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6讲行政决策侧重内容:非零和博弈决策;方案决断;追踪决策。案例:以色列与埃及西奈半岛争议的解决的启示: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包括埃及西奈半岛在内的大片土地。双方的对立。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卡特的主持下,达成协议:西奈完全归还埃及,但大部分地区非军事化,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埃及的国旗可以在西奈半岛飘扬,坦克则不能部署在与以色列相邻的边界上。分析:双方的需求;满足需求的途径案例延伸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家,在马路上边散步,边讨论经济问题。甲经济学家看见了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给你100万块钱。乙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就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甲经济学家给了他100万块钱。过了一会儿,乙经济学家也看见了一堆狗屎,就对甲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也给你100万块钱。甲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经济学家把甲给他的100万还了回去。走着走着,乙经济学家忽然缓过神来了,对甲说:不对啊,我们谁也没有挣到钱,却吃了两堆狗屎。甲也换过神了,思考了一会儿说: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DP啊!(意义:没有价值也可以创造出对各方面有用的“价值”)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防止德国飞机对运输商船的频繁的攻击。决定在商船上安装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发现这些高射武器的战绩实在糟糕,几乎没有击落或击伤一架敌人的飞机。所以许多人对此提出疑问:是否有必要继续在其他商船上安装高射武器?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盟军海军的运输小组经过讨论研究后认为,把在商船上安装高射武器的策略目标定位击伤或击落敌机是有欠妥当的,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减少被击沉击伤的运输商船数。虽然高射炮没有击毁一架敌机,但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它在保护商船、防止敌机轰炸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安装高射炮并不是徒劳之举,关键要看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谢明,公共政策导论,213)描述1:[战胜敌人的目标]击落敌机的数量,与预想差距太大,问题突出;描述2:[保护自己的目标]减少被击沉击伤的商船的数量,成效显著,没有多少问题。资料来源:谢明主编《公共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3页2、多方案(草案)拟定的基本要求方案之间应该具有差异性与排斥性;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可能。案例导入1: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谢明本,130-134)背景: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美国后院)部署导弹,引起美苏两个核大国的尖锐对立。美国总统肯尼迪及其决策小组提出六项对策供选择。①无所作为;利弊分析。②施加外交压力;利弊分析。③秘密接触卡斯特罗。利弊分析。④武装入侵古巴。利弊分析。⑤实施外科手术式袭击。利弊分析。⑥进行海上封锁。利弊分析。最后,权衡采取第六方案。肯尼迪的总结。采取第六案的主要理由。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总结危机教训时说:“核大国在保护自己重要利益的同时,注意不要把对手逼上绝境,使他要么选择丢人的惨败,要么选择发动核战。如果真发生了这样的事,那就是我们政策的重大失败,或者说是我们对世界末日的追求。”四、方案决断(狭义决策)实例: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艰难抉择。1、择案标准的辩证分析例如,有的方案虽然可行,但成本太高;也有的虽突出了效率,但离均等的信念差距太大;还有的效益和效率两方面都考虑了,但操作起来太复杂,不便管理;有的方案本身就不合法,根本不可能采纳;还有一些很有潜力的方案,却因为现阶段在政治上还显得难以接受,不得不忍痛割舍,等等。(华东师大吴志宏,2003)对政策的选择往往在效率、公平、操作、政治[价值观]等多重约束条件下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最终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和妥协的产物。”4、决策者的素养人性的缺陷:优柔寡断;主观武断。小故事:布里丹式旋涡:布里丹的驴子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它到处寻找吃的东西。驴子真幸运,很快发现左边和右边都有一堆草可吃。于是它到了左边那堆草边,可审视一番后觉得没有右边那堆草多,所以饿着肚子跑到右边去吃。到了右边以后又发现没有左边那堆草的颜色青。想想,还是回到左边去吧。就这样,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这只可怜的驴子,最后却饿死在途中。决策者的素养:多谋善断:静若处女,动如脱兔。叶剑英元帅。六、追踪决策——“发现原来的决策错了怎么办?”亡羊补牢: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1、含义。追踪决策不同于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补充及修正。实质上则是对原来面临的问题重新进行一次决策。由于主客观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它并非正常决策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对原决策的根本否定,而是根据对原决策过程的再次分析,促使原决策中的错误转向正确的一种决策,是对原决策的“扬弃”。它具有四个特点: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实例:骑虎难下的半拉子工程[追踪决策]一项工程,预算投资3000万,已经进行了一半,经过调查,发现市场前景渺茫。总经理感到非常苦恼:如果继续干下去,那是个无底洞,可能损失更大;但如果半途停下来,前边的投资可能白白浪费,血本无亏。请你谈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实例解决1:亡羊补牢,双重优化例如,美国著名的IBM公司,曾经试图研制一种“未来系统”的电子计算机,集中了许多专家,历时数年,花费了五亿美元,可最后却决定中止研制。因为他们在追踪决策分析时认为,这个项目研制成功的前景渺茫,继续下去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停止研制以后,他们把“未来系统”研究的许多局部成果和经验,运用到其它产品的研发中去,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事实表明,这项追踪决策是正确的。
本文标题:第6讲行政决策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7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