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各家学说站长素材86126.Net绪论一、《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对象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和讨论历代各医学流派和各医药学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二、《中医各家学说》的性质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为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或一个学术理论的确立,无不是通过反复实践,最后由经验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中医各家学说是属于理论性的东西,这些理论和观点锦是历代各医药学家临床实践的结晶。三、《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国医学史》1相同之处一个学术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不外两个因素。一是百家争鸣,二是师承授受,医学也是如此。各家学说中所论及的医家都是历史人物。他们的学术发展都是依靠师承授受和学术争鸣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同时又受到历史、政治、科学、文化、哲学、思想、宗教、道德、地理、气候、风俗习损等各种社会的,自然的因聚影响。所以,各家学说具有学术发展史的内容。2不同之处《各家学说》讨论的重点是历代各医学流派,各医药学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便择善而从。所以不过多的去探求形成这些学术特点的社会的、自然的原因。这也是中医备家学说的另一个特点。四、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目的1、掌握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价值和意义;2、熟悉各家学说学术流派的纵横关系及基本概况;3、了解各家学说及其学术争鸣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五、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应具备的基础知识1四大经典2历史常识3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六、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方法1读史书了解医家的人生轨迹2读原著理解医家的学术思想3在临床中实践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理论体系医家医著流派中医学理论体系自其形成之后,经数干年的发展,至今仍有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这充分证明了所具有的科学性。也正因为其有着科学的内涵,因此,随着不断实践与研究,才能不断发展、充实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涌现出数以干百计的著名医家,产生不同的学说与流派。可以说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产生丰富多彩中医各家学说的前提。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问世在《汉书·艺文志》记载与《黄帝内经》并存的医经典籍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路》六种,但这六部书均已无存,因此,这部从战国至西汉而完成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为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在这部著作中,论述了人体脏腑、经络、产生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法、治则、辨证、针灸、摄生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1、古代朴素唯物观思想《内经》强调了物为宇宙之本体,人是物之一,把生命科学建立在物质性的基础上;借助古代哲学的精气生万物观点,形成了人体的气化说、精气说,借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并用于诊断与治疗,把中医学理论也建立在朴素唯物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2、对立统一规律借助阴阳学说以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以阐明人体与自然界事物的复杂变化,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医理论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内经》中明确指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并且认为这一规律是广泛存在的并以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等对立统一关系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用于诊断、治疗诸方面,以阐明中医学的理论。3、整体观念运用五行分类的方法把人体的生理组织相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分为五类,如五方、五气、五季、五畜、五谷、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等等,均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中之某一行,将自然界与人体相关内容相互对应,以说明白然界对人体的影响,人体相关组织器官的相互联系.借助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各种现象。这样,五行学说已由最初的简单五种物质功用的概念转为朴素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具有辩证法的观点。《内经》所奠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借助了哲学的气论、精气说、阴阳五行说等范畴,使中医理论的形成从开始就具有了古代的唯物观与辩证法思想.在此思维方法上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丰富的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同时,这一理论体系的初步奠定,又有其不尽完善之处,为后世医家在学术发展上既提供了较科学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了可能性。因此,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和竞相发挥的各家学说,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划分一、形成的年代1、金元清·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认为中国医学应从金元时代开始,才各成流派门户之见。《中医各家学说》二版全国统编教材在总论中所提及的河问、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即是受这一学术观点所影响而提出的。更早进行学派研究的民国时期谢利恒先生,著《中国医学源流论》一书,所提出的刘河间学派、李东坦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伤寒学学派等,亦与纪氏之论的影响有关。2、战国任应秋先生在《中医各家学说》四版全国教材中提出”远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洪流中,医学流派的产生便已逐渐兴起”。其理由有:其一.社会背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宗族制度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受到家族制度生产关系的冲击,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别,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生产的提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春秋戏曲时期.出现了学术上的各种流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发展局面。其二,医学发展春秋战团时期出现了医和、扁鹊等著名医学法家。