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金刚经讲义》(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授课PPT)
1《金刚经》选读王雷泉•一、《金刚经》题解•二、《金刚经》的主要思想•三、《金刚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附1:《金刚经》全文标点及简注•附2:思考题•附3:参考书目2一、《金刚经》题解•释“金刚”•释“般若”•释“波罗蜜”•《金刚经》译本及注疏•《金刚经》的科判结构•附明成祖:《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印刷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释“金刚”•一、以金刚为喻,喻般若之法。金刚,指能破一切,却不受任何东西所影响。喻般若智慧坚固不变,纵然世间万物瞬息万变,然而心不执著,不受任何现象所左右而动摇。同时,此智慧强大的力量像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斥各种分别戏论的烦恼染法。•二、以般若为能断的智慧,金刚为所断的烦恼。唐译者玄奘法师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烦恼类如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欲明能除断,故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三、比如金刚神手中所拿的“金刚杵”,以喻菩萨根本智亲证真如的无相无分别的清净般若智。–唐译“能断金刚般若”,属直译;秦译“金刚般若”,是把“能断”的意义含入“金刚”里面,属于意译。–以上三种说法,以金刚比喻般若的道理最为直捷了当,也最为通俗易晓。4释“般若”般若(Prajnā),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绝对完全的智慧”。小乘的戒定慧三学,大乘的六度,皆以般若为首。般若非世俗智慧可以尽其义,当理解为“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不执取于法的大智慧”。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大乘菩萨所说之般若。三种般若•实相般若——以般若智慧所观照的世界绝对之真相。实相即无相,超越一切现象和语言文字,但又不离一切现象。•观照般若——主观上能观察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即用佛法的观点,如实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及身心世界,体证一切皆空的智慧。•文字般若——以文字语言阐述实相、观照般若,用来说明苦、空、无常、无我等道理的一切经典,都叫作文字般若。5三般若与闻思修三慧为证入解脱境界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宗教智慧:•闻慧指由听闻对佛法正确的理解,•思慧指由思惟对于佛法的正确思考,•修慧指由禅定引发的无漏慧。关于三慧与大乘三般若的关系,印顺法师说:–初学般若,应先于文教听闻、受持,以闻思慧为主。经合理的思考、明达,进而摄心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即观照般若,以思修慧为主。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现觉实相,即实相般若了。这三者,同明般若而各有所重,如意在实相,即能所并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如意在观慧,即依境成观,以离相无住的相应为宗。如意在文字,即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悬论》)6•梵文pāramitā的音译,意译为度、到达彼岸,指超越生死而达永恒安乐的涅槃彼岸。•般若波罗蜜,意即乘般若智慧之舟,超越生死的苦难,自迷界之生死此岸,渡过生死的大海,抵达悟界之涅槃彼岸,而得到解脱。•声闻、缘觉所得般若,因其唯求个体尽速趣向涅槃,不求智之边际,故未能得波罗蜜,即不是完全究竟的智慧。•唯菩萨求一切智,遂到彼岸,故名之为具足般若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中,“般若”为最重要的一度,是一切大乘修行法门赖以滋生的本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如果没有般若的指导,之前的五种波罗蜜只是世间善法,不是究竟的佛法。•金刚般若波罗蜜——以像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超越生死,达到永恒安乐的究竟归宿。释“波罗蜜”7《金刚经》的成立及译本•《般若经》依成立时间可分三个阶段:–小品《般若经》,《道行般若经》属之;–中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属之;–《大般若经》,集合了每一个时代的《般若经》——原始、中品,以及最后出现的大品《般若经》都包括在内,例如《文殊般若经》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七会,《金刚经》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从晋朝的罗什三藏到唐朝的义净三藏,短短三百年之间,这部经在中国出现了六种译本,而且全是名家之作。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344~413或350~409)译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北魏.菩提流支(508至洛阳)译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陈.真谛(499~569)译4.《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隋.达磨笈多(?~619)译5.《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602~664)译6.《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义净(635~713)译•在这六个译本中,鸠摩罗什译本最受中国佛教僧俗的喜爱。8《金刚经》的注疏•中国和印度对《金刚经》的解释相当多,计有:•(一)印度有无著造《金刚般若论》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天亲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无著是印度非常伟大的一位论师,著有《摄大乘论》,这是唯识宗早期的一部重要论典。天亲则是无著的亲生弟弟,也是唯识宗的大师,写有《唯识三十颂》及《唯识二十颂》,后有人释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大师将其带回中国,加以综合整理,翻译成《成唯识论》。•(二)中国汉文注《金刚经》者,自晋之僧肇、隋之吉藏,迄于清之俞樾,所著注释收于《卍续藏经》中者,共四十三种。•至清道光年间,连同民间宗教的乩书,《金刚经》注解不下千百余家。9《金刚经》的组织判分•(一)梁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分。•(二)罗什的弟子僧肇之说:《金刚经》前半部,相当于昭明太子所分的第一分至第十六分,是说众生空;后半部相当于第十七分到第三十二分,说的是身空、法空,也就是人无我、法无我,阐释证人无我进入涅槃,脱离生死成阿罗汉;证法无我即登大乘菩萨初地以上,虽入涅槃,但不出生死,在生死中自由自在度化众生,这就是法无我。•(三)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及三论宗嘉祥大师之说:前后两部为重说重言,也就是前半部已经说过的话,后半部又重新演说了一次。•(四)印顺长老之说:他接受嘉祥大师将前后两部,判为般若道与方便道之说。