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企业计量管理内容目录计量和计量的基本特点计量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计量法律法规对企业计量工作的要求建立并完善测量管理体系一、计量和计量的基本特点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的基本特点–精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计量的分类–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程(工业)计量。计量的发展变化计量法实施1986年7月1日北京市计量管理规定实施2001年7月1日计量法的修改已在进行中二、计量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计量是当代经济发展必需的支撑条件,是信息化的基础,是现代化生产、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计量是企业节能降耗,实行成本核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计量是现代工业企业的技术基础。三、计量法律法规对企业计量工作的要求国家对企业计量管理方式的变化基本原则:引导、监督、协调、服务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999年6号公告)推荐性认证a.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执行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原则要求”b.计量工作合格确认:执行标准“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计量法规对企业计量工作的主要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依法实施检定自行开展计量检定的最高计量标准要经过考核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要符合要求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要取得许可证四、建立并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概述测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连续控制而必须的一组相关的且相互作用的要素。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原则要求重要性: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为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经济效益,控制不正确测量结果带来的风险。与其他体系标准的关系: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适用于10012。遵从ISO10012有利于满足ISO9001(7.6)、ISO14001(4.5.1)、GB/T28001(4.5.1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八项基本原则(ISO9000:2000引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要点:测量管理体系应保证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测量管理体系由规定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识别和确定标准所涵盖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在决定其范围和内涵时要考虑不能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被确认,测量过程应受控。测量管理体系的改变应按程序进行。测量管理体系模式改进管理职责计量确认测量过程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资源管理测量结果顾客测量要求顾客满意输入输出管理职责建立计量职能部门并规定其职能。最高管理层要为建立并维持计量职能提供必要的资源。计量职能部门可单独设立或合并设立。计量职能部门应设计和制订相应的文件,保证其正常运行并改进其有效性。为测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目标。最高管理层在计划的时间间隔里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连续有效的执行并满足要求。11资源人力资源:参与测量管理体系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应满足执行任务的需求,并进行培训。信息资源:a.程序:建立程序文件,保证应用时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b.软件: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经过鉴别并受控。c.记录:保存所要求的记录,记录包括确认结果、测量结果、采购、操作资料、不符合数据、培训、素质、顾客抱怨等。d.标识: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应清楚地标识。物质资源:a.测量设备:使用文件化的程序进行管理。b.环境:正确有效的运转测量过程,要满足必要的环境条件并形成文件。例:温度、湿度、光照明、振动、灰尘控制、电磁干扰等。c.外供:对外部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例提供校准服务的实验室应按ISO/IEC17025证明其能力。12测量设备的管理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他们的组合。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10.4见: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3.3计量器具(测量仪器):a: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见: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6.1b: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见: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测量设备与计量器具的关系识别测量设备的重要性13强制检定计量器具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b.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c.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的工作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识别见:1.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1987、1999)2.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1991)14测量设备管理的要点a.对所需的全部测量设备进行控制。b.对测量设备的控制应形成文件。c.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要求的测量能力。15测量设备的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A.B.C.),原则是根据计量法规和在使用中的重要程度划分。A类.a.计量法规定的实施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b.生产、质检、成本核算(能源、物料计量)、环保、安全等环节中关键测量过程或测量点使用的计量器具。B类.非关键测量过程使用的,但是计量要求比较高的测量设备。C类.计量要求不高、计量性能不易发生变化、低值易损的测量设备。16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a.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1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3.5b.计量确认的过程输入:1-顾客的计量要求:顾客根据产品的生产过程规定的测量要求。2-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由校准(或检定、测试)决定的验证:将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比较(验证:见ISO9000-20003.8.4)输出: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标识:确认状态的标识。测量设备的标识要点:a.明确反映测量设备的分类及确认状态;b.采用同类一个系列的标识;c.对标识上的信息项的填写在文件上作出规定。种类:合格证、准用证、限用证、禁用证、封存证用途:合格证:用在经过检定、校准,有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的计量器具(测量设备)上。准用证:用在使用比对等方法进行确认的测量设备上。限用证:用在只限于使用某一测量范围或某一测量功能的测量设备上。禁用证:用在发现不合格,暂不允许使用的测量设备上。封存证:因某种原因暂时不用的测量设备上。18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例:提出购置申请—技术评审—采购—验收(检定或校准)—确定技术资料的保存和使用要求—确定类别—确定溯源方式—确定溯源间隔—确定使用的标识—确定责任人—对使用中的提出维护保养的要求—提出发现不合格时的控制措施—确定所需的原始记录和要求—使用前或修理后的计量确认—降级或报废。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要点:a.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确定要由文件作出规定必要时要有评审过程。b.要把使用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测量风险尽可能减小。c.保持最小的确认费用。要素:影响确认间隔的要素主要有:设备类型、制造商的建议、以往的检定(校准)记录的数据趋势、保养和使用的历史记录、使用的场所及严酷程度、磨损和漂移趋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场等)、所寻求的测量准确度、有可能出现的测量风险、使用的频繁程度、确认费用等。方法:“阶梯”式调整法、统计方法、现场实验方法等根据不同的测量设备采取不同的方法。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等)要点:保证溯源性;满足预期使用要求。a.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见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9.12)周期检定一般用于A、B类计量器具,一次性检定(使用前或购入后的检定,以后一般不再检定)用于C类计量器具。b.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设备或测量系统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所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一组操作。(见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8.11)一般用于A、B类测量设备,也可以一次性或使用前。c.其它:比对、外观检查等,一般与一次性检定或校准配合使用。检定与校准的区别共同点:具有溯源性。不同点:性质不同目的不同依据不同结论不同、时间间隔不同对象不同出具的证明不同。不合格(不符合)测量设备的控制a.不合格测量设备:被损坏、过载、超过了规定的检定周期或确认间隔、可能是其预期用途无效的错误功能、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被误处置、铅封或保护装置被损坏或破裂、暴露在有可能影响其预期用途的环境中。b.处置:立即停止使用,作出“禁用”标识排除原因,重新确认,合格的继续使用,不合格的报废或降级。c.有可能出现测量风险的要对数据进行追溯。计量确认的记录测量过程管理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10.2见: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3.2管理要点:a.对测量过程进行规划安排,确认其有效性,正确执行、形成文件,并进行控制。b.每一个测量过程完整的规范包括有关测量设备的标识,测量程序、测量软件、使用条件、操作技能和其他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因素。c.测量过程控制应根据文件化的程序进行。测量过程的设计a.识别和确定计量要求:根据顾客的、组织的、法规的要求。b.设计满足计量要求的测量过程,形成文件,并进行有效性确认。c.识别过程要素和控制要素,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要求时可能引起的风险相称。d.要素应包括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应用的方法、操作者的素质和技能等。e.设计的测量过程应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能保证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改正措施。测量过程的实施a.测量过程要在受控条件下实施,受控条件要能满足计量要求b.受控条件:使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应用已证明有效的测量程序有需要的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维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使用有能力的人员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按规定进行检测c.测量过程记录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体系包含的每一个测量过程都应考虑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应在测量设备确认和在测量过程的有效性确认前完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参见: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溯源性保证所有的测量都能溯源到计量基准(SI单位)。测量管理体系的分析与改进要点:a.保证测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b.不断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监测不符合控制a.不符合的测量管理体系b.不符合的测量过程c.不符合的测量设备改进: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本文标题:企业计量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