《黄帝内经》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形成丁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有其科学合理的内涵,为学术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鉴于其不完善之处,又为学术发展提供了可能,为后世众多学术流派形成创造了条件;到汉代以前,已经有了师承授受关系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传》中记载扁鹊学医于长桑君,其弟子有子阳、子豹、子容、子越、子游、阳仪等人。还记载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他的学生有宋邑、高期、王信、杜信、唐安诸人,这种师承授受关系的存在,为医学流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历史时期,已出现医学学术上的争鸣,如对命门的认识,《内经》中指目为命门,经》中则不然,《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抠·卫气篇》提出“命门者目也”的认识,《素问·阴阳离合论》也云;“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命曰阴中之阳。”亦指两目睛明穴而言。而《难经.三十六难》云:“脏各有一耳,独肾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即以右肾为命门。对“王焦”认识,《难经·二十五难》云:“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而《灵枢·本输》篇云:“三焦者,中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藏》篇云;“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前者论三焦无形,后者言三焦有形,学术观点不一。既有学术争鸣,又有师承授受,形成学术流派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况《汉书·艺文志》又记载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前者在于研究中医理论,后者侧重中医方药,因此任氏认为此时已产生了医学流派。3、汉代以前《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又提出了学术流派形成于汉代以前,在教材中说;“这一时期,有不同的师承授受关系,又有不同的学术理论见解,出现学术上的争鸣,说明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产生医学流派的条件。”而《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中,首先介绍伤寒学派,其宗师为汉代张仲景,而后历代医家研究《伤寒杂病论》,使学派随之而自然形成,以此说明,学派的产生,最迟不应晚于汉代。不同意见对于以上的观点,亦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一种学术见解能否在学术上形成系统,成系统者即可称之为流派,不成系统者只能称之为一家之说,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的存在已无疑义,但古医经、古医方是源不是流,而东汉以后研究《内经》或《难经》诸家,不仅没有就某—‘新的见解发展为系统,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各不相同,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只不过都是以阐发经旨作为统一命题而已,医经学派不能成立。经方学派诸家,尽管含六朝至北宋之间历代谙时方诸家和金元以后的经方诸家,但二片元共同之处.只能算方剂学的两个小学派,因此,战园及以前的医学流派是中医学的源而不是沉派,不同意学派产生在汉代以前。二、学派的划分1、学术特点明代,王纶于《明医杂著·医论》中提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之说,将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作为四大学派之代表人物。清代,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认为金元四大家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各成一派。民国时期谢利恒提出划分为七个学派。《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了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了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而五版教材义将七大医学流派改为伤寒、河问、易水、攻邪、丹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众说不一,难以统一。2地域新安医学岭南医学钱塘医学旴江医学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以朱震亨为例,其师承于刘完素的门人罗知悌,又受到刘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的影响,故将其归属于河间学派是有根据的。但是,其又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倡导滋阴泻火的治疗法则,于杂病治疗又提出以气、血、痰、郁辨治杂病,成为金元时期滋阴派的代表和杂病治疗大家,其门人甚众,将其另外划为一个学派,也是有充足理由的。又如,李杲从学于张元素,受张氏脏腑病机学说的影响,注重脾胃内伤病的研究,创立了脾胃内伤论.将其归属于易水学派是合乎道理的。但是,李呆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其门人及私淑者亦甚多,故后人称李杲为“补土派”的代表,将其另立一个学派也未尝不可。可见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往往不一,在学派的划分上会有不同见解。主要中医学术流派伤寒学派一、一般情况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该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彬响。二、形成东汉张机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体系,代表了东汉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其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青睐,被称为“活人书”。因为汉末的战乱,此书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后晋代太医令王叔和重新搜集整理编次此书,成为流传后世的唯一传本.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伤寒论>进行各种研究和发挥,形成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三、代表医家(一)宋金前的伤寒八家1、晋·王叔和对已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使《伤寒论》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一股认为,前三篇《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和后八篇即汗吐下可与不可诸篇,均为叔和所增,中10篇即《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到《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保留了仲景辨治伤寒的基本内容。其研究思路是从脉、证、病、治入手,尤其重视对脉诊的辨析和治法的宜忌。另外,其在《伤寒例》中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寒毒发病.引呐经》以例伤寒三阴王阳,重申风伤卫、寒伤营等,皆为首倡而对后世学术研究起到了导向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2、唐·孙思邈著有《干金要方》《干金翼方》各三十卷。其研究伤寒的内容见于《翼方》的第九、十两卷中。孙氏创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以方为法,归类相从,以揭示伤寒六经辨治的规律。例如,太阳病分为“用桂枝汤法”、“用麻黄汤法”、“用青龙场法”、“用柴胡汤法”、“用承气汤法”、“用陷胸汤法”等。这种以方为纲比附归类的研究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研究之先河.也为其他多种分类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他特别推祟太阳病桂枝、麻黄、青龙三法的运用,他说:“寻方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此之三方,不出之也。”这一观点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方有执、喻嘉言宗其说而发挥为“三纲
本文标题:中医各家学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9052 .html