印老在其所著的《般若经讲记》中,采用《大智度论》里的五种菩提心来分判全经,这五种是: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10•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无住分第四•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法界通化分第十九•离色离相分第二十•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一合理相分第三十•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梁昭明太子所作科判11明成祖: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坏。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原,于我人众寿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夫一心之源,本自清净,心随境转,妄念即生。如大虚起云,辄成障翳;如宝镜蒙尘,随韫光彩。由此逐缘而堕幻,安能返妄以归真?惟如来以无上正等正觉,发慈悲至愿,悯凡世之沉迷,念众生之冥昧,为说此经,大开方便,俾解粘而释缚,咸涤垢以离尘,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转痴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是经之功德广矣大矣!•虽然,法由心得,非经无以寓夫法;经以人传,非言无以著夫经。爰自唐宋以来,注释是经者,无虑数十百家,虽众说悉加于剖析,而群言莫克于折哀。朕夙钦大觉,仰慕真如,间阅诸编,选其至精至要,经旨弗违者,重加纂辑,特命锓梓,用广流传。俾真言洞彻,秘义昭融,见之者如仰日月于中天,悟之者若探宝珠于沧海。岂不快哉,岂不伟哉!呜呼,善人良士,果能勤诚修习,虔礼受持,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即得灭无量罪愆,即得获最胜福田。果证人天,永臻快乐,功德所及,奚有涯涘哉!谨书为序,以示将来。永乐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12二、《金刚经》的主要思想经石峪《金刚经》,南北朝时刻于泰山。一、全经纲领:“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二、观照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三、修行宗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四、中道方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13(一)全经纲领: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大心,即大乘心,或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心。唯心量大者,堪称大法器,能成就大事业。菩萨以自己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为修行的终极目标。故依此境界发大心,为一切菩萨行的根本立场,有金刚不坏之义,即名此心为金刚心。•“菩萨”是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菩提萨埵)简称,汉译为觉有情、大心众生、大士、高士、开士。依大乘佛教的精神,菩萨的特点是追求觉悟,尤其重利他行,所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下化众生即济度众生的利他行,其基础是不舍世间的大乘精神。•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的目的,是为了使听者都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也就是经中所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希望所有的人最后都能得到无上的菩提正果,就是成佛。14本经的请法者须菩提•须菩提在经中作为请法的代表,与释迦牟尼佛对话。在佛陀十大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是所有大阿罗汉中,对空义了解最透彻者。•传说须菩提出生时,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空了,米缸、水缸、钱财、金银珠宝,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这是预言他成为佛弟子之后,对空的道理了解得最透彻。•大部分人由于不能接受空的观念,所以不能学习空掉烦恼、执著,不能空掉自我;因为不能空,所以就不能得度。•须菩提是已经生死自在的解脱者阿罗汉,但他不以己身的解脱自在为满足,要学习佛陀,发大乘心,行菩萨道,令沉沦于生死苦海中的众生也得以解脱。15发菩提心的意义•在第二分中,须菩提发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全经皆为佛陀对此问题的回答,围绕此问题而展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无与伦比的佛陀觉智。其意思为:佛从一切邪见与迷执中解脱出来,圆满成就无上智慧,周遍证知最本原最究极的真理,而平等地开示一切众生,引领他们到最高的清净的涅槃的精神境界中去。这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超越的觉悟,是言语不能表达,非世间诸法所能比拟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发菩提心”,是指求取佛陀智慧的心志。发此大心,就是立定志向,期愿达到圆满的佛陀觉智目标。16发菩提心的两大难题•发菩提心目的是要证得无自性空真理的智慧。佛陀从苦痛烦恼中解脱出来,把这种智慧平等地开示给一切众生,引领他们到涅槃境界。•须菩提问:当众生矢志要求解脱时,应将发心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心不安住,要如何降伏?•住心,使心灵平和地安住下来,是终极关怀的层次;伏心,则是在达到终极真理过程中的实践层次。前者指向目的,后者指向方法。•就大乘的终极关怀而言,发心者主体的修行目标(住心)与修行过程(伏心),属于同一生命,在终极的层面不能分开。倘若分开,使主体从伏心、住心分隔开来,人便不断向外追寻要伏心、住心,从而把生命分裂为二,而游荡于永无止境的追寻上。•须菩提的发问,就是如何在菩萨行的目标与过程中,协调发心、住心及伏心等问题。《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然后才有静安虑得。安身立命,止于何所?止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具的觉悟之性。就像当年慧可断臂求法一样,我们追求心安理得,追求活得明明白白,坦坦荡荡。——禅学会倡议书17发菩提心的要领•以下二句点明全经的立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三)•“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三)•“灭”,灭苦;“度”,超度。大乘所发之无上菩提心,乃以一切众生皆得到解脱为目标。根据缘起论一切法皆是缘起无自性的真理,要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这就是“无住”。•度引众生入涅槃,是从缘起,即从有或幻有的一面来说。而实无众生得灭度,则是从性空一面来说,众生
本文标题:《金刚经讲义》(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授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3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