(2)“可能大量共存”(3)“不能大量共存”审清关键字梳理总结◎技法突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型推断题(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例子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氢气、水的电离情况等)(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利用这一原则可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4)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反馈练习1.B2.A3.(1)Na2CO3Ba(OH)2(2)B(3)NO3-3Cu+8H++2NO3-=3Cu2++2NO↑+4H2O(4)往D的溶液中逐渐加入Ba(OH)2溶液直至过量,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则D中含有Al3+;若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D中含有Mg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本文标题:离子共存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